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東明
(長春市中心醫院 病理科,吉林 長春 130000)
對于乳腺癌來說,是指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發生的惡性腫瘤,在女性癌癥中發病率居首,嚴重威脅到女性的身心健康[1]。對于甲狀腺癌來說,屬于臨床常見的甲狀腺惡性腫瘤,在女性癌癥中其發病僅低于乳腺癌、腸癌、肺癌以及胃癌[2]。甲狀腺和乳腺都屬于激素受體敏感性器官,均受下丘腦-垂體-腺體軸的調節,所以機體內分泌變化可導致兩疾病先后或者同時發病。為分析乳腺癌并發甲狀腺癌患者的臨床病理學特征,抽選我院醫治的乳腺癌并發甲狀腺癌患者(35例)開展研究,研究內容為。
1.1 臨床資料。抽選我院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間醫治的乳腺癌并發甲狀腺癌患者35例開展研究,設為甲組。并選同期醫治的單純乳腺癌患者58例設為乙組。在甲組中,年齡33-74歲,平均(52.21±1.38)歲。在乙組中,年齡32-72歲,平均(52.14±1.41)歲。通過分析乙組和甲組的資料,發現P>0.05,也就是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所以兩組可進行本次研究。
1.2 方法。詳細認真收集乙組和甲組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主要是惡性腫瘤家族史、乳腺癌確診年齡、病理類型、組織學分級、腫瘤直徑、淋巴結轉移、雌激素受體檢測結果、孕激素受體檢測結果、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陽性檢測結果等,并分別做統計學分析。
1.3 觀察指標。給予乙組和甲組為期四年的隨訪,觀察死亡、轉移復發等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本研究數據經SPSS 21.0軟件做分析,(%)表示、臨床病理學特征、死亡率、轉移復發率,開展χ2檢驗,兩組間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用P<0.05進行表示。
2.1 總結臨床病理學特征。對比雌激素受體陽性率、孕激素受體陽性率、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陽性率,乙組低于甲組(P<0.05)。對比惡性腫瘤家族史、乳腺癌確診年齡、病理類型、組織學分級、腫瘤直徑、淋巴結轉移等,兩組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1。

表1 總結臨床病理學特征[n(%)]
2.2 總結死亡、轉移復發等情況。對比死亡率,甲組高于乙組,P<0.05。對比轉移復發率,甲組高于乙組P<0.05,見表2。

表2 總結死亡、轉移復發等情況[n(%)]
對于乳腺癌來說,可按癌細胞侵犯周圍組織程度、遠處轉移風險等做組織學病理分類,而分成非浸潤性、浸潤性,浸潤性乳腺癌患者的預后比較差[3]。乳腺癌大都是浸潤性生長,侵襲性比較強。在本次研究中發現:乙組和甲組的浸潤性乳腺癌率間差異不顯著(P>0.05),證實病理類型并不會導致乳腺癌患者發生甲狀腺癌。乳腺是眾多激素的靶器官,雌激素受體同孕激素受體是乳腺癌患者預后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隨研究深入,人們發現除了子宮、乳腺等靶器官之外,女性的甲狀腺組織也存在雌激素受體和孕激素受體。有學者認為:甲狀腺腫瘤屬于一種激素依賴性腫瘤,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可促進甲狀腺細胞周期基因的表達,利于甲狀腺腫瘤細胞的增殖[4]。在本次研究中發現:乙組雌激素受體陽性率、孕激素受體陽性率都低于甲組(P<0.05)。提示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可能參與到甲狀腺癌的發生和發展,提高乳腺癌患者發生甲狀腺癌的風險。在正常情況下,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同其他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負責維持細胞的生命活動,但是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其腫瘤轉化活性被激活,致使細胞無節制生長[5]。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屬于乳腺癌患者預后主要的預測因子,高表達說明乳腺癌的惡性程度高,癌細胞更易擴散、轉移。而且,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可激活存在酪氨酸激酶活性的酶蛋白,促進甲狀腺腫瘤細胞的分裂和增殖。在本次研究中發現:乙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陽性率低于甲組(P<0.05)。提示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陽性可能是乳腺癌并發甲狀腺癌的發生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人們認為甲狀腺癌屬于一種惰性腫瘤,惡性程度比較低,進展比較緩慢,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的十年生存率超過95.0%。在本次研究中,甲組死亡率、轉移復發率都高于乙組(P<0.05)。提示乳腺癌并發甲狀腺癌患者的預后不良風險明顯高于單純乳腺癌患者。所以,對于乳腺癌患者來說,要進行甲狀腺常規檢查以及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等檢查,要高度重視雌激素受體陽性患者、孕激素受體陽性患者、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陽性患者、甲狀腺結節患者,做進一步的檢查,明確診斷,確保及時發現乳腺癌患者發生甲狀腺癌,并及時給予相應的處理,改善患者預后[6-7]。
總之,乳腺癌并發甲狀腺癌患者的雌激素受體陽性率、孕激素受體陽性率、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陽性率等比較高,且患者的轉移復發率、死亡率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