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洪
如果要評選近兩年來“最失意”的行業,環保不敢說一定“獲獎”,但被提名絕對沒有疑問。不過,經過兩年的市場出清與整合,業績方面有了改善趨勢,否極泰來,環保大基金的設立給行業恢復注入一針強心劑,在“國家隊”的加持下,行業有望逐步走出低谷。
7月15日,由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上海市共同發起設立的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在上海正式揭牌運營,將實行公司化運作,標志著我國第一支生態環境領域的國家級基金正式成立。
基金總規模達885億元,由財政部、長江經濟帶沿岸11個省市、金融機構、國有企業及民營企業共同出資成立,其中財政部出資100億元,占比11.30%,為第一大股東。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為我國生態環境領域第一支國家級投資基金,旨在解決環保企業融資發展難題。
近千億的首期募資規模和政府、銀行、企業三方的全面參與也體現出國家正持續健全多元化生態環境保護資金投入渠道,利用市場化規則支持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的決心。
基金重點針對長江經濟帶環境治理,重點投向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的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生態修復和國土空間綠化、能源資源節約利用、綠色交通、清潔能源等綠色發展領域。據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籌備組組長陳寅介紹,目前籌備組已儲備各類項目80個左右,并對固廢處理、垃圾焚燒、清潔能源、電池回收利用、充電樁等十幾個細分行業進行分析和研究。
參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一期1387億元,二期2042億元),投向包括支持公司融資用于兼并收購、設備投資、業務拓展等,顯著帶動產業發展。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與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均為國家級投資基金,操作模式也或將接近。預期基金將從包括項目、股權等多個層面上支持環保企業融資投資,有望改善過去環保企業疲于應對大額投資進而拖累發展的困境。本次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的正式運行,有望激活行業發展的新階段。
根據光大證券觀點,當前我國環保行業的融資呈現出幾個特點:一是對PPP項目的投資意愿顯著下降(例如此前本刊記者調查欄目對碧水源的介紹中公司就表示不會做新的PPP項目),總體來看,通過上市民企融資較難拉動大規模的社會資本投向環保領域;二是地方政府為推動各地的生態文明建設雖有較大規模的融資需求,但受制于融資渠道受限且債務負擔較重等問題,其加杠桿的空間已相對有限;三是國資從2018年起持續入主環保領域后,已經成為了目前大型生態環保投資的重要主體,但是單純的通過央企拉動并不足以滿足生態文明建設全面發展的投資需求,因此國家正通過建立多元化生態保護資金投入渠道,中央財政、三峽集團、綠色發展基金等均可通過股權/項目投資的形式撬動千億級社會資本流入環保行業。
與其他方式相比,綠色發展基金有著較高的靈活性(中央預算審批流程相對較長)、可統籌政府和市場的力量(政府企業均有參股)等優勢,通過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并行的方式亦可以在確保投資收益的同時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綠色發展基金成立后將有效實現以下三個目標:一是民營企業紓困;二是助力地方政府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三是推動新興綠色產業健康發展。
大基金的設立可以說是中央關于環保行業支持政策一以貫之的有力體現,但這并不是全部,我們從融資的角度能進一步體會出力度有多大。記者查閱國盛證券研報的數據后發現環保融資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MLF利率下行,三年來首次跌破3%,上半年全國新增社融累計20.80萬億元,同比增加6.20萬億,顯示債權融資改善,環保行業明顯受益;
2、可轉債發行速度明顯加快,2016年-2019年環保行業發行可轉債募資總規模分別為7.60億元、11.20億元、19.40億元、39.10億元,2020年僅上半年便已發行41.60億元可轉債,發行速度明顯加快;
3、REITs出臺恰逢其時,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固廢危廢處理等污染治理項目為重點發力行業;
4、專項債總量擴容,2019年環保專項債總額546億元,2020年截至7月11日便已達1511億元,并且在比例方面還有傾斜,2019年環保專項債占比2.50%,2020年提升至6.70%。
從二級市場投資的角度看,科技、醫藥、釀酒等行業已經不便宜的格局下,7月以來低估值的行業受到關注,市場對于成長和周期的風格爭論也不斷。
環保作近幾年的冷門行業,目前依然低估。從估值角度來,雖行業 2019 年以來經歷了一定程度估值修復,但行業整體估值仍處低位,目前行業 PE 估值處于上市以來 31.05%分位點,部分重點公司 PEG 尚不足 1。從基本面看,在宏觀經濟持續向好,二季度全國GDP同比增長3.20%,擺脫了一季度疫情影響下的負增長局面,在專項債支撐力度加碼背景下,環保行業預計也將重回業績改善通道,例如碧水源上半年預計凈利潤增長近3倍。如上文所述,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的成立為行業注入強催化劑,將有效緩解環保行業資產負債率高、現金流差的困境,壓制估值的因素有望解除。基本面的改善有助于估值的進一步修復甚至提升。
從持倉角度來看,環保板塊2020年一季度基金重倉持倉比例環比抬升0.16個百分點,是整個公用事業板塊持倉提升的主動力。據已披露的公募基金二季度持倉情況看,由明星基金經理趙楓掛帥,首發“吸金”逾1200億元、配售比例低至4.90%的睿遠均衡價值三年持有混合基金備受關注,這也是該基金今年2月份成立以來披露的首份季報。報告顯示,二季度末,瀚藍環境位列第四大重倉股,數量由一季度末的1239.53萬股增持到1780.35萬股,這雖然不能代表整體,但也反映出了市場主流資金對環保股的關注在提升的事實。
因此,總體來說,環保行業業績、估值有望實現雙抬升,可關注環保行業低估值龍頭。

資料來源:廣發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