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問:用芝麻麩可以釣草魚嗎?
回答:理論上說,所有谷物的種子都可以釣草魚,只不過效果有好有壞,芝麻麩作為打窩的添加劑可以,但是作為釣餌效果并不怎么好。
提問:超過半斤的鯽魚沒釣起來,我感覺是魚吃餌不深,到底是什么原因?
回答:如果是偶爾發生,大可不必大驚小怪,因為偶爾半路脫鉤跑魚純屬正常現象。每條被成功釣起的魚不論大小,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魚鉤刺入的部位需要足夠牢固,而鯽魚嘴唇附近的肉質相對鯉魚來說更薄,也就是說,更禁不起提拉時的撕扯。再者,提竿刺魚的動作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點運氣成分,誰都不敢保證每次魚鉤刺入的部位都是最結實的,所以偶爾跑魚無需大驚小怪,魚越大,掙扎力越大,對中鉤部位的破壞力也越大。
提問:野釣鯽魚立標怎么選擇?
回答:從標型上看,現在市面上常見的水滴型、棗核型都可以。從吃鉛量上看,要考慮到竿子的長度和所垂釣水域的水深,竿子越短,浮標吃鉛應該越小,前提是能拋投到位。水深的情況下則要考慮適當加大吃鉛,以便釣餌能安全快速地到位。最后一點是你的視力,細標尾的浮標精度更高,但是對視力的要求也更高,若視力允許,還是選擇細標尾。相反地,以能看清為準,標尾可適當加粗。
提問:配制魚餌應遵循哪些原則?
回答:配制魚餌沒什么規律可言,要依照魚情來分析推理,也就是說你在配制的時候心里要明確你的配制方法要達到怎樣的目的,在此基礎上利用手上現有的魚餌來搭配。舉個例子說,初春釣鯽魚,小魚對魚餌的破壞可以忽略不計,那么商品餌即可勝任,無需多此一舉進行配制。隨著水溫的日漸升高,小魚也活躍起來,單純的霧化餌料失去了持續誘魚的能力,這時在商品餌中加適量的酒米就解決問題了。再隨著溫度的升高,白鰱也猖狂起來,為了避免它們霸占窩子,再加一些緩釋小顆粒物就更好了。可見,配制釣餌一定要依據魚情,或許這也算是個規律吧。
提問:相比立標,七星標有哪些不足?
回答:我以現在釣鯽魚的立標為例進行比較。立標的優勢首先體現在精確度上,這種精確度是七星標不具備的。也就是說,相對立標而言,七星標的不足之處是精度不夠,這是主要的差距。其他的,比如七星標用于居高臨下的釣位更易于觀察,這是立標相較不足的地方。但是,在平視的環境下,七星標又不如立標了,在風浪中七星標也不如立標醒目。
提問:野釣鲇魚,用什么餌料效果最好?什么時候釣鲇魚最佳?
回答:野生的鲇魚在自然環境下生長,它們的食物自然也都來自水中,比如小魚小蝦,它們就是吃著小魚小蝦長大的。所以,釣鲇魚的最佳餌料就是該水域的魚蝦,效果相當于原塘顆粒,我一直這樣做。
不過,一些意外情況也是難免的,比如個別水庫里的鲇魚也存在偏口現象。我就遇到過,當時我在某水庫釣鲇魚,用泥鰍作釣餌,一夜下來收獲寥寥,可是當地釣友的魚獲都需要兩個人抬著走。我當時就被刺激到了,后來經過一番感情攻勢,我終于打聽到了“秘方”——他們當地人用螞蟥作釣餌,我如法炮制之后,收竿時也能驕傲地走出六親不認的步伐。
我還有一個習慣,每次釣完魚回家剖魚的時候,都喜歡打開魚胃,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找到了魚胃里的食物,就等于找到了打開魚嘴的鑰匙。結果有一次我在鲇魚的胃里居然發現了被咀嚼成了老玉米粒大小的河蚌肉,后來我只要在那個水庫釣鲇魚,就用河蚌肉作釣餌,效果很不錯。
以上都是可以釣鲇魚的天然餌料,選用時有個規律:該水域哪種小型水生物多,就首選哪種。
釣魚人有一個共同特點,即不會只用一種餌料,出釣前都會準備得很充分,我也如此。釣鲇魚,蚯蚓肯定是必備之物,還有很多人用雞肝。我不反對用雞肝,但我用豬脾。在血腥氣方面,豬脾和雞肝不相上下,要知道血腥氣對肉食性的鲇魚有著超常的誘惑力,但豬脾的韌性是雞肝無法比擬的。雞肝又嫩又脆,很難剪成理想的掛鉤形狀,且不利于海竿遠投,稍一使勁就會被掄飛,豬脾則不然。其實不僅僅豬脾好用,除油脂之外的所有動物內臟都可以用來釣鲇魚,雞心、鴨腸之類的也都有很好的效果。
釣鲇魚通常都是夜里比較好,但要分季節。春天氣溫開始回升,最低氣溫達到六七攝氏度的時候,會有那么幾天白天也很瘋狂,然后氣溫繼續升高,白天就見不到鲇魚的蹤影了。
提問:天然糧食餌哪個好用?
回答:從使用概率角度說,玉米粒應該排在第一位,是無可爭議的“王者”,其中嫩玉米的使用范圍更廣,不僅大江南北通殺,適用的對象魚也很廣泛,鯉魚、草魚、青魚、鳊魚、翹嘴等我們常釣的魚種都可以用嫩玉米釣獲。老玉米的使用頻率雖然不如嫩玉米,有一些局限性,但是老玉米直接掛鉤卻有另一個優勢,即專攻大魚,哪怕有個別鯽魚咬鉤,也很少有低于1斤重的,這是我的經驗。至于排名第二的,根據我個人的實踐情況來看是麥粒。無論是老麥粒還是鮮麥粒,乃至于發酵的麥粒,都會在某種情況下或者某個特殊水域有不凡的表現,比如在小魚鬧得厲害的地方釣鯽魚,用麥粒作釣餌能有效避免假信號,大大降低空竿概率。我也曾多次在“麻將鯽”橫行的水域用發酵麥粒作釣餌垂釣,上鉤的大多是2兩以上的鯽魚,不僅中鉤率大大提高,質量也大幅提升,其他的如稻穗之類的也可用。
提問:請問老師你臺釣的主打魚竿是幾米的,為什么?
回答:我的都是長竿子,常用的是7.2米的,因為我以野釣為主。野釣,竿子越長,優勢越明顯,但是太長的竿子受周圍環境的制約過大,所以我最常用的是7.2米的。
提問:釣白鰷,溪流鉤和袖鉤哪個好用?
回答:如果是休閑釣白鰷的話,這兩種鉤型真的沒什么區別,具體用哪種,關鍵看習慣。我就用溪流鉤,這純粹是多年的習慣使然,因為當年只有這一款輕型魚鉤,釣小型魚的話幾乎沒有選擇的余地,于是那個時候釣小魚就用這種小藍鉤,用著用著就成了習慣,自然而然就成了我的不二選擇。但是,我要強調的是,目前市場上的所有的鉤型幾乎都好用,只有用得熟練了才會產生傾向性,袖鉤也是一樣。如果你對魚鉤的選用要求很嚴格,那么在鉤型相同或者鉤型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應該著重考慮魚鉤的極限拉力。
提問:野釣30斤左右的青魚、鯉魚,用什么樣的魚竿?
回答:釣大魚,我首先推薦用海竿,海竿腰勁足、儲線量大,對付大魚會更輕松。其次是磯釣竿和前打竿,這兩種竿子同樣具有收放線的功能,這在遛大魚的過程中至關重要。和海竿相比不足的是,這兩種竿子的腰力不如專攻大物的海竿,但是重量輕,操作更靈活。最后我推薦的是那種專釣大物的手竿,比如鱘魚竿、青魚竿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