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蝌蚪五線譜(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信息中心) 編輯/丙丁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共同宣布,得到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北京市科學技術情報所的支持。
流言
疫情非常時期,自來水處理過程中,在允許的范圍內加大了氯氣注入量。請大家在用水時,特別是燒開水、煮飯前把水提前接出來,最少靜置兩小時以上再用。
真相
根據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自來水出廠水余氯應保持在0.3—4毫克/升之間。目前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各水廠出廠水余氯控制在0.4—0.9毫克/升之間,在國家標準規定的范圍內。
自來水中略帶氯味屬于正常現象,完全不影響健康,更無需“最少靜置兩小時以上再用”。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生產的自來水完全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公眾可以放心飲用。
流言
微信朋友圈有文章稱“李蘭娟院士說新冠病毒特別不怕冷,在零下4℃可以存活數個月,在零下20℃該病毒可存活20年,這就是新冠病毒幾次都在冷藏食品較多的海鮮市場被發現的原因,因為病毒完全可以被跨國轉運”。
真相
2020年6月20日,李蘭娟院士團隊對該篇文章回應:該報道信息不準確,與李蘭娟院士本人觀點不符,對公眾造成較大誤解。
2020年6月19日,在杭州海關舉辦的抗疫經驗交流會上,李蘭娟院士就海關如何在進出口物資檢疫檢測環節加強新冠病毒的排查給出建議和看法。其中,在說到冷鏈運輸環節的疫情防控時,李院士表示:一般情況下,病毒在冷鏈上能較長時間存活。在我們已知并掌握的病毒中,處于4℃左右可以存活3—6個月以上,-20℃以下可以長期存活達20年左右。不同的病毒存活時間也不一樣。新冠病毒是一個新的病毒,從出現到現在才8個月,我們對它的認識及耐低溫能力尚需進一步研究。
流言
如果不小心發生溺水怎么辦?在微信朋友圈里流傳著一個溺水急救法,稱“從河里救出兩名溺水幼兒,孩子已經沒有呼吸,當地村民倒背著孩子跑步,幾分鐘后,小男孩吐出幾口水來。看到這個請繼續轉下去,說不定可以救更多人”。
真相
在溺水之后,人體最初會有反射性的氣道痙攣閉鎖,然后反射消失,呼吸停止,大量的水分進入肺內。在這里,需要分泳池和海水兩種情況。如果是游泳池淡水溺水,由于淡水是低滲透壓的,所以肺內的水分很快就會被肺泡吸收進入血液,使得血液循環的容量增加,導致出血性心力衰竭,繼而引起心跳停止瀕臨死亡。如果是海水溺水,由于海水是高滲透壓的,所以,大量的血清和組織間液會進入到肺泡,導致低血容量性休克,肺里就會積攢非常多的水,會形成嚴重的肺水腫。可見,倒背孩子是無效的,水攢在肺泡里,再怎么擠壓、倒置,水都不可能通過氣道流出來。
所以,盡快將溺水者從水中救出后,首先應確定溺水者處于什么樣的意識狀態,即神志是否清醒。若溺水者神志清醒,有咳嗽和呼吸困難,可以幫助、鼓勵其咳嗽,或拍打其背部促使氣道液體排出,同時撥打急救電話。
若溺水者神志不清醒,但是可以看到其胸腹部仍有上下的起伏,這說明其還有呼吸。這時可以采取側臥位,以利氣道中污物的流出、以便觀察呼吸和保持氣道的通暢,并迅速清除其口鼻腔中的分泌物、嘔吐物及其他雜物。同時撥打急救電話,使急救醫護人員盡快、準確到達現場。
如果溺水者沒有了呼吸,就要在醫生到達現場之前,為溺水者先做兩次人工呼吸,使其肺張開,之后持續進行心外按壓,有急救知識的可以配合按壓者進行人工呼吸。急救人員到場后會進行氣管插管,緊接著進行除顫。
流言
最近有一個測試在網上廣為流傳。這個測試包含了六張圖片,每張圖片中都有一個數字。發布者稱,這是俄羅斯的新兵檢測項目,每張圖片對應一定的疾病。是不是這樣呢?
真相

1917年,日本研究者石原忍從色盲的類型入手,設計了人類歷史上第一種色盲檢測圖,也稱假同色圖。這種圖片通常為圓形、方底,由多種顏色的小原點構成。正常人可以辨識出圓盤中央的數字,而色盲患者,因為無法辨識某些顏色,所以結果與常人不同。
流言中說到的那個測試,六張圖片即普通假同色圖,只能用于色覺檢測,跟心理異常沒有任何關系,并不能看出測試者的性格缺陷。
至于所謂的六種缺陷,侵略性與智力屬于人格范疇,需要選取合適的量表,如艾森克人格問卷、威克斯勒成人和兒童智力量表進行測量;生活放蕩屬于道德觀感,不宜強求;同性戀屬于性取向,沒聽說有什么靠譜的測試方法,大概只有受試者自己知道;精神分裂癥多使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提供的方法,從病史、癥狀、實驗室檢查等多方面入手。
網上的各種測試大多只為娛樂,并不可信。不少自媒體只是為了吸粉胡亂編造測試題目。

流言
“蘑菇不僅口感鮮美,營養價值也非常高,草菇富含維生素C,香菇可以提高心臟病人的免疫力,金針菇可以促進孩子大腦和骨骼的發育。野生山菌更是含有人工菇無法比擬的營養價值,是具有保健功能的綠色食品,所以價格才會這么貴”。
真相
蘑菇味道鮮美,但味道跟營養是兩回事。鮮蘑菇中80%以上都是水,蛋白質含量通常不會超過5%,這一點所有的蘑菇都一樣。蘑菇中的脂肪含量很低,但烹飪時為了保證口感往往會加入大量油脂,減肥食用需注意。廣告宣傳蘑菇具有的神奇療效,具體藥理仍大多不明。蘑菇的價格更多是由生長周期和栽培技術所決定,野生山菌生長周期長,目前還不具備人工栽培條件、只能依靠野外采摘,供不應求,價格才會這么高。
流言
近日,一條“千萬記住桃子和西瓜不能一起吃,會產生劇毒”的消息在朋友圈里傳播開來。這兩種水果是夏季大家常吃的,很多人經常一起食用,真的不能一起吃嗎?

真相
西瓜是盛夏的果實(現在大棚種植冬天,也能吃到西瓜),西瓜果肉中含量最高的是水,比重在90%左右,其次就是含有豐富的糖類物質,比重在5%左右,如葡萄糖、果糖等。
桃子的品種不同,上市時間也不同,不過大多也在夏季。桃子果肉中含量最高的也是水,比重在85%左右。然而,桃子的糖含量很高,高達12%左右。
桃子和西瓜都屬于糖含量較高的水果,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西瓜和桃子的營養素成分比較重合,比如都含有較多胡蘿卜素、維生素A等。如果兩者一起吃,而且吃的量過多的話,人體一下子吸收不了那么多一樣的營養素,所以,只能排出體外了。但是,兩者放在一起吃當然不會喪命!
不過高糖食物吃太多的確容易讓腸胃不佳的人腹瀉,這與糖的滲透性有關。人在吃西瓜或桃子的時候,如果吃的量太大,胃腸壁細胞吸收水分的能力小于腸胃里糖的滲透壓,細胞中的水分就會滲出進入胃腸道,導致腸胃中水分過多而產生腹瀉。當然這種腹瀉的情況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一般發生在胃腸道功能欠佳的人身上。
流言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地鐵這種更為便捷的出行方式。但乘坐地鐵,必須將隨身包等進行安檢,一些人就有了擔憂:水果、食品、水等食物過了安檢機,會有輻射殘留嗎?
真相
中國食品辟謠聯盟專家、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明確表示,市民不用擔心安檢機對食物產生輻射,“一個物體的輻射主要看其自身的含量和成分,水果等食物不會因為X射線的照射產生殘留,更談不上累積傷害”。
對于安檢機的輻射量,阮光鋒表示,射線裝置有強有弱,不能一概而論,但肯定都是在安全線以下的,市民可以放心。所有這些裝置安裝使用,都必須經過環保部門的檢定,在國家規定標準范圍之內,通常遠遠低于對個人的管理限制,即每個人能接受多大的劑量。

據了解,根據國家《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正常人每年接受輻射的劑量不得超過1mSv。我國的標準是根據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等六個權威國際組織的標準而制定,即使在世界范圍內都是較為嚴格的。

流言
最近就有一個《80歲老中醫神奇減肥偏方大公開》微信文章瘋傳。文章作者稱,“家里有一藥方,是從唐朝一代一代流傳下來。藥方里沒有龍肝鳳髓,只需要荷葉、茯苓、絞股藍、火麻仁、山楂適量,兌水400ml,煮沸后文火再熬制5分鐘即可。減肥效果卻非常好,有的人當天就能瘦,有的人一周就減3—7斤,有的人半個月瘦10多斤,對年齡大、血脂高的人,降壓、減肚子也很管用” 。
真相
荷葉、茯苓、絞股藍、火麻仁、山楂,這些藥物普遍存在降脂的證據,但是在具體生理功能上,各有側重。
例如,荷葉含有的黃酮類成分,在實驗室內,對高脂血癥大鼠有著較為明顯的降低血清膽固醇、降低體重的作用。
山楂亦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在動物實驗中,顯著提高了大鼠的低密度脂蛋白受體蛋白水平和抗氧化能力。這提示,山楂對于預防脂質代謝紊亂,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不過,實驗室內的數據并不能照搬到人身上。縱觀這些研究,都屬于定性,而不是定量。在研究過程中,往往先分離、后提純,最后通過灌注、注射等手段給藥。實驗動物體內的藥物濃度,是“兌水”“熬煮”遠遠達不到的。
火麻仁含有大量脂肪油,動物實驗證明,火麻仁水溶液對離體家兔的腸管有興奮作用,可以導致腸管蠕動幅度增大、蠕動頻率加快,故火麻仁常用于治療老年人便秘。
茯苓則與泌尿調節有關,茯苓中的茯苓素可以激活細胞膜上的鈉離子、鉀離子與相關酶類,間接激活利尿機制,還可以跟體內的醛固酮競爭相關受體,而醛固酮屬于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一部分,主要生理功能是增強腎臟對水的重吸收,所以茯苓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也就是說,這兩味藥吃多了,體重減輕那是一定的,因為它們促進排便、促進排尿。但如此減重,減下去的是水而不是脂肪。
總之,對于這些所謂的偏方,不可抱有太大的希望。“80歲老中醫神奇減肥偏方”的減肥效果無法保證,單純依靠服藥減肥容易反彈且存在健康風險。
減肥最好根據個人情況,制定長期目標,切不可盲目追求速度。如果急于求成,過快的體重下降有可能導致體內脂肪分解過快,誘發或加劇肝臟的炎癥浸潤或纖維化,對肝臟造成負擔,引起脂肪肝等疾病。
流言
今年各地出現強降雨天氣,網上關于雨中“災情”的流言也“滿網紛飛”。其中一條信息更是傳遍微信、微博:公共自行車車樁被淹的區域,請不要靠近!可能漏電!已有人被擊!雨天避免靠近易漏電電源以降低無辜傷亡,大家注意安全!

真相
每個公共自行車網點用電和帶電的設施只有鎖車車樁和一臺自助服務終端。其中,鎖車車樁直流供電,電壓12伏,不會致人傷亡;自助服務終端施工都做了防漏電安全保護裝置,一旦遇到漏電短路等異常情況會立即切斷電源,保障安全;站點外接電源線路也配備漏電保護,通過雙重保護確保安全。
雖說謠言經不起事實的檢驗,但是在強降雨天氣里出行時,還是要避開輸電供電設備,以免發生意外。
流言
一拉肚子,很多人首先就會想到鹽酸小檗堿,也就是俗稱的黃連素。但黃連素真的是老百姓居家必備的“萬能”良藥嗎?
真相
黃連素是從中藥黃連、黃柏等小檗科植物中提取的生物堿。由于黃連素的化學結構已經清楚,質量可受控制,因此,它屬于化學藥(即人們常說的西藥),不能濫用。而且黃連素抗菌譜雖廣,但口服吸收差,不易透過胃腸道黏膜,主要用于治療胃腸道感染性疾病,特別是急慢性腹瀉。對于全身性感染疾病,不適宜選擇黃連素。
腹瀉的原因可以有很多種。根據病因的不同,腹瀉大致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瀉兩類,而感染性腹瀉又有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之分。黃連素只適用于細菌感染的腹瀉,對腸易激綜合征、潰瘍性結腸炎等原因導致的非感染性腹瀉是沒有什么作用的。
此外,服用黃連素預防腹瀉的做法可以說是一種對細菌的“挑逗”行為,會讓細菌產生耐藥性。而且預防性用藥的劑量通常不大,會使細菌的抵抗性由弱變強,可謂是有害無益。
最后,很多人認為黃連素可以降血脂,防治冠心病、糖尿病,故而長期服用,甚至有的人因為吃了黃連素覺得“舒服”,因此大量服用,這些都是不合理的做法。
第一,黃連素降血脂作用的臨床有效率不高,個體差異大,長期服用黃連素會導致B族維生素吸收障礙,從而引發周圍神經炎。
第二,黃連素的降糖作用呈劑量依賴性,但服用大劑量黃連素會增加橫紋肌溶解癥及乳酸中毒癥等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
第三,經常服用黃連素易產生耐藥性,不僅不能消除腹瀉、腹痛,甚至還會加劇腹瀉、腹痛,或誘發其他不良反應。

流言
網絡流傳著一種說法,稱純凈水呈弱酸性,缺乏礦物質和礦物元素,飲用后會形成酸性體質,并導致礦物質等對人體有益的元素流失和析出,降低免疫力,引發疾病。
真相
中國食品辟謠聯盟專家、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表示,經食藥監總局、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中國營養學會和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確認,這是一則謠言。
根據專家意見,在醫學上并沒有“酸性體質”或“堿性體質”這種說法。如果一個人的pH值低于7.35的話,實際上應該發生酸中毒,正常人沒有疾病的情況下,pH值很難達到這樣的水平。
實際上,人體內有一個保持酸堿平衡的穩定系統——酸堿緩沖體系,這個系統會自動調節人體內的酸堿度。不管是弱堿還是弱酸性的水,其中酸堿物質的含量非常低,與人體酸堿緩解系統相比,只是滄海一粟,并不能改變人體的酸堿度。
另外,堿性水、離子水改變酸性體質等說法,也是不成立的。胃酸的pH值是0.9—1.5,酸性極強,即便是喝下所謂弱堿性的水,到胃里也已經徹底酸化了。
阮光鋒表示,綜上所述,并沒有科學證據表明純凈水對人體可以形成危害,大家可以放心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