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嬋 王曉珊

如果不是這次疫情,南京美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王健覺得,電商生鮮這艘大船已經駛入了百慕大海域。
2017年至今,經歷了萌芽、初步探索后,生鮮電商一直處于高速發展的車道上,卻又遲遲沒有出現成熟的盈利模式。
王健無法忘記,去年年底,多家電商生鮮平臺接連陷入暫停、關店的困境,陸續進入死亡倒計時,一些平臺最終沒有熬過2019年的寒冬。
但誰也沒有想到,整個社會因為疫情被按下暫停鍵之后,電商生鮮平臺迎來了短暫的春天。
線上搶菜大戰
對于生鮮電商平臺來說,陳琪是最理想的那類用戶:對新鮮度和品質的關注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其次是可供選擇的菜品種類和購物的時間成本。
作為盒馬鮮生的深度用戶,她日常采購幾乎都依賴盒馬鮮生。最愛的是“每日鮮”的豆漿,“有些零食買的次數多了會習慣性想吃,會更直接下單?!?/p>
但陳琪最近很少再用盒馬鮮生。她很少成功搶到盒馬的配送名額——晚上10時搶購難度太大,早上10時“要么在上班,要么沒起床”。起初一段時間,她青睞的豆漿和新鮮的排骨,在晚上經常顯示“無貨”。
由于疫情期間的需求猛增,運力緊張,每晚10時的搶購大戰折磨著許多人。一些門店客服甚至自己試驗,推出了搶購攻略:提前選好商品,在電腦上把“北京時間在線校準”調出來,從晚上9:56:56開始不停點擊結算按鈕……每一步都不能錯,更不能慢。
轉戰線上的賣家
有人在為買菜拼搏,有人則為賣菜而煩惱。
身為生鮮店店主的秦蔚更懷念以前那種可以開門迎客的時候,門店里的客人來來往往,顯得有生氣。有些客人來多了,就成了熟人,有時候還會拉拉家常。
但她并不習慣這種網上賣菜的模式,“顧客如果覺得你送去的菜不新鮮,或者有什么別的想法,心里一旦留下疙瘩,以后也不會再當回頭客?!?/p>
疫情暴發之后,交通停擺,進貨也不便,他們原本沒有打算繼續營業。但一個月的房租加上水電需要支出1.8萬元,去年全年“勉強保本”的情況下,他們不敢不營業,只能“盡量少虧本”。店鋪需要營業,但客人無法來店里,他們無奈轉向“線上”模式。
生鮮電商平臺面臨考驗
而對于生鮮電商平臺而言,發展時面臨的一大阻礙是用戶習慣。王健說,大多數人還是習慣于線下進行生鮮采購,打破這種傳統模式任重而道遠。培養用戶習慣、讓用戶持續購買,是生鮮電商最想突破也最難做的兩個方面。
陳琪說,依賴線上買菜確實更省事,不用自己拎著,選擇余地大,最重要的是“出了問題,可以找它(售后)”。
但也有一個原因是,公司和住的公寓附近都沒有菜市場。她其實也喜歡傳統菜市場生活的氛圍,喜歡那種煙火氣息,一些菜農自己拖過來的菜新鮮又便宜。但工作以后,她很難再“慢慢生活”。
與此同時,疫情期間,生鮮電商平臺普遍面臨著供應無保障、運力緊張等問題。
王健承認,在疫情暴發初期,他們公司旗下的達農商城面臨的困境是大于機遇的。達農商城的服務對象包括事業單位、高校、企業單位食堂、連鎖餐飲店等,為其提供長期、穩定的食材供應。
但疫情當下,高校延遲開學、餐飲店鋪由“座無虛席”變為寥寥數人,對食材的需求大大減少,這一度對平臺造成負面影響。
不少生鮮電商平臺的內部人士表示,疫情期間很多依賴第三方平臺的傳統超市,配送價格大幅度上升,且數量極其有限,配送基本處于癱瘓狀態。
早在2月12日,盒馬發布招聘信息表示,因訂單量大增,以及共享員工將陸續返回原公司,盒馬當時人員缺口大約1萬人,涉及配送、餐飲、采購、營運、技術、市場等多個工種,配送員尤其急缺。
難以掌控的“春天”
對于不少平臺來說,疫情也帶來了一些新的機會,促使平臺研發新產品或變革模式。
盒馬鮮生華南區公關冼文欣介紹,以廣州區域為例,盒馬在疫情期間新開發了八十多款半成品菜。“疫情間接推動了經濟、衛生、方便的半成品菜在國內市場的擴大。這次疫情期間,人們一日三餐要在家里解決,對于不會做菜或者想換換口味的消費者來說,熟食、半成品菜成了最佳選擇”。近段時間,銷售排名靠前的幾款是酸豆角雞雜、子姜炒鴨和奧爾良雞中翅。
沒有人能說清楚,電商生鮮平臺是否真的迎來了春天。
盒馬鮮生華南區公關冼文欣認為,生鮮平臺的核心競爭力是“消費驅動的數據技術能力,扎實的供應鏈系統”。
生鮮電商平臺傳統困境包括資金壓力大、經營難、引流容易固流難。王健告訴記者,生鮮電商本質上就是生鮮零售,毛利低、損耗高、供應鏈難突破等問題仍待解決,能否減少成本、降低損耗是生鮮電商們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與此同時,激增的需求也是對生鮮電商供應鏈的一次巨大考驗,多家券商指出,未來供應鏈能力將是企業制勝關鍵。
擁有自己完整的配送物流的京東在此次疫情中快速反應。疫情暴發后,2月5日,京東7FRESH發布“人才共享”計劃;2月6日,京東生鮮發起“餐飲零售業發展聯盟”,將餐飲品牌開拓半成品速食生產,并通過京東全渠道拓展銷售,實現“供應鏈轉型”。
國金證券分析指出,隨著行業玩家的增多、巨頭布局的擴大、資本燒錢補貼降溫,生鮮電商行業預計將加速洗牌。而真正占據消費者心智,在供應鏈和成本端有優勢的龍頭企業有望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