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文
(烏魯木齊市米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疆 烏魯木齊 831400)
過氧化氫屬于一種有機過氧化物,具有較強的氧化性,可快速達到理想的消毒滅菌效果[1]。其作為常規的化學消毒劑,應用于醫學中消毒已有百年歷史,目前仍廣泛用于醫院、衛生等方面消毒,其中在突發傳染性疾病公共衛生管理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2-3]。常見的過氧乙酸產品使用的不穩定性一直給實際應用中帶來的不便,但通過眾多研究學者的科研,新型的高濃度及低濃度穩定型的過氧乙酸逐漸應用于實踐中,且逐漸成為醫療等方面消毒的重要產品。基于此,本研究在醫院公共設施消毒中應用新型過氧乙酸,旨在探討其消毒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院于2018年起于醫院公共設施消毒中使用新型過氧乙酸,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98件醫院公共設施作為實施前,另選2018年1月至12月98件醫院公共設施作為實施后。
1.2 方法。在公共設施消毒中使用新型過氧乙酸,措施如下:①浸泡、噴霧或擦拭:適用于環境、診療用品或非金屬物體的表面。預防性消毒濃度可低于1000 mg/L過氧乙酸,消毒時間可控制在10-20 mim。如公共衛生間消毒:將刷洗便池的刷子用完后使用過氧乙酸沖洗消毒后,甩干后掛起進行晾曬,對有坐位的衛生間,可將0.2%過氧乙酸溶液浸泡過的抹布進行擦拭消毒。②霧化熏蒸消毒:可在密封或無人的環境下進行,選用超聲或微粒子的噴霧方式,產生過氧乙酸氣溶膠,對公共設施、書籍、衣服被子等進行消毒,消毒期間用量需>1 g/m3,另還可采用加熱熏蒸,使用超聲波霧或氣溶膠噴霧等方式進行,消毒時間為30-120 min,可根據消毒的公共設施不同而決定消毒方式。
1.3 觀察指標。參照原衛生部《消毒技術規范》相關標準,細菌總數小于500 CFU/m3,且未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即可判斷為合格[4]。另選用血平板培養基(鄭州人福博賽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于35℃環境下培養48 h后對細菌菌落進行計數。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消毒合格率。實施后消毒合格率(97.96%)較實施前消毒合格率(81.63%)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實施前后消毒合格率對比[n(%)]
2.2 細菌菌落情況。實施后細菌菌落(15.85±8.54)cfu/mL高于實施前細菌菌落(11.56±6.45)cfu/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968,P=0.000)。
醫院是較為特殊的場所,醫院內公共設施消毒是最基礎的任務,同時也是不可缺少的工作組成部分。醫院內公共設施上的微生物,尤其是致病的微生物,對人類身體健康可隨時造成嚴重傷害,其可通過肢體接觸或空氣進行傳播,且公共設施潔凈質量與院內感染的控制密切相關[5-6]。因此,及時消除公共設施表面的有害物質,在預防及減少疾病的發生中起到積極作用。
過氧乙酸作為酸性較強氧化性消毒劑,可在短時間內起到消毒的效果,故廣泛應用于院內消毒。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后消毒合格率高于實施前。由此可見,在醫院內公共設施消毒中應用新型過氧乙酸,消毒效果良好,一定程度提高醫院公共設施消毒的合格率。分析其原因在于新型過氧乙酸主要包含固體過氧乙酸劑,其是有固體過氧化物與固體有機酸經水解化后形成,相比較常規的過氧乙酸,具有低腐蝕性、抗有機物干擾的能力強。將新型過氧乙酸應用于醫院公共設施消毒中可選用擦拭、噴霧、刷洗等方式進行,并不會對環境產生污染,毒副作用較小,同時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其在消毒過程中可與分枝桿菌友好結合,可對耐萬古霉素腸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菌類均可起到明顯的殺滅效果。相關資料顯示,過氧乙酸可直接將細菌的細胞壁蛋白進行氧化,促使細胞壁和細胞膜的通透性產生一定變化,打破細胞內外物質的交換,進而起到滅菌的效果[7];其次過氧乙酸中的分子可直接進而細胞內,在酶系統中起作用,對細菌的代謝進行破壞,進而控制細菌的生長和繁殖;此外,過氧乙酸具有較強的酸性,可導致細胞內的pH值產生變化,打破細菌內細胞的正常代謝,其酸性可將細菌進行損壞后殺滅。除此之外,過氧乙酸可在數秒鐘內殺滅細菌的繁殖體及病毒,使用便捷且具有一定效果。但過氧乙酸可對操作者的皮膚或眼睛產生一定的刺激,對金屬物品具有腐蝕性,同時對紡織品具有漂白、損壞的作用,可產生刺激性氣味,操作者在消毒過程中,需及時佩戴防護眼睛和手套,防止溶液沾染皮膚而產生不良反應[8]。
綜上所述,在醫院內公共設施消毒中應用新型過氧乙酸,消毒效果良好,一定程度提高醫院公共設施消毒的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