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青芳(上海瑞金醫院神經外科)編輯/小丁
平日里,若是見人辦事不得體,說話不靠譜,老百姓就會拋出一句“你腦子壞掉了嗎?是不是進水了?”然而到了醫院,一旦CT發現“腦積水”,大多數人會問:“醫生,這里說的腦積水,是不是腦子真的進了水了,腦子會不會壞掉、會不會要命,怎么處理才行?”
腦積水并非腦子真進水,而有可能是腦脊液的生成過多、循環受阻、吸收障礙等各種原因導致的,讓腦脊液在顱內異常積聚,表現為腦室或蛛網膜下腔的異常擴張。
正常壓力腦積水(NPH)是老年人最為常見的一種腦積水,分兩種類型:特發性腦積水(iNPH)和繼發性腦積水(sNPH)。
繼發性腦積水有明確病因,多由腦出血、顱內感染、顱腦損傷、腦部手術后導致;特發性腦積水臨床病因不明,老年人多發。
老年人特發性腦積水起病隱匿,病程可數月到數年之久,如何早期識別至關重要。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一旦行走困難,很多人以為是髖膝關節病變,很容易早早認命。殊不知你在拄著拐杖顫巍巍地挪步,人家同齡人還在老年馬拉松,如此看來,此中必有蹊蹺。

行走不穩為腦積水出現的第一個臨床癥狀,其特點是行走速度減慢,步伐加快,步高降低,雙腳拖地行走,就像被粘在地面上,也稱磁性步態。一旦受到外界干擾,患者容易失去平衡,還可能出現起步困難或者轉彎困難的癥狀。有的以為得了帕金森病,經過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還可能摔傷導致骨折,嚴重者發生急慢性腦出血,此時得高度警惕疾病元兇:正常壓力腦積水(NPH),不妨到神經外科看一看。
老年男性患者可能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腫瘤導致的膀胱功能障礙。老年女性可能有盆底功能不全導致的壓力性尿失禁,泌尿外科對癥治療,若效果不佳,患者及家屬可能依舊認為“一天尿濕幾回褲子是人老不中用了”,索性選擇放棄治療。
其實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特發性腦積水相關的膀胱功能障礙,多為神經源性膀胱功能障礙,不打噴嚏、不笑依然如廁困難,晚期更有大便失禁的可能。神經外科作為后備科室,不妨一看。
主要表現為精神運動遲緩、冷漠、情感淡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障礙。早期健忘、反應遲鈍往往不被重視,病情隨之隱匿加重,草率認為得了阿爾茲海默癥,藥物治療效果差,無奈放棄,宿命論再次作祟。
此時,神經外科再次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也許這恰好就是那最后的一棵救命稻草。
其他相關表現:頭痛、抑郁、躁狂、偏執、頭暈、睡眠時間延長等。
綜上所述,中老年人一旦腿腳不好使了、大小便來不及了、腦子越發健忘了,不要自暴自棄,因為有可能得了正常壓力腦積水,它是“癡呆中不可多得的診斷”,也是“帕金森綜合征中不可多得的診斷”,為什么呢?不幸之中的萬幸,因為“可治”!
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問題日漸突出,NPH的發病率逐年提高,已經成為威脅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如何正確認識NPH,有效提高NPH的治療效果,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可謂迫在眉睫,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