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市場在6月份持續地震蕩向上運行,走出了有一定持續性的向上走勢。筆者曾在前文中論述過,市場在6月10日或6月12日會結束始于2646點的波段上升,隨后進入到新的波段調整下跌趨勢中。從市場的實際走勢來看,筆者在2020年元旦前所定義的波段見頂時間節點是錯誤的。市場見波段頂點的時間仍需繼續向后延續。
據最近兩周的市場走勢來看,在四大指數中,上證指數雖然盤中新高或收盤新高不斷,但總體還是相對平穩地向上震蕩運行,真正表現可圈可點的是創業板指數及其它一些相關的分類指數。創業板指數在最近兩周內連續向上突破,迭創出今年以來的盤中或收盤價新高,同時在6月19日以一根放量中陽線,一舉突破了2月25日的最高點2293點,創出了年度新高,隨后幾個交易日也是表現不俗,持續的中陽線向上突破運行。
始于5月下旬2802點的這一個波段上升運行,雖然指數上比較好看,但要想賺取超額收益并非易事。包括始于3月19日前后的2646點的整個大波段上升,真正賺錢需要選對個股,需要較全面的選股知識和能力,這對普通散戶來說并不容易。大多數交易者稀里糊涂地賺點錢,自認為股神,結果卻是靠實力再虧回去,最后連本金也虧進去。這就引申出了兩個問題:
一、不要只朝著對自己有利的角度來看待市場漲跌,對大多數人來說,收益并不明顯,要持續穩定地獲利還需要較長的時間;
二、市場是分化的,未來長時間內,市場將會大踏步地邁進成熟市場。而成熟市場的一個重要市場現象就是分化上升、仙股與新高龍頭個股并存、指數型牛市(慢牛向上震蕩運行)等。
因此,最近波段上升的賺錢效應并不明顯。散戶選股不具備專業知識、技巧和優勢,所以建議大家未來以配置基金和ETF等產品為主,同時也不必緊張收益不高。
二級市場從來沒有“踏空”這一說。市場又不會關門,機會天天都有,而我們必須要有大的格局觀。當前最重要的大格局觀是什么呢?活著等牛市的到來。
市場自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的“杠桿牛市”至今,已過去了整5年的時間。現在談論牛市已不是天方夜譚,且很多人都認為目前已處于牛市過程當中了。牛市將要到來的觀點得到了大多數市場參與者的基本認可。在牛市越來越近的前提下,我們需要在它到來前的筑底、探底階段保存實力,絕不能等牛市到來時卻失去了參與的機會。
筆者一直有一個觀點,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得到了驗證。前期多有提及:牛市到來前,我們每年只操作幾個大波段,能賺就賺,不賺小虧也沒問題,但絕對不能大虧。我們要熬到牛市到來,搞就搞大的。
有了基本的大局觀認知,就要明白在牛市到來前,在來回震蕩的市場里,不要只盯著眼前那幾個點的小收益,眼前的小收益僅僅是“可能會”取得的,能賺到最好,賺不到也無所謂,小幅虧損都能接受,但絕不能因小失大,只盯著眼前那三瓜倆棗,最后失去了牛市參與的機會。
針對這一點,大家可培養自己“本能性”的思維模式,要清醒地考慮好兩個問題:
第一、牛市肯定會來,且是會很快到來,牛市來了,就是改變命運的大機會了;
第二、牛市到來前的震蕩分化走勢當中,總覺得自己是股神,會賺錢、怕少賺錢,但理論上也可能會虧錢、虧大錢、虧掉參與牛市改變命運的大機會。
大家要把這兩個“問題”天天想,慢慢變成自己下意識的本能反應,那自然就會建立屬于自己的大局觀,能大概率控制住自己焦慮和害怕少賺錢的心態、控制住自己沖動的雙手。只有做到這樣,才是真正的成熟了。
在實際與大家交流的過程中,有部分讀者朋友會問關于創業板指數和上證指數的問題。很多人看著創業板指數迭創盤中新高或收盤價的新高,認為創業板指數應獨立分析。實際上,大家疊加一些K線就能知道,創業板指數和上證指數在漲跌節奏上并沒有本質性的差別。從本質角度來看,兩者漲跌節奏是基本同步的,僅僅只是漲跌性質不同及所帶來的漲跌力度的不同。
筆者之前定義的,2020年第二個大波段上升結束于6月10日或6月12日,已被市場證明是不夠精確的了。那第二個大波段上升會結束于哪里呢?筆者認為6月下旬及7月上旬的概率最大。
筆者提前半年多的時間來定義第二個大波段上升結束的時間有所差異,但并不認為這個大方向的判斷是錯誤的。仍認為市場始于2646點是運行了一段大的ABC的反彈上升,并不是推動浪結構上升,目前將會在6月下旬結束這個C段上升的運行,并最終選擇向下破位運行。
始于2646點在3月19日前后的大波段上升,運行了超過三個月,但上升的速度及空間均不大,角度也不大,更符合某級別B浪運行的基本特征。同時,急跌對應緩漲,而緩漲也對應著急跌。
所以,靜待市場給出明確的方向來,向上突破要有效站穩3030點一線,向下突破則需有效跌到2900點一線。筆者一直認為,市場并沒有迎來什么牛市,反而會迎來一個大波段下跌調整。繼續不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