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代福
技 法 導 航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初中階段寫作的“目標與內(nèi)容”中要求:“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在“實施建議”部分也指出:“應(yīng)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可見,訓練學生在作文中表達真摯的感情,是作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wù)。“感情真摯”也是中考語文《考試說明》對作文基礎(chǔ)等級的要求之一。因此,在中考作文的評判中,閱卷老師把文章能否做到“感情真摯”,作為一個重要的評分依據(jù)。
那么,在寫作考場記敘文時,怎樣做到“感情真摯”呢?下面,我們以考場記敘文《因為有愛》一文的升格為例,略加點撥。
一、審讀文題,精選素材
通過審讀文題,學生很容易想到父愛、母愛、友愛、師恩、陌生人的援助……除了選擇這些凡人小事來突顯“愛”的主題,我們還可以高瞻遠矚,與時代接軌,抒寫平民英雄的人間大愛,謳歌世間的真善美。如捐獻愛女遺體的“大愛父母”黃宏林夫婦;退休后20年堅持每天出診的仁醫(yī)胡佩蘭;年屆九十仍然堅持拾荒助學的山東老人劉盛蘭;為子女籌學費,耗時3年繡出《清明上河圖》的重病母親姚厚芝……他們用愛譜寫的華章溫暖人心。這些都是寫作的理想素材,大氣新鮮,與時俱進,感召力強。
二、精心構(gòu)思,抒寫真情
其實,表現(xiàn)“愛”的主題并不難,難的是如何讓文章吸引人、打動人。這就需要在情節(jié)的處理上下些功夫,在行文中運用一些技巧,精心雕琢文章的動情點,力求以流淌的真情來感染讀者。
1.用親身經(jīng)歷打動讀者。寫作需要生活,越是親身經(jīng)歷過、體驗過的生活,寫入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實,越感動人。在構(gòu)思過程中,我們要盡量從自己經(jīng)歷的生活中篩選素材。作為中學生,生活經(jīng)歷雖然并不算豐富,但只要認真回憶和篩選,再進行適當?shù)募庸ず徒M合,就一定能找到具體的材料,寫出充滿真情實感的作文。
2.化抽象情感為具體事件。有的同學寫文章時,內(nèi)容空洞,光喊口號,沒有將自己心中的愛或恨具體表現(xiàn)出來,因此,文章就缺少了真情實感,并不能真正打動讀者。那么,如何表達出真情實感呢?這就要“化虛為實”,即把無形的情感化為有形的生活小事,在敘事中做到情物交融、情事交融、情人交融。這樣,便能讓讀者通過對文字的閱讀感受到作者所要表達的內(nèi)在情感。
3.用細節(jié)描寫打開讀者心扉。并不是說有事件就有真情實感,一篇成功的文章,離不開生動的、典型的細節(jié),細節(jié)的多少和真實與否,反映出作者對生活的體驗程度,也直接關(guān)系到文章的真情實感。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籠統(tǒng)的、概括的敘述,即使是親身經(jīng)歷過的,也往往會給人不真實的感覺。
4.用議論抒情點染作者情志。寫人敘事的文章,如果能在敘述描寫后適當?shù)厥闱樽h論,是一種極好的點染,既可以使細節(jié)得到點化、情感得到渲染,又可以使主題得到升華,可能收到震撼人心的藝術(shù)效果。當然,也可以在敘事描寫的過程中穿插抒情、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