沈富媚
創新能力是一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標志,其和競爭力之間也有著一定的聯系,是競爭力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創新能力是一個國家、民族和個人全面發展的綜合性能力,因此,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要求。
一、更新教學理念,營造創新氛圍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首先要實現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引入競爭激勵機制進課堂。競爭意識是一種心理特征,通過競爭的方式可以獲得更多的成功機會與渠道,這種意識有利于為學生營造創新氛圍。教師抓住學生好勝的心理特征,將有創新思維、形式作品的學生請到講臺上,將其作品展示給其他學生觀看,讓其他學生發表意見,并開展作品比賽,對有新意的作品給予一定獎勵。此外,組織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在《公共藝術(美術篇)》基礎模塊第四單元第一課“標識設計”教學中,成立若干學習小組,形成制傳團隊,組內開展分工協作,組與組之間開展PK,形成競爭、激勵氛圍,把優秀作品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展示。
創設開放民主的學習氛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币囵B學生的創新能力,重要的一點就是營造一個開放、民主、愉快、有趣且富有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和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轉變教師在教學中角色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暢所欲言,并及時鼓勵和表揚學生的閃光點、創新處。如在《公共藝術(美術篇)》拓展模塊第二單元第一課“走進漫畫”教學中,讓學生對“歐美漫畫”“日本漫畫”“中國漫畫”展開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鼓勵學生觀點中的閃光點、創新點,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之目的。
重視學生個性發展。在進行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將教學質量作為發展基礎,在中職教學中也要使用這種方法,要對學生的個性進行重視,根據實際需求制訂出現完善的發展方案,通過這種方式達到鼓勵的目的。如在《公共藝術(美術篇)》拓展模塊第三單元“中國民間美術”教學中,先讓學生欣賞民間美術作品,鼓勵學生對作品發表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尊重學生的個性思維,使學生對作品產生創新性的理解。
二、注重能力培養,訓練創新思維
加強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訓練創新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在教學中,教師要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吧钪胁⒉皇侨鄙倜?,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睅ьI學生走出教室,參觀書畫展覽,或到大自然中去寫生,以此提升學生發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這既能夠給學生帶來源源不斷的創造靈感,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創造力。
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心理學告訴我們,想象與創造性思維有密切聯系。為此,教學中我利用書畫作品中的“計白當黑”來培養學生的豐富想象力,在作業布置上更具靈活性,在教學中一定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想象空間,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更加充分地思考,從而促進創新能力發展。
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八囆g來源于生活?!眲撔履芰Φ呐囵B離不開實踐,而美術鑒賞能力與繪畫技能是動手實踐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分配實踐課時與理論課時的比例,重視室內教學、室外寫生,并適當安排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手工制作,以提升學生的實踐水平和審美能力。
三、改革教學方式,培養創新意識
傳統的教學方式,啟發不足,灌輸有余;創新不足,復制有余,導致學生既缺乏創造性,又缺乏合作精神,因此教師要改革教學方式。
采用多媒體教學。在教學中,通過聲音或圖形的方式進行教學內容展示,建立良好情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將抽象的教學內容形象化,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拓寬其想象空間,發散其思維,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與觀察能力,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采用“啟發——研究”的教學方法。通過啟發和研究的方法,可以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讓學生清除自身的地位,提升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啟發學生多思、多問、多動手,這種教學方法解決了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教學提供了良好基礎與條件。
開展各種探究性學習。良好的學習氛圍需要在相互作用下逐漸形成,在建立過程中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有積極地學習態度,這種環境對于學生能力培養和主動思考都有很大幫助,對于教學事業發展提供了穩定基礎。在教學中,采取開放式命題形式,把命題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我根據教材內容命出“母題”,再讓學生自己探究命出“子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四、采用多元評價,體驗創新樂趣
在美術作品展示中采用欣賞性評價。在日常進行教學過程中要找出學生的優勢與優點,通過作品觀賞的方式進行評價,通過鼓勵的方式增加學生自信心,讓學生找到學習過程中的樂趣。我對學生的繪畫作品除在課堂給予展示外,還在班級設立作品專欄,不定期舉辦美術作品比賽,把優秀作品的照片上傳到學校網站、QQ等,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提升創新能力。
在美術作業中采用鼓勵探索與創新的評價。在對學生作業進行評價時,需要在客觀角度進行,幫助學生發現美和認識美,從而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自評、互評,開展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評價方式可以是分數、等級、評語,或采用評語與等級相結合的方式等,充分肯定學生的探索與創新。
在多年的中職美術教學中,筆者在努力探尋既能被學生接受,又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既動腦、動眼,又動口、動手,既展開想象,又實踐創作,使學生在民主、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學習。當然,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力爭讓學生在創新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編輯/陸鶴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