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寬

近期,濮陽縣高度重視審計整改工作,采取四項措施推動問題得以解決,整改落地見效。
一是建立問題清單、整改臺賬,督促整改落實。通過建立問題清單和整改臺賬,對審計整改進度實行動態管理,要求被審計單位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切實履行審計整改主體責任,監督主要領導落實好審計整改第一責任人責任,親自管、重點抓、帶頭改,深入研究和采納審計建議,完善政策措施,健全體制機制,確保整改到位。
二是客觀分析、分類指導,提出整改措施。對未整改到位需繼續督促整改的問題,要求被審計單位制訂整改計劃,明確整改節點、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加快整改進度。對涉及政策、體制、機制性或其他無法糾正的,要求被審計單位研究提出完善的辦法和對策,消除問題產生的根源,杜絕類似問題再次發生;因國家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發生變動,被審計單位執行整改的環境發生重大變化,造成整改要求無法繼續執行的,要求被審計單位說明理由,提供佐證材料,上報上級審計機關審定。
三是強化審計整改責任追究。對落實審計整改責任不力的單位和個人,按照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權責一致的原則,提請縣紀委監委、組織人事等部門進行責任追究。對未在規定時間內整改到位,且未說明原因或原因不充分的;反饋的整改情況失實,弄虛作假、隱瞞事實真相的,視情況提請縣委、縣政府或建議縣紀委監委、組織和主管部門約談被審計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拒不執行審計決定、屢審屢犯、拒絕或拖延整改、審計整改弄虛作假的單位和個人,及時報告縣審計整改聯席會議給予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依據相關規定建議縣紀委監委進行責任追究。
四是促進審計成果運用。對審計發現的問題,深入分析問題背后的體制障礙、機制缺陷和制度漏洞,提出具有建設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審計建議。尤其對一些帶有普遍性、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形成有價值的信息為縣委領導決策提供有益參考。
截至目前,2019年以來該縣審計發現的313個問題,已整改到位274個,審計整改率達87.54%,督促被審計單位制定整改措施284條,159個問題實現建章立制、完善制度、規范管理,較好發揮了審計“治已病、防未病”的“經濟體檢”作用。
鞏義赴鄧州市縣域經濟專項審計調查組在開展審計調查工作中,始終堅持把黨的建設工作與業務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多措并舉,確保業務工作開展到哪里,黨建責任就跟進到哪里,真正做到黨建、業務和廉政工作“融合抓、多提升”。圖為審計組成員舉行莊嚴的出征儀式。(劉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