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悅龍
摘? ? 要:為促進現代機械生產過程的效率更高,保證產品質量滿足工業生產要求。本文對現代化機械設計制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進行分析。首先,列舉了幾種常見的機械制造與精密加工工藝。其次,對現代機械制造工藝與精密加工技術的特點進行分析,發現具備關聯性、適應性、系統性等特點。最后,展望了技術發展方向。
關鍵詞:現代化機械設計制造工藝;精密加工技術;未來發展
1? 引言
傳統的機械制造水平已跟不上當前工業生產的發展步伐,因此,為了讓機械制造產業的發展水平更高、速度更快,為現代工業發展進行技術層面的動力支撐,應加快現代化機械設計制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的革新速度。
2? 現代化機械設計制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
2.1? 現代化機械設計制造工藝
(1)氣體保護焊。這是一種在焊接過程中利用氣體作為電弧介質,并對電弧于焊接區進行保護的一種氣體參與的保護焊接技術方法。
(2)電阻焊工藝。這種焊接工藝的原理是讓焊接物兩端連接電池的正負極通過的電流熔化焊接物。同時,將已經融化的焊接物進行重新聚集,并得到現代機械設計工藝想要的焊接效果。
(3)埋弧焊工藝。埋弧焊工藝的基本原理是通過燃燒的電弧滿足機械設備的焊接要求。此項技術共分為兩種,全自動與半自動,焊接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方式選擇。
2.2? 精密加工技術
(1)超精密研磨加工技術。此種技術對機械的緊密程度要求較高,同時需要配合研磨以及拋光技術,保證技術的作用全面發揮。
(2)精密切削加工技術。此項技術對操作工具功能要求較高。同時較為復雜,甚至可能需要配合機關掃描技術,才能保證技術的作用全面發揮。與此同時,由于對加工材料的要求較高,所以,機床也須在技術作用發揮過程中滿足要求。
(3)納米技術。此項技術是以納米技術為主體,輔助科學的電路設計,保證切削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能夠得到全面滿足,對我國現代化設計與制造工藝技術發展有著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3? 現代機械制造工藝與精密加工技術的特點
3.1? 關聯性特點
從我國當前現代機械制造工藝與精密加工技術涵蓋的行業范圍上看,正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擴大。與此同時,伴隨技術的革新與優化,很多技術關聯性越來越強。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工業產品的生產研發設計加工銷售等環節的工作都會因為現代機械制造工藝已精密加工技術的升級而受到影響,這種影響便是技術與技術之間的相互牽制與關聯。
3.2? 適應性特點
現代機械制造業伴隨時代發展會衍生出越來越多的新技術,而這些新技術勢必會代替傳統機械加工技術提升現代制造生產水平制造生產水平。因此,現代機械制造工藝精密加工技術必須跟隨時代發展潮流,及時進行優勢挖掘與升級改造,適應時代的發展與機械制造工業的實際需求。
3.3? 系統性特點
機械制造工藝與加密加工技術發展速度越來越迅速,與此同時,伴隨技術發展,先進、綜合、跨區域等特點越來越明顯。機械產品加工過程合理化,同樣提升了產品生產效率。而其中的系統化特點對于機械制造工藝與精密加工技術的發展來說也非常重要,計算機、自動化、傳感、現代系統管理等技術的有效融合,讓產品的批量生產得到保證,也間接地提升了產品的質量水平。
4? 現代機械制造工藝和精密加工技術發展
4.1? 綠色制造策略
伴隨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各類行業的科學技術水平得到了更大跨度的發展。尤其是機械制造工藝以及精密加工技術在各個行業中的應用,不僅保證了產品生產質量,還讓生產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但伴隨技術發展,也衍生出了一些問題,例如環境污染與資源消耗問題。并沒有因為技術發展而得到改善,反而愈演愈烈。為了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我國相關管理部門要求各工業生產企業必須在技術研發過程中注重加入更多綠色生態理念,保證產品生產效率的同時,也可有效降低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與資源浪費。
綠色制造技術是指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對產品的包裝、運輸、使用、維修等步驟進行全面控制,通過技術革新方法將對資源的消耗與對環境的污染程度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通常情況下,綠色制造技術共有三個落實角度,綠色設計、綠色生產以及綠色包裝。
綠色生產是指在產品生產過程中通過技術升級改造的方式,有效控制產品生產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例如,廢棄物排放量。同時,通過對生產設備進行的基礎構件改造,改進傳統生產方式存在的弊端;綠色設計則是在當前資源可持續發展理念要求下,對產品進行設計。從設計層面就著手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可以讓很多污染與資源浪費問題得到源頭性的治理;綠色包裝是指在生產制造的過程中,在包裝設計與材料配置層面進行改進,選擇更為環保的方式與材料,讓產品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可以降到最低,甚至不產生污染。綠色制造理念的提出,讓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可協調性更高。
4.2? 信息化策略
伴隨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其在各行業發展模式中的不斷滲透,信息技術正在悄然改變行業發展模式與未來發展方向。機械制造行業也不例外,由于傳統生產技術與設備的效率過低,導致一些問題影響了機械制造生產水平的提升。因此,為了讓生產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同時提高生產效率。設備生產過程的信息化與智能化轉變不僅讓生產水平的提升幅度更大,也直接轉變了機械制造技術以及精密加工技術的發展方向。對于我國機械制造企業的轉型來說,有著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
4.3? 智能化策略
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高速發展以及信息技術覆蓋范圍的逐步擴大,機械制造過程開始朝著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轉變。主要是在生產過程中利用電腦模擬技術對整個生產以及制作過程進行模擬,這不僅提高了技術生產的精度。也讓一些精密加工研發與設計階段的技術障礙得到了有效克服。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為了讓我國機械制造技術的成熟度更高、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范圍應不斷擴大。與此同時,還可讓智能技術與物聯網技術之間進行更高水平的聯通與融合,讓我國的經濟發展更快、獲得更多的動力。
5? 結束語
為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定要引進新的技術以及設備,也要不斷地提高生產水平、革新生產工藝。讓技術的發展可以跟上時代發展潮流,不斷提升我國工業發展的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 施常.現代化機械制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的思考[J].才智,2019(36):84.
[2] 付祥龍,趙克勇,于海東,孟義,徐光斌.現代化機械設計制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9(24):113~114.
[3] 李昱.現代化機械設計制造工藝及精密加工技術研究[J].南方農機,2019(23):63.
[4] 陳謹青.論現代化機械設計制造工藝與精密加工技術[J].湖北農機化,2019(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