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1920年陳望道在《勞動界》上發表的五篇論述勞工問題的文章為依據,探究陳望道在青年時代對勞工問題的基本認知。他認為應優先解決勞工的生活工作條件問題,再解決工人階級的地位和權利問題。這說明陳望道既認識到了當時社會的實際情況,也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立場。他對勞工問題的正確認知,為早期工人運動的發展提供了思想理論基礎。
關鍵詞:陳望道;青年;馬克思主義勞動觀
2020年6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愿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希望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2020年是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成立100周年,也是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100周年,又是工人運動刊物《勞動界》創刊100周年,值此時機,筆者擬對青年時期的陳望道的馬克思主義勞動觀進行研究,本研究以《勞動界》為主要參考史料[1]。
陳望道(1891~1977)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2]。1915年,陳望道東渡日本留學,期間接觸了河上肇、山川均等社會主義者。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后回到國內,1920年4月首譯《共產黨宣言》,8月與陳獨秀、李漢俊等發起成立上海共產主義小組,這是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組織。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后,把發動工人運動作為首要任務,為此于1920年8月15日出版了向工人進行階級教育的通俗刊物《勞動界》,該周刊自創刊至1921年1月23日停刊,近半年時間共計出版24冊。陳望道作為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勞工部長,是《勞動界》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他在《勞動界》上陸續發表了五篇文章,緊密圍繞勞工問題發表議論。從文章的主要內容看,前三篇側重揭示當時勞工階層的生存狀況,后兩篇則主要探討提升勞工地位的有效辦法。
一、勞工的生存問題
首先,關注勞工的生活條件。陳望道在《勞動界》上發表的第一篇文章《平安》就是通過衣、食、住、行等工人最有體悟的方面對比資本家和勞工的生活條件,揭示勞工生活的困苦實情。陳望道通過對比資本家和勞工之間的生活條件,凸顯勞工與資本家的差距之大,表現了他對勞工惡劣的生活條件的不滿。勞工的生活是勞工問題的最直接表現,陳望道對勞工生活條件的關注體現了他的人道主義情懷。其次,關注勞工的工作條件。陳望道主要講述了以下幾方面:一是工作時間過長,二是工作強度過大,三是工作環境很差,四是工作薪酬過低,五是工作保障缺失。
陳望道對勞工群體生活、工作條件描述之詳盡,體現了他對勞工問題的關心之深切。他看到了勞工生活工作條件之差,認為要首先解決這個問題。這表現了陳望道對勞工生活工作條件改善的特別關注,也展現了陳望道作為早期共產主義知識分子為工人謀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二、勞工的權利問題
陳望道并非只關注勞工的生活工作條件問題,勞工的社會地位和政治權利也尤為重要。這是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后必須爭取的,也是陳望道等早期共產黨人對工人階級的希冀。
首先,勞資雙方很不平等。陳望道指出當時的社會是財神指揮下的社會,因此工人的很多權利喪失。如陳望道在《平安》一文里所說的“平”就是期望勞資平等的含義;《真理底神》里開篇就描述真理的神的形象是手里擎著天平秤,也是象征著勞資平等的意思;再如《勞動運動通論》里,締結集合契約作為對抗資本家的勞動運動方法,也是建立在勞資平等的基礎上。
其次,男女勞工不平等。陳望道認為“女子問題,最后的難關,還是個勞動問題”。在當時的社會上,有人談論女子的教育問題、婚姻問題等,但在陳望道看來,這些問題都屬于家庭問題。而在工作上,女子要面臨和男子同樣惡劣的工作條件,但卻拿著比男子低的薪水。陳望道認為男女勞動者應做到同工同酬,不得歧視女勞工。除此之外,陳望道同時期還在《星期評論》上發表過《婦女勞動問題底一瞥》等關注女勞工問題的文章。陳望道對女勞工的關注和他后來在婦女解放事業的投入是一致的。
最后,勞工基本權利沒有保障。《勞動運動通論》列舉了勞工理應獲得的幾項基本權利。一是標準工錢,即最低工錢。二是標準勞動時間,即最長勞動時間。三是支付工錢方法的規定。四是例外勞動的規定,即加班情況。此外還應涉及勞動者的飲食條件、休息期限、安全保險、環境衛生等生命健康權利,以及技能培訓和職業發展的需求。
三、分步解決的思想
陳望道不僅善于發現勞工問題,更有志于解決勞工問題。在《平安》一文里,他多次提到應往“平安”的路上走,而往“平安”的路上走即是指工人階級應通過斗爭的方式實現“平安”。在給工人讀者幕癡的《讀陳望道先生“平安”的感想》附記里,陳望道希望工人讀者們領悟他在《平安》一文末尾所說的“我們向那里去找‘平安?”的“那里”兩字,意在提醒工人讀者不能止步于發現勞工問題,還要明白怎樣解決勞工問題,即斗爭的方式。
關于解決勞工問題的具體方法在《勞動運動通論》里有詳細介紹。《勞動運動通論》內容詳實,共分五次連載在《勞動界》上。《勞動運動通論》雖非陳望道自己撰寫的文章,但陳望道對勞工問題的認知與《勞動運動通論》是分不開的。陳望道在翻譯《勞動運動通論》時十分投入,在《勞動界》第20冊上刊載《勞動運動通論(續)》時,陳望道在文末注明“一九二〇年十二月十三日深夜一時脫稿”。陳望道還將《勞動運動通論》的譯文同時刊載在《民國日報》副刊《覺悟》上,可見他對《勞動運動通論》內容的認同。
陳望道認為勞工問題的解決并非一步到位的,應分階段逐步實現。他認為應優先解決勞工的生活工作條件問題,然后再談地位、權利問題。《勞動運動通論》介紹了兩種勞動聯合的主義與兩種勞動運動的方法,其區別就是解決勞工問題的程度不同,這和陳望道的“逐步解決”思想是契合的。
四、結語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陳望道對勞工問題的關注體現了陳望道的共產主義信仰,也代表了早期共產主義者們的勞動觀。陳望道對勞工問題的正確認知,為建黨時期工人運動的開展筑牢了思想基礎,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群眾基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陳獨秀主編. 勞動界 勞動與婦女[M]. 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 2014.06.
[2]鄧明以著. 陳望道傳[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5.05.
作者簡介:梁明成(1996-),男,漢族,安徽六安人,華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與青年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