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紀40年代,董必武任中共南方局統一戰線工作委員會書記、中共與國民黨談判代表,長期住在生活條件艱苦的紅巖村,承擔了南方局很多事務。一天,董必武要求辦事處的同志們一起召開會議。會議開始后,董必武就開始作檢討。
這是怎么回事?
原來不久前,紅巖村辦事處招待所的所長把報賬的票據拿給董必武簽字。董必武翻看發票發現都是買菜、買米、買煤、車票之類的日常開銷,屬于報銷范圍,就簽了字。但所長在報賬時,出納卻發現有六角錢的車票是私人坐車,不能報銷。董必武知道后,又重新審查了一遍,認定那車票確實不能報,便叫所長把六角錢的車票取出來了。
這件事情完全是工作上的一個小失誤,發現后糾正過來即可,但董必武卻要在會議上作檢討。
董必武說:“當前辦事處除了工作處在虎穴之中,做事要認真、謹慎外,生活也很困難,必須艱苦度日,每一樣東西都要從節約出發,不能鋪張浪費,每分錢都要計劃著用。”
說到這,董必武話題一轉,說到自己頭上來:“同志們在生活上這樣勤儉節約,但我在審核發票的時候,卻犯了一個錯誤,把不該報賬的六角錢車票簽了字報銷。幸好被出納同志及時發現,不然會造成公家的損失。這件事發生后,一些同志覺得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我認為這不是小事,這關系到黨的財務紀律問題。我們辦事處在白色恐怖的包圍之中,做任何事情都來不得半點馬虎。”
“六角錢這件事情,起碼說明我的工作不認真,責任心不強,對辦事處所處的地位和重要意義認識不足……所以我必須為此作深刻檢討,從中吸取教訓,嚴格執行財務紀律,努力把今后的工作做好。也請同志們對我進行監督。”
新中國成立后,鄧穎超有一次到重慶重訪紅巖村,在參觀了董必武臥室的陳列后,向身邊的人談起了六角錢車票報銷的故事。她說:“為了六角錢,董老都作了檢討,現在有些人貪污、浪費國家資產幾萬元、幾十萬元、幾千萬元,甚至上億呀!我們要向董老學習,牢記紅巖村的革命歷史,弘揚艱苦奮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