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亮亮 黃自凱
摘要:在現代房屋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施工技術,從其實際應用來看,表現出較強的綜合性、復雜性,需要對澆筑施工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控制,以此才能有效保證最終的建筑施工質量。基于此,本文首先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特點做簡單介紹,然后分析該項技術實際應用中的控制要點,希望通過此次研究,能夠有效提升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
關鍵詞: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溫度;養(yǎng)護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對各個施工環(huán)節(jié)都提出較高的技術要求,須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和要求展開施工,這樣才能使其最終質量達到技術標準,最終獲得較高的施工質量。因此,當前有必要加強對該項技術施工要點研究,掌握其中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控制方法,從而促進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的提升。
一、施工技術特點
大體積混凝土在結構上相對較大,整體體積相較于常規(guī)混凝土澆筑呈現明顯增大,由此在施工中所應用的水泥量增多,在澆筑完成后聚集釋放出來的水泥水化熱也更大,在其作用下較容易形成溫度裂縫,對結構質量造成影響[1]。因此,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中通常采用分層澆筑的方式,同時在澆筑完成之后予以更加細致的施工養(yǎng)護,針對混凝土內外溫差進行嚴格控制。
二、大體積混凝土技術的應用要點
(一)配合比設計
配合比設計是大體積混凝土技術應用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同時也屬于基礎性環(huán)節(jié),配合比是否恰當,將直接影響到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在配制過程中主要用料包括:水泥、摻合料、外添劑以及砂骨料等,由于考慮到水泥水化熱產生的溫度影響,在配合比設計過程中可以適當考慮降低水泥的用量,以此來降低水化熱[2]。為確保最終設計配合比滿足要求,通常需先對混凝土實施抗壓強度試配:首先,需要經過眾多組數量、頻率的試配,以此來確定水泥的用量;其次,應當依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設所擬定、選取的防裂方案跟當前所擁有的施工建設條件,來對混凝土方面的水泥水化熱溫差值、最高溫差值進行記錄,之后再以科學計算為基礎,估算出最大溫度方面的收縮應力值。在經過試配合格之后,才能將之應用于實際的房屋建筑工程項目之中。
(二)澆注施工技術
為了有效確保最終澆注施工質量,在施工技術應用上主要應當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嚴格遵循澆注方面的操作次序,以建筑核心筒墻作為依據,然后根據柱及梁板等順序正確的對混凝土進行澆灌[3]。比如,在對建筑墻體進行澆筑時,對于厚度方面應當維持于50mm左右,將高度掌控于450mm左右,并且澆筑間隔時間應將盡可能地控制在2小時以內。此外,在實施建筑澆注的整個進程中還應當設置鋼絲網片。在對梁板實施混凝土澆注的進程中,需要重點注意的是當坡度相同且筏板凝固以后,再進行二次澆筑,這有助于保障混凝土澆注作業(yè)的質量。在對混凝土實施澆注的進程中,由于泌水現象是混凝土表面所普遍存在的,因此,需要對此現象予以及時到位的清除[4]。如若因清除不到位產生嚴重的泌水現象,將會對混凝土結構造成影響,比如,降低混凝土的結構以及影響其澆注品質、質量等。
(三)加強對溫濕度的管控
在實際施工中應加強對其溫濕度管控,具體措施如下:
(1)由沙石材料方面進行著手,具體可參照相關的降溫措施來進行施工作業(yè)。比如在夏季中,應當注意對砂石材料實施相應的抗直射、防直射措施,還可以運用冰水攪拌的方式來對砂石材料進行有效降溫。
(2)當混凝土完成澆筑操作之后,應當對其落實好相應的保溫工作,以便于防止拉伸強度不均勻所致使的裂縫現象跟裂縫問題的出現。
(3)應當定期的或是實時的對溫度進行測量。這有助于保溫工作擁有詳盡的參照依據,更為精準地落實好相應的工作。此外,就大體積混凝土方面的養(yǎng)護工作來講,除需要對其實施必要的保溫工作之外,還要不可忽視相應的保濕工作。
三、大體積混凝土養(yǎng)護
當大體積混凝土完成分段澆筑作業(yè)之后,應當在混凝土初凝后到終凝以前實施二次振搗,或是對上表面泌水進行抹壓排除,進而除去最早產生于表面的裂縫。當混凝土完成澆筑工作的6-18小時時間內,應當對其實施灑水作業(yè)。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對混凝土的養(yǎng)護時間不小于28天,對于具有特殊要求的重點部位還可以依據切實需要來適當延長其養(yǎng)護作業(yè)方面的時間。對于早期混凝土的表面養(yǎng)護來講,應當安排具有專業(yè)能力的專項人員,應用麻或是草袋進行相應的遮蓋作業(yè),在防止陽光對其造成直接曝曬的同時,還應當為此做好清晰且詳盡的養(yǎng)護記錄[5]。此外,為了更好地維持其外觀跟品質,以滿足混凝土在表面平整度方面的要求,可以通過對混凝土的外露面實施錯臺掛簾操作,對于蜂窩、表面存留木塊以及布條等狀況,應當在其冷卻和凝固前予以及時的處理。
四、結語
綜上所述,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有著較高的復雜性,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對各個施工環(huán)節(jié)、施工要點展開全面的控制,并在施工完成后對混凝土結構進行有效的養(yǎng)護,這樣才能使大體積混凝土具有較好的性能。
參考文獻:
[1]劉永成,豐收,歐智勇,呂建兵,陳銀春,李旭龍.基于沉管管節(jié)預制的大體積混凝土溫度監(jiān)控及分析[J].廣東公路交通,2020,46(03):44-49.
[2]汪建群,魏桂亮,劉杰,陳杰,左翼.跨海大橋大體積混凝土承臺水化熱實測與分析[J].橋梁建設,2020,50(03):25-31.
[3]艾建杰,羅清波,蔡海燕,馮曉新.橋梁承臺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及溫控技術研究[J].甘肅科學學報,2020,32(03):95-100.
[4]王彥.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探討[J].中外企業(yè)家,2020(17):133.
[5]張杰,張銀芳.土木工程建筑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探析[J].建材與裝飾,2020(17):40+44.
作者簡介:
那亮亮(1989年10月26日),男,遼寧省北鎮(zhèn)市人,學歷:大專,專業(yè):建筑裝飾工程技術,研究方向:建筑施工。
黃自凱(1990年9月14日),男,江西省上饒市橫峰縣,學歷:本科,專業(yè):土木工程(道路橋梁方向),研究方向:土木工程(橋梁工程方向)、 建筑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