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新冠肺炎疫情來襲,許許多多的護士姐姐、警察叔叔、社區工作者選擇奔赴一線,堅守工作崗位,為這場病毒陽擊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宅在家里的人也沒有鬧著。2月3日,《發明與創新》雜志在徽信公眾號上發起了“病毒來襲,我的創意來應戰”活動,這場活動受到眾多學生的歡迎,共收到作品約8000份。
大家發揮想象力,用畫筆刨作了眾多與疫情相關的作品,我們一起來看看肥。
醫療垃圾處理器——章魚一號
◆山東省臨沂沂州實驗學校徐思齊
指導老師楊娜娜
章魚一號的外殼像海綿一樣能吸附空氣中的新型冠狀病毒,并把它們消滅。它還可以把各種醫療垃圾迅速消毒、分解,并轉化成一種白色餅干狀的有用材料。
這幅作品主要使用剪貼和拓印的方法創作,醫療垃圾是撕碎了的舊雜志,章魚一號是用硬紙板裁剪而成的,白色餅干狀的有用材料是用橡皮蘸上顏料拓印上去的。
病毒轉換機器人
◆湖南省長沙縣天華第二小學潘樂峰
指導老師章佩芳
新型冠狀病毒非常狡猾,傳染性極強,可以通過空氣、飛沫傳染。我想發明一個病毒轉換機器人,把病毒轉換成對人類有用的細菌,如污水處理菌、益生菌等,既能減少傳染,又能為人所用,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