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冰洋
摘? 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調查問卷法、訪談法、數據統計法,對周口師范學院體育學院3個年級170名籃排足專選班學生進行調查,以籃球、排球、足球3個項目進行對比分析,總結得出,周口師范學院體育學院專選學生運動損傷多數集中在膝關節部位和皮膚擦傷,缺乏運動損傷的治療與防護致使慢性損傷人數較多。通過結論并提出了預防損傷的措施,為更好地促進籃排足專選班學生學習與進行科學健身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運動損傷? 比較分析? 籃球? 排球? 足球? 專選
中圖分類號:G80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7(a)-0014-03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Sports Injury of basketball, volleyball and football——Taking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Sports Institute as an example
LIU Bingya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Province, 730070? China)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veview,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data statistics, this paper makes an investigation on 170 students of three grades in the basketball, volleyball and football selective class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It is concluded that most of the students' sports injuries in the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knee joint. Treatment and protection of skin and skin abrasions and lack of sports injuries result in a large number of chronic injuries. Through the conclusion and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prevent injury,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better promotion of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fitness for the students in the volleyball class.
Key Words: Sports injury; Comparative analysis; Basketball; Volleyball; Football; Special Selection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體育鍛煉,越來越多的體育項目被人們喜愛。籃球、排球、足球深受人們的喜愛,但運動損傷也伴隨出現,一方面由于運動者對專業技術了解不多,對運動損傷認識不足;運動前、運動中和運動后很多地方沒有注意到,導致運動損傷時有發生,直接影響到鍛煉效果和訓練效果運動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損傷。其損傷部位與運動項目和運動專項技術特點有關。本文以周口師范學院體育學院籃排足專選班學生為研究對象,從3項運動的項目特點、運動形式、技術特征對比分析了這3個項目運動員常見的運動損傷的發病率、部位、類型、性質、季節與發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并提出預防或干預損傷產生的有效措施。以降低運動損傷的發生概率,為學生進行科學訓練、減少運動損傷的出現提供理論依據。
1? 研究對象
本文以周口師范學院體育學院籃排足專業學生為例,隨機抽取3個年級專選班(2016級專選班、2015級專選班、2014級專選班)專項練習、專項技術訓練情況、對170名學生損傷及影響因素進行了調查和研究。
2? 結果與分析
2.1 籃排足專項運動損傷部位的比較分析
籃排足專項運動損傷部位首先主要集中在膝關節、腳踝關節和大腿部位,受傷比率分別為24.7%、20%和15.2%。膝關節部位的損傷中,足球的損傷明顯高于籃球和排球;而腳踝關節的損傷中,籃球的損傷要明顯高于足球和排球。同場對抗性項目籃球、足球,損傷的主要部位是踝關節、大腿部,在練習中,當身體跳起離開地面時,由于失去平衡或過度疲勞,踝關節翻轉(旋轉后),引發外側韌帶的過度牽扯、部份斷裂或完全斷裂,比賽中允許的各種動作包括疾跑、突然停止、轉身、跌倒、跳躍,同對手進行激烈的爭奪時變向搶球極易對膝關節造成損傷。而隔網對抗性項群如排球項目損傷的主要部位是膝關節,其次是肩肘關節和腕指關節等。排球運動在傳、墊、扣球過程中由于動作不到位往往造成運動損傷;排球初學者在運動過程中很容易自己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動作,例如在接球過程中,如果食指伸出就會導致手面的劃傷。
2.2 籃排足專項運動損傷類型的比較分析
首先,籃球、足球專選同學在訓練,比賽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急性損傷是皮膚擦傷,籃球、足球專選學生的皮膚擦傷總數分別為20例和13例明顯高于排球專選學生的3例,籃球、足球占皮膚擦傷的比例為63.8%。其次,損傷發生率第二高的是肌肉拉傷,尤其以足球專選學生的肌肉拉傷最為明顯,要明顯高于籃球和排球,比賽、訓練過程中引起扭傷或挫傷發生率最高的運動項目是籃球、足球。這2個高值中,足球專選學生的損傷最高,足球場地大、人數多,技術動作多,比賽激烈,拼搶兇猛,極易造成不可避免的皮膚擦傷。當練習排球時,受傷的因素是肘部在用力擊球時超過肩關節,肩部肌肉和韌帶過于拉長而出現肌肉損傷。
2.3 籃排足專項運動損傷性質的比較分析
學生運動損傷主要是慢性損傷,占運動損傷總數的53.6%,其中排球占前30人,其次是籃球和足球。就慢性損傷的性質而言,與籃球和足球相比較,排球專選學生在訓練和比賽中造成的運動損傷,主要是因為他們在日常訓練和比賽進行的時間較長,很容易引起身體疲勞和身體狀態欠佳,在這種狀態下很容易出現技術動作不規范、防護措施不到位等造成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造成運動量超負荷,很容易發生運動性損傷損傷。學生在擊打排球(墊球、傳球)時沒有對準極易造成出現膝關節急性損傷。籃球與足球相比較,雖然慢性損傷和急性損傷的人數相差不大,但是在技術方面分析當籃球跳上籃筐時,跳起攔截或跨步運動,會使肌肉收縮或被動地延展和超過其承受的能力,會導致大腿肌肉的急性損傷。
2.4 籃排足專項運動損傷的程度比較分析
通過調查分析可以得出,專選學生的損傷性質以輕傷為主。專選足球的損傷程度無論輕傷還是輕微傷足球專項相較于籃球和排球在損傷性質中最多,在同等的損傷性質中分別占42.1%和44.6%。足球專選學生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因跌倒、跳起搶球落地時摔倒、急停急轉身、由撞擊或由凹凸不平或打滑的地面所造成的輕微及輕微傷害。與足球和排球相比較,當籃球專選學生身體素質差時,在非標準場地上時,容易在跑、轉身、急停、跳到地上、或踩在對方腳和身體碰撞的過程中不穩定,身體重心失去平衡,極易造成輕傷和輕微傷。雖然排球是一項隔網比賽,但是沒有身體接觸,但排球技術復雜多變,其中排球技術動作大多在空缺中完成,當運動員攔網時,由于對排球判斷的不準確,起跳時間、起跳位置及擊球的手勢的不正確,極易造成運動員身體輕傷。
2.5 籃排足專項運動損傷季節的比較分析
冬季是專選學生運動損傷的高發季節。足球專選學生的損傷要明顯的高于選擇其他2項學生的損傷;冬天天氣冷,足球訓練氣溫過低或過高導致肌肉的拉傷;運動員需要很長時間熱身,提高身體溫度,降低肌肉粘滯性,肌肉粘滯性大,運動員會不靈活,特別容易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足球相對于籃球和排球,主要是其在室外訓練,冬季氣候多變,足球在操場訓練,溫度較低,加上氣候的變化和雨雪即使準備活動結束只能保持一段時間,體溫會逐漸降低,韌帶伸展性降低。籃球較于其他兩球,籃球在四季中夏季的損傷最高。是因為夏季氣溫炎熱,專選學生運動員比較活躍,而且夏季氣溫高,運動量大,極易造成運動疲勞,人體機能下降,損傷逐漸升高。
3? 籃排足專項運動損傷的原因分析
雖然三大球的運動方式有所不同,造成損傷的部位、性質和程度有所不同,但是基本都是發生在肢體下部,其損傷的原因基本相同。學生在訓練和比賽前缺乏合理的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在準備活動中,一些準備活動與專項訓練結合得不好;并且一些學生由于在日常的上課中思想上重視不夠、對專項動作訓練的不重視,導致基礎技術掌握不熟練,致使在比賽中容易造成損傷;缺乏必要的運動損傷知識對慢性損傷沒有足夠的重視,以至于造成慢性損傷;籃排足為高強度的運動項目,學生在訓練和比賽中不停地攻防轉換,技術動作的轉化使得學生的體能不斷下降,使其錯誤動作頻繁出現,最后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
4? 結語
加強師生的預防傷害意識,在訓練和比賽中采用相應的準備活動從而使機體進入良好的賽前狀態;并結合特殊的技術特點,加強籃排足專選學生對預防傷害的關注,以減少和預防傷害。同時提高科學的訓練水平,使運動負荷合理化,并在進行強度較大的運動訓練和比賽時,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使神經處于良好的興奮狀態,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李景宏.學校體育教學與訓練中運動損傷的原因及防治[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25):239-240.
[2] 安廣輝,楊光.校園足球運動中常見損傷的解剖學特征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
2(9):44-48.
[3] 梁維卿,蘇轉平,劉楊.白藜蘆醇聯合電針治療運動性骨骼肌肉損傷的實驗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5(7):57-63.
[4] 張陽,王強,黃武勝,等.FIFA11+練習對功能性踝關節不穩者的康復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9(2):64-69,80.
[5] 王振靜.對蘇州市普通高校體育傷害事故發生原因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4,3(2):9-10.
[6] 黎涌明,曹曉東,陳小平.德國足球訓練科學研究現狀與啟示——基于Web of Science2010—2016年期刊文獻綜述[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7(5):14-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