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珂
摘要:建設覆蓋全身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國家發展的重要表現。實現文化館、圖書館等文化服務體系的免費開放,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得以健全并持續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政府提高社會公共文化服務質量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滿足人們需求、促進社會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工程。要實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高效建設,必須先針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免費開放建設一支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深入基層,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關鍵詞:免費開放;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G1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2-0266-01
一、引言
對公共文化服務場館的免費開放是順應時代發展與民心民意的重要工程,是滿足人們文化需求的重要方式。要實現免費開放工程的有效落實,一方面,需要政府在制度、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一支深入基層的公共文化服務隊伍。通過建立實力與專業性兼具的隊伍能夠為免費開放的順利進行提供有效保障。
二、免費開放中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的意義
首先,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是踐行和落實黨和國家關于公共文化服務政策的關鍵,能夠立足于人民群眾將黨和國家的相關文化政策加以有效的貫徹落實,有利于保障國家文化政策落實的效果;
其次,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能夠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發揮出優化文化環境的作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是政府創建的公共性文化機構,建設成果、設施配置、環境設置、文化活動等多種內容與政府形象直接掛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的建設能夠有效結合實際情況開展系列建設工作,有利丁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為政府樹立良好的形象;
最后,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對于保障人民群眾文化權益具有重要意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本質決定了文化活動參與無門檻、無障礙的特征,人民群眾能夠隨時參與文化活動,在人民群眾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過程中,要提高服務質量,離不開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的保障。
三、免費開放下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方式
(一)加強對隊伍結構的完善
公共文化服務具有類別多、分工細等特點,為了提高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的科學性,保障隊伍服務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對隊伍結構進行細化完善。在隊伍結構的優化和完善配置過程中,首先應結合公共文化服務類別與實際分工對隊伍機構進行明確劃分,一方面需要在此基礎上通過招聘等方式吸收針對不同結構的不同專業人才,另一方面還需要加大內部人員的培訓,以此提高隊伍結構優化效果,在保障隊伍結構完善的同時,有效提升隊伍專業性不足等問題,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的整體水平提供保障。
(二)加強對隊伍的業務培訓力度
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成員在公共文化服務活動開展中發揮著重要的組織作用、引導作用、管理作用及執行傳播作用,對上而言,是對政府文化政策的落實者,對下而言,是文化服務活動的執行與管理者,在整個免費開放公共文化體系建設及公共文化服務活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因此,要提高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的效果,需要加強對成員的業務培訓力度,結合政府政策及時代發展特征積極更新理論知識培訓內容,促進隊伍成員理論知識的完善與更新,同時還需要加強專業技能的培訓,確保實際工作中能夠有效處理各種工作事務,促進隊伍成員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的綜合提升,為公共文化服務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堅實保障,確保免費開放工作的有序進行。
(三)建立完善、科學的管理機制
完善、科學的管理機制是確保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效果的關鍵,通過建立科學的管理與評價機制,通過建立符合實際情況的評價制度能夠保證用人標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同時也能保證隊伍成員工作的效果與效率;
其次,需要建立公平性突出的競爭管理模式,在隊伍中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一方面確保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有效開展,另一方面也為隊伍內部活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第三,需要建立完善的獎罰機制,以實際工作能力、工作成果為基礎對成員的工作進行合理獎罰,激發隊伍成員工作積極性,同時避免工作中出現敷衍、應付等不良行為;
最后,需要建立健全成員關懷機制,積極開展工作交流討論會議,為成員解決工作問題,確保成員能夠積極對待工作。同時給予隊伍成員生活中更高的關懷,為成員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確保隊伍成員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公共文化服務工作中。
四、結語
為了促進我國社會的整體發展,為了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追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免費開放是必然的。免費開發工作的開展,不僅需要政府的支持,還需要建立一支有能力、有激情、管理模式健全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為免費開放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阿依努爾·外力.談免費開放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機制建設[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6(18).
[2]朱曉紅.免費開放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方式——以吳江市”三大文化工程”為例[J].群文天地,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