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上世紀五十年代愛爾蘭開始對外開放和工業化進程后,愛爾蘭開始創建理工類院校來滿足經濟發展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隨著愛爾蘭開始執行對外開放的政策以及大量涌入的外資,使得行業對國際化的專業人才需求激增。為滿足此需求,愛爾蘭理工類院校從開展國際合作項目,打造受國際認可的人才培養質量體系以及構建了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的國際化實踐課程實施人才培養國際化戰略。
關鍵詞:愛爾蘭;理工類院校;人才培養國際化
一、愛爾蘭理工類學院人才培養國際化的背景
愛爾蘭是一直是一個以農牧業為主要經濟支柱的內向型經濟國家,從20世紀50年代起,愛爾蘭開始對外開放和工業化進程,技術、科技、科學和管理等領域的人才的需求激增。為此,1960年10月愛爾蘭建立高等教育委員會,并于1968年開始創辦地區技術學院,此類院校主要提供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根據《1992年地區技術學院法案》,愛爾蘭于20世紀70年代建立的10所地區技術學院先后升級并擴充為理工學院。目前,愛爾蘭應用型高等教育由14所理工學院構成。其在校生數、高等教育授予資格證書數、師資數及經費撥款占愛爾蘭高等教育的40%~50%,幾近半壁江山。政府對教育的不斷投入,為愛爾蘭教育走向世界創造了必備條件。
愛爾蘭政府實施經濟開放政策,重點吸引海外投資,借力于歐盟戰略基金,愛爾蘭 1973 年加入歐盟,歐盟對愛爾蘭教育的財政支持,大力推動了愛爾蘭與歐盟其他國家在師生交流以及教學和科研管理方面的趨同性。由于愛爾蘭理工類院主要是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技術人才,而大量海外企業的入駐使得愛爾蘭教育不得不將國際化人才作為培養重點。
二、國際化人才培養舉措
1.廣泛開展國際合作項目
1973年愛爾蘭加入歐盟后,推動了其與歐盟其他國家在師生交流以及教學和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愛爾蘭是歐元區 16 個國家中唯一使用英語的國家。1987年歐盟推出了旨在促進歐洲與其他地區高等教育合作交流的“伊拉斯謨計劃”后,愛爾蘭高等教育國際化加速發展,成效顯著。其主要原因是得天獨厚的英語語言環境、豐富的教育資源及政府制訂的高校國際化發展戰略、國家國際教育服務管理機構的建立,為愛爾蘭構建了一個較為完善的教育服務國際化體系。
愛爾蘭高等院校除了與歐美國家開展定期的學生交流項目外,與我國高校也進行了本、碩、博各個層次的學生交流合作,如都柏林大學與中國人民大學的本科生聯合培養項目、都柏林城市大學與武漢大學的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項目、都柏林理工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本科及碩士聯合培養項目,愛爾蘭大學聯合會與我國留學基金委的聯合培養建設國家高水平大學博士研究生項目等。目前,我國共有博士生 40 余人參與愛爾蘭高水平項目。與此同時,愛爾蘭企業局、多個高等教育聯合組織和大學在我國主要城市設有代表處,使得學生可以有更多選擇機會了解和學習來自全世界的知識。
2.強化質量監管,打造受國際認可的人才培養質量體系
為了讓學生能夠與國際接軌,愛爾蘭高等院校打造了一套完整的受國際認可的人才培養體系。為了監管人才培養質量,根據《2012年質量保障和資格(教育和培訓)法案》,愛爾蘭質量和資格管理局(QQI)于2012年建立,除都柏林理工學院外,其他理工學院所授予的學位、文憑和證書都由QQI進行驗證。1999年,29個歐洲國家在意大利博洛尼亞提出的歐洲高等教育改革計劃,該計劃的目標是整合歐盟的高教資源,打通教育體制。愛爾蘭作為“博洛尼亞進程”的一員,愛爾蘭執行與歐洲資格認證框架協調一致的愛爾蘭國家學歷學位資格框架,愛爾蘭理工學院各級資格證書和學位課程的評價考核及所頒發證書受到國際認證。大學畢業生可以毫無障礙地在其他歐洲國家申請學習碩士階段的課程或者尋找就業機會,實現歐洲高教和科技一體化,建成歐洲高等教育區。
3.構建了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的國際化實踐課程
愛爾蘭高校課程具有產業相關性與實用性,特別是理工專業課程獨具特色。愛爾蘭高校十分重視基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來設計課程。學校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意識強烈,人才培養方案具有顯著的地域特征。他們緊緊圍繞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之需,聚焦于應用科學和產業導向,密切聯系市場,特別是聯系國際知名企業,通過企業聯合會、學習者、產業、社區和專業伙伴的幫助,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或創新課程。各校設計的課程是一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都是根據當地就業市場需要量身定制,經過企業界人士的評審和認定,與當地企業用人需要相適應,可以就地解決學生實習問題和企業聘人問題。據悉,目前已有超過1200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在愛爾蘭設立分支機構。這為高校課程設計提供了必要外部條件,同時也表明應用型人才培養也為愛爾蘭增強了吸引知名企業的實力與魅力。愛爾蘭高等教育體系有著良好的理論聯系實踐傳統,能夠根據產業的需求不斷調整和完善自己的課程設置,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學生學習期間可獲得在公司企業帶薪實習機會,或到第三國進行課程項目交流。這有利于營造國際化教育氛圍培養國際化人才。
三、對我國的啟示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應用型人才不僅需要具備適用性強的知識結構、突出的職業崗位群能力,還需要良好的國際視野。我國理工類院校可以借鑒愛爾蘭理工類院校利用自身地理和社會資源優勢,廣泛開展國際合作項目,引進國外優質師資和教學資源,打造具有國際認證的人才培養體系,并充分利用本土跨國企業,構建適應全球經濟發展的深度國際化實踐課程,以此來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適應行業經濟發展需求的專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 董會慶,愛爾蘭高等教育國際化策略鑒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9.11
[2] 董衍美,張祺午,董衍勇,愛爾蘭應用型高等教育的演變、現狀與變革趨勢[J] 職業與技術教育,2016年第9期第37卷
[3]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Irel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Board Ireland, February 2008.
[4] 王志強,澳大利亞大學國際化發展探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9(4):39
[5] 徐立臻,唐繼衛.爰爾蘭高等教育對我國高校教學實踐環節改革的借鑒意義[J].中國大學教學,2006(4):59-61.
作者簡介:溫婷(1992.10-),女,漢族,四川宜賓,實習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國際教育管理,英語教學,英美文學。單位:成都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