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優勒瑪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發出不斷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的偉大號召,對此我們要把握好四個著力點:一是以科學的理論為基礎,打造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發展;二是以人民的理論為支撐,把握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要求;三是以實踐的理論為核心,夯實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保障;四是以開放的理論為驅動,實現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高度。
【關鍵詞】21世紀馬克思主義;科學;人民;實踐;開放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提出:“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進入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更加重要,理論體系更加系統,價值意義更加宏大,人民對加快構建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要求更加迫切、愿望更加強烈。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茲事體大,關乎到我們黨的生存發展,關乎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乎到全國人民的幸福生活,因而它并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有章可循的,重點要把握以下四點。
一、以科學的理論為基礎,打造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科學性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本質屬性,也是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經久不衰的奧秘所在。馬克思主義對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無產階級政黨的建立起到了科學引領作用。在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更是大放光彩,對我國治國理政的一系列理論與實踐都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指出“馬克思的學說依然閃爍著耀眼的真理光芒”。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馬克思主義的系統完整性,馬克思主義不是一日完工、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循序漸進,以現實為依托,以理論為指導,步步為營,穩扎穩打。二是馬克思主義的時代發展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就是我們黨本著一步一個腳印、摸著石頭過河的基本原則,將馬克思主義進行中國化改造、時代性創新的豐碩成果。
進入新時代,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要更加重視發揮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真理性,要更加重視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進行中國化闡釋,要更加重視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進行時代化闡釋,讓馬克思主義走在時代前列,同時還要重視對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傳播,給這一悠久的真理學說賦上“新意”,提出“新解”。
二、以人民的理論為支撐,把握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人民是歷史的主體,也是理論的創造者。堅持人民的理論為支撐,就是構建具有人民主體性的思想理論,根本上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的堅守,是對黨的理論新進展的方法溯源,是把握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新要求。
堅持人民的理論為支撐就是夯實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人民主體性。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黨的一切工作的重心就是忠誠于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以民眾福祉作為黨的最高訴求,以民心所向作為政治的最大考量要素。因此,人民的理論在形式上主要表現為一切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們必須正確理解人民的主體性地位,用人民的觀點凝練馬克思主義,用人民的思想總結馬克思主義,用人民的語言講述馬克思主義,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新時代要更加注重挖掘人民理論的強大能量,注重分析人民理論的基本邏輯,注重提煉人民理論的價值意義,學會“基于人民的立場觀察思索問題,根據人民的實踐選擇研究主題,把人民性落實在黨的理論發展中,堅守人民本色,以人民所思、所盼和所愿為主線推動黨的理論新進展”。
三、以實踐的理論為核心,夯實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實踐是人們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構成了人們社會生活的基本內容,因而馬克思認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就是實踐。不僅如此,實踐是理論的來源,也是理論的目的,堅持實踐的理論為核心就是“堅持理論指導和實踐探索辯證統一,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在這種統一和互動中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理論以實踐為基礎,實踐以理論為指導。堅持以實踐的理論為核心,就是堅持用實踐的觀點推動理論創新,形成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的雙重促進機制。堅持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生命線,也是我們黨的活力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從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強調構建21世紀馬克思主義必須立足于我國改革發展的大環境。
“馬克思主義不是書齋里的學問,而是為了改變人民歷史命運而創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的。”堅持實踐的理論,就是堅持理論的發展性,做到實事求是、知行合一。在新時代,實踐被賦予更多的意義、更強的價值、更大的使命,只有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形成實踐理論“一股繩”,塑造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機制,才能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的歷史成就。
四、以開放的理論為驅動,實現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高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馬克思主義不是封閉不變的思想體系,而是開放發展的思想體系。很多思想家不斷投身于對馬克思主義的重新闡釋思考中,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不斷研究新情況,著力解決新問題,提出新理論,使馬克思主義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社會實踐的發展不斷創新發展,逐漸發展成為翔實系統的理論體系。
開放的理論催生偉大的實踐,偉大的實踐孕育崇高的精神。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其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現實狀況的變化吸收著新要素、迸發著新活力。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并沒有過時,而是將自身體系完全敞開,供后代學者不斷研究深化,不斷指導現實實踐。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提出了新課題,提供了馬克思主義深化發展的新機遇,明確了我們黨和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方向,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征程,開拓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開放性發展的空間。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就是要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用寬廣視野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堅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斷超越自己,在開放中博采眾長、不斷完善自己”。只有不斷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開放性,才能更好地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才能實現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高度。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5(02) .
[2]伯爾基.馬克思主義的起源[M].伍慶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71.
[3]伊格爾頓.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M].李楊等譯.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7.
[4]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光明日報,2017-10-28(01).
[5]張鵬飛,馬忠.論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三個導向[J].社科縱橫,2017(06).
[6]徐穩.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開放性發展——基于馬克思主義的視角[J].理論導刊,2017(2).
(作者單位:新疆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