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順
與航空一樣,電影也是本輪疫情受傷最嚴重的行業之一。隨著國內疫情基本出清,電影也迎來了全面復蘇階段,近期市場盛傳,國家相關部門正積極組織片源,安排上映檔期,板塊已經到了反彈的最佳窗口。
電影產業鏈中,影院是價值含量最高的環節,可惜格局不像中游的發行環節那么穩定,行業集中度并不高。但本輪疫情恰好解決了此前行業的這一弊端,頭部影院憑借資金和規模優勢開始并購。未來影院的邏輯相比航空會更好,個股修復起來也更快。
電影本身是個好行業,國內每年都有個六七百億的票房收入,雖然最近兩年增速有所下滑,但還是保持正增長。看未來空間的話,國內2019年人均觀影人次只有1.2次,相比美國3.8次,韓國3.6次,都還有很高的提升空間。
電影產業鏈有三個環節,分別為制作、發行和放映。每年大幾百億的分成模式是這樣的:總票房先抽出8.3%,其中5%歸屬國家電影專項基金(國家已經暫停征收),3.3%為營業稅。剩下的91.7%作為凈票房,在產業鏈上下游進行分配,分成比例可能有小波動,但大致是下游的影院拿到50%左右的提成,剩余40%左右,中游的發行可以拿到5%-10%,上游的制片可以拿到30%-35%。
通過上述數據可以發現,產業鏈中價值含量比較高的環節就是上游的制作和下游的影院。但實際上,上游的影視制作我們并不認為是好的生意。原因:一方面,這個環節高度依賴的是影片質量,最終能不能被觀眾接受,繼而成為爆款,都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影視制作環節的大部分利潤給了演員,特別是明星演員,真正能流入制片企業的收入并不高。為什么全球影視制作公司都很難賺大錢,而迪士尼的電影卻可以,因為他沒有演員成本,米老鼠唐老鴨這些動漫形象拍電影要酬勞嗎?
相比而言,下游影院的盈利模式則很簡單,投錢去布局就好了。只不過進入門檻低,導致此前行業格局太亂。前幾年很多院線企業拼命砸錢開店,列個數據就知道,2012年國內銀屏數量只有1.3萬塊,到了2018年就超過6萬塊,短短幾年時間增長了4倍有余。而行業集中度上,到2019年CR3只有31%,拿美國對比,CR3超過60%。整體看,下游影院這個環節是好賽道,未來如果這些中小影院能陸續出清,行業形成壟斷格局,那就完美了。
站在當前時點看,影院的邏輯其實就兩個:第一個是疫情后周期,影院迎來邊際改善。5月8日國務院發布指導意見,在采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影劇院。而根據財經網的調查數據,5月份影院陸續開業后,約41%的觀眾會第一時間去影院,30%的觀眾會看排片再決定,相當于有7成的人員有觀影意向,3月初同樣的調查,有意向的只有3成。這樣的數據不一定能全面反映影院恢復,但趨勢上看,影院邊際改善肯定是顯而易見的,且影院放映來自內需,它相比航空、機場、酒店,恢復的速度會更快。近期有消息稱,國家相關部門正積極組織片源,制作影片硬盤及密匙并適時安排上映檔期,這肯定不是空穴來風,接下來影院只會越來越好。
第二個是影院數量負增長。相比第一個邏輯,這是更讓人興奮的一點,它恰好解決了行業過去存在的弊端。影院是重資產經營產業,成本剛性,且高度依賴現金流。疫情加重行業整體經營壓力,中小影院現金流承壓正遭遇出清。數據顯示,2015年-2018年,全國每年新增影院數量都在1000家以上。現在據東吳證券不完全統計,2020年至今國內存量的影院凈減少約300家;而早在4月初,財富證券統計的數量是102家關閉,歷史上增長首次出現下滑。
再看看前幾名院線企業,開啟并購之旅。2月以來,上海電影、橫店影視等頭部院線企業開始通過設立股權投資基金的方式,展開對中小影院的并購整合,整合可能還要耐心等待,但未來行業集中度提升已是大勢所趨。
既然說到電影,就把產業鏈上的核心標的都列一下。內容制作目前主要有兩個巨頭,分別為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發行環節,主要有中國電影。影院標的:有萬達電影、橫店影視、上海電影、金逸影視、幸福藍海。
內容制作方面,光線和華誼兄弟都是老牌內容制作廠,但光線傳媒是典型的機構股,實控人是專業做影視內容這塊的,基本面扎實。反觀華誼,實控人請了個團隊在運營,結果過去兩年業績遭遇滑鐵盧,今年即將ST,慶幸的是人家背靠“雙馬”,股東實力強勁,最近發布了定增計劃補血,原股東騰訊和阿里都會參與,定增價在2.7元左右,也算是給了安全線,當然,基本面沒有防撞墻只適合短炒。
發行環節雖然價值量最低,但是貴在格局穩定。中國電影是絕對王者,國內進口影片被兩家公司壟斷,中影是其中一家,市占率50%,中影還有是業內產業鏈布局最完善的企業,下游控股和參股的影院數量加起來實際上超越萬達排行業第一。
影院放映方面,萬達電影旗下影院2019年票房收入高達79億元,排名還是行業第一,應該說選萬達是最好的。公司前幾年不斷并購帶來了不少隱憂,最近商譽炸雷,同時還有大規模解禁,基本面有些負面。但如此負面出來后,股價也沒有繼續暴跌,說明股價已經反映過了,無需過多擔憂。

數據來源:國家電影專資辦、艾媒咨詢
橫店影視的門店主要開在三四線,恢復起來肯定沒有一二線城市那么快,且股價彈性一向中規中矩。只不過大股東旗下有很多優質的影視資產,不排除以后會有資產注入。金逸影視是典型的莊股,去年5月30日一天連續幾次天地板波動,當時震驚整個A股。上海影視最近有資金在布局,股價彈性是目前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