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秀玲
(山東省泰安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山東 泰安 271000)
人類細胞中含有超過1000種轉錄因子。它們濃度異常變化與許多疾病緊密相連[1]。例如,NF-κB(存在于人體各種細胞內的一類轉錄因子)的異常表達將會導致癌癥、炎癥等嚴重疾病[2,3],已經用于臨床診斷和開發相關治療藥物。所以,靈敏、快速檢測NF-κB的活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近年來,熒光檢測技術已被用來檢測轉錄因子。最常用的是基于構象轉變的熒光檢測分析方法。該方法過程簡便,但是必須構建結構復雜的探針,大大限制了該方法的應用范圍。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是一種特殊的二維碳納米材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優異的機械及熱性能[4]。GO能夠吸附單鏈DNA,并可以淬滅DNA單鏈上標記的熒光,已被用于開發多種生物傳感器[5-8]。本文設計一種具有三重功能的G-四鏈體發夾探針,借助GO對DNA單鏈的高效率吸附和淬滅熒光性能,建立了一種快速、簡單、靈敏的熒光檢測NF-κB p50方法,獲得了滿意結果。
本文用到的探針(DNA)均由上海生工提供,如表1所示。重組 NF-κB p50購于美國 Cayman Chemical公司,氧化石墨烯水溶液購于南京先豐納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NMM購自Frontiersci。其它試劑均購自上海國藥集團。
DNA儲存液(TE):10 mM Tris-HCl,1 mM EDTA,pH 8.0。
所用溶液均采用高純水(>18.25 MΩ)配制。

表1 探針序列Table 1 Details of the DNA sequences of PROBE
表1中粗體為發夾的莖部(即為目標物的識別序列),下劃線區域為發夾的環部,斜粗體部分為探針末端G-四鏈體。
將新購買的 DNA離心(10000v/min,1min),用TE緩沖液配制成50μmol/L的儲備液,振蕩使其充分溶解后分裝,儲存于-20°C備用。2.5μ mol/L的工作溶液由 10 m mol/L HEPES(50 m mol/L氯化鉀,0.1 m mol/L EDTA,2.5 m mol/L二硫蘇糖醇,10%甘油,pH=7.4)緩沖溶液稀釋儲備液而成,置于-4°C。
氧化石墨烯和G-四鏈體探針依次加入到20 mM HEPES的緩沖體系中,室溫下吸附反應進行5 min,然后加入靶標NF-κB p50,室溫下與識別探針結合后形成復合物,脫離氧化石墨烯,進行20 min。最后,加入染料NMM到反應體系中,5 min。體系的終體積為50μL,氧化石墨烯、探針和NMM的最終濃度分別為 0.1 mg/mL、50 nmol/L、2.0 μmol/L。測定熒光參數:激發電壓為500 V,激發波長:399 nm,發射波長:620 nm,狹縫:5 nm。
檢測原理如圖1所示。G-四鏈體發夾探針具有三重功能,環部用于吸附于氧化石墨烯,莖部用于結合靶標,末端G-四鏈體用作輸出信號載體。首先,探針通過π-π堆積作用被快速吸附到氧化石墨烯表面;然后,靶標NF-κB p50特異性結合探針莖部后形成復合物,復合物體積較大,與氧化石墨烯表面的相互作用力減弱,導致脫離其表面;最后,插入內插染料NMM(插入G-四鏈體后熒光信號增強)。靶標不存在時,吸附在氧化石墨烯表面的探針無法自行解離,插入NMM后仍會被氧化石墨烯淬滅,利用熒光變化可以實現對靶標分子的快速、靈敏檢測。

圖1 氧化石墨烯介導多功能G-四鏈體發夾探針高靈敏檢測轉錄因子示意圖Fig.1 Scheme of graphene oxide-mediated multifunctional G-quadruplex hairpin probe for rapid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NF-κB p50
檢測過程中熒光強度的變化如圖2所示。染料自身呈現熒光很微弱(a),當探針加入到含有染料NMM的體系時,熒光強度顯著增大(d)。當氧化石墨烯加入體系后,熒光強度明顯下降(b),這說明插入到探針中的NMM的增強熒光已被氧化石墨烯高效淬滅。當體系中加入靶標NF-κB p50后,熒光強度又顯著增強(c),這說明探針與靶標特異結合成為復合物,體積變大產生位阻效應,與氧化石墨烯親和力變弱,進而脫離從其表面解離,染料NMM的熒光恢復。

圖2 檢測過程中熒光強度的變化Fig.2 The change of fluorescence intensity
為了獲得最佳檢測數據,需要優化實驗條件,包括探針末端G-四鏈體長度、氧化石墨烯濃度、內插染料濃度。
2.3.1 G-四鏈體長度的優化
ΔF(陽性熒光強度與陰性熒光強度之差)隨著G-四鏈體序列長度的增加而增大,當序列堿基數為17時,ΔF最大,因此,選擇堿基數為17的G-四鏈體,對應探針4。
2.3.2 氧化石墨烯的濃度優化
氧化石墨烯的濃度對淬滅效率影響重大,氧化石墨烯濃度增大,熒光強度ΔF先增大后又逐漸降低,當濃度為0.1 mg/mL時ΔF最大。
2.3.3 內插染料濃度的優化
熒光強度隨著NMM濃度的增大而增大,然后又逐漸變小,當染料濃度為2.0μmol/L時,熒光強度達到最大值。
通過測定不同靶標濃度在最佳條件下對應的熒光強度,可以獲得本檢測方法的線性范圍和靈敏度。熒光強度與目標物濃度在0.5~50 nmol/L范圍內時具有線性關系(R2=0.993),經估算檢測限為0.25 nmol/L,優于文獻報道的其他方法。
本文通過設計基于氧化石墨烯高效淬滅性能的多功能G-四鏈體識別探針,成功構建了一種簡單、靈敏、快速的熒光檢測方法,實現了對靶標轉錄因子NF-κB p50的靈敏檢測,LOD分別為0.25 nmol/L。與文獻報道的其他熒光方法相比較,該檢測方法具有如下特點:1)首次設計用于轉錄因子的檢測的三功能識別探針,并且該設計具有通用性,只需要調整對應的識別序列即可實現其它靶標轉錄因子的高效檢測。2)該方法不需要昂貴的切割酶,極大地降低了假陽性信號和檢測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