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紀
17歲一直是成長過程里繞不開的話題,就像那首《五環之歌》唱的“你比四環多一環,你比六環少一環”。17歲是成年之前的最后一年,在這一年里,總有那么多日記想寫,總有那么多故事發生。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網絡上火了“我才17歲,我好累”的流行語。
最近終于冷靜下來,才發現,我竟已經17歲了。我已經,不是撒嬌的年紀了。
其實我小時候從不撒嬌,別的孩子看到喜歡的東西,總喜歡和家長大哭大鬧,可是我從來不會這樣。
不知道是不是潛意識里為了彌補兒時的缺失,現在的自己,有時候在人際交往里,老是不自覺地鬧些不成熟的幼稚脾氣。
直到某一天,被好朋友“教育”一番,我才如夢初醒。一直以來,都是我固步自封在自己的圈子里。
記得曾經在書上看到過一個句子,大致是:人在出生時只身赤裸裸地來,走時一定得帶走點兒什么?,F在,我對這個句子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成長是一個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的過程。這么多年來,我始終逃不出過去的影子,把自己困在舒適圈里。我總是覺得,我什么都不會,是理所應當,因為我的父母沒有能力讓我去培養一大堆業余愛好。可是我錯了,現實里,人們并不會過度關注行為背后的故事,人們只會被才華吸引。何況,學習是自發性的,不去主動完善自己,終是要被人潮淹沒的。
我覺得成熟的一個標志是,在合乎禮義道德的范圍內,去做你過去做不到的事情?!安还軇e人的意見說得多難聽,只要他說得是對的,你就得接受?!边@是好朋友的人生大道理。
記得有天被一個同學用氣勢洶洶的語氣批評一番,我的情緒瞬間跌落谷底。我沒有意識到我的情緒波動,那時候,唯一的念頭就是,我不想聽,我想要逃離?,F在想想,她說的話也不無道理,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得去正視它。那時候的我,一聽到刺耳的話就想鉆進地縫里。我想,當時之所以會想逃避,大概是她直接了當的言語戳中了我內心的傷痛吧。
我也在憧憬著未來的人生。有時也會幻想著自己能夠站在舞臺中央,滔滔不絕的模樣。而對于如此不善言辭的我,我知道這一切都很茫遠?!八级粚W則殆”的道理我是知道的,只是,在實踐上,還是顯得力不從心。
在央視的《主持人大賽》中,臺上的選手從容不迫地做著3分鐘簡單自我介紹,其間流暢的措辭,以及最后精準地把結束時間掐在了最后一秒的那種能力,都令我為之動容。我驚嘆那種強大的思維邏輯,也更敬佩那一份從容不迫。
我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呢!我不想匆匆忙忙過一生。某天聽到好友對我的評價是:“你好強的bravery。”我也不知道自己哪兒來的勇氣,可能是“初生牛犢不怕虎”,17歲的自己,什么都想去試一試。我還什么都沒觸碰過,我不想匆匆忙忙間,就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我知道的,到了那個年紀我可能已經沒有精力去追求那種轟轟烈烈,那注定是要倉促的。
可是如果……如果我不是莽莽撞撞的一個人,會不會我和他還是朋友呢?
如果我八面玲瓏,長袖善舞,是不是那天就不會讓場面尷尬?
人生中哪有那么多的重來,過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有如美夢打碎了一般。是啊,這個世上沒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