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市場在過去一周整體表現疲軟,由于歐美發達經濟體對于復工復產的預期進一步趨于強烈,股市的連續反彈也強化了這種疫情正趨于過去的主流思潮。從股市中的行業分化可以看到,受疫情沖擊最嚴重的航空、酒店、旅游和餐飲類行業本周成為了上漲明星。這種風險偏好的改善開始吸引資金從債券等防御資產轉向股市,美國國債收益率本周連續反彈,且收益率曲線正趨于陡峭。在這樣的背景下黃金資產自然承受了一定的獲利了結,短期調整壓力上升。
不過,雖說最終決定資產價格表現的因素是市場認識而不一定是真相本身,但是兩者之間的重大偏離必然是無法長期存續的。在短期風險偏好的進一步釋放后,黃金的階段性調整有望如之前的數次類似場景一般提供良好的逢低買入機遇。
深陷“16信威01”投資泥潭,東吳基金旗下多只債券基金近一年經歷了凈值大跌而后反彈再下跌的曲折后,近期擬以清盤的方式結束運作。
近日,東吳鼎元、東吳增利、東吳鼎力、東吳優信紛紛召開會議,討論清盤事宜。上述債券基金均持有“16信威01”債券。Wind數據顯示,4只債券基金一季度末合計持有48.72萬張“16信威01”債,其中東吳鼎元持有40.52萬張,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高達66.59%。
受疫情影響,宏觀經濟下滑,多位債券基金經理表示將加大信用甄別力度,慎用信用下沉的投資方法。
結構性行情之下,百億私募操作積極,今年以來不僅加倉幅度最大,還加快產品發行節奏吸金迅猛。相關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逾七成百億私募接近滿倉。年初至今,百億私募倉位上升了15.02個百分點,在不同規模的私募中加倉幅度最大。
此外滬上某券商渠道人士表示:“最近頭部私募產品賣得特別好,像高毅這種私募的產品,有多少額度都能賣完,客戶能買到都要靠搶,其他私募產品的銷售熱度也被帶起來了,一些業績持續表現比較好的中型私募也賣得不錯。” 不過,在馬太效應加劇的行業格局下,發行市場的冷熱不均也格外明顯,一些短期業績還不錯的大型私募并沒有受到市場的青睞。“現在市場已經不看短期業績,短期表現好并不會立刻引來資金,要持續三年業績表現都不錯才好賣。”滬上某私募基金渠道總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