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玉 杜怡眉
摘要:濱水景觀空間在當前的“快”生活下,不僅為人們提供了休憩的地方,更為擁擠的城市提供了一個緩沖區空間。以安州濱水文化公園為例,以其“地域性”為出發點,通過分析安州濱水文化公園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文化資源及其改造設計,來了解景觀空間營造與地域性的關系;探討地域性濱水景觀空間設計的策略,并對它加以整理分析,從而進一步了解濱水景觀空間設計與地域性之間的關系,為景觀規劃設計提供更好的思路。
關鍵詞:濱水景觀空間;地域性;地域文化
引言: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水,良好的濱水景觀空間營造不僅僅可以增加人們對地域的歸屬感以及依賴感,更重要的是能夠使地方的特色、傳統文化等事物得以繼承和發展,并為其注入新的活力。在全球化的影響下,景觀規劃設計出現了“趨同”現象,許多地區的地方特色和代表民族風格的事物在景觀規劃中逐漸消失,不難知道,景觀規劃設計忽略了地域性這一特殊的要素,特別是濱水景觀空間營造。為打破這一困境,本文分析了安州濱水文化公園,以此來了解景觀空間營造與地域性之間的關系,設計出更加符合人所需要的空間。
1 安州濱水文化公園相關現狀
1.1地理位置與自然條件
安州區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綿陽市西南,龍門山脈中段,東與江油市,東南與涪城區接壤;南與德陽市羅江縣,西南與綿竹市相連;北與北川縣,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毗鄰。
所分析地區受成渝城市群影響輻射;其地貌分區屬大巴山大起伏中山,是我國西南中高山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地貌類型為:受濕潤季風氣候形成的侵蝕丘陵地;位于我國長江流域,屬于中亞熱帶濕潤地區。
1.2文化資源
安州區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區內有羌族、漢族,文化構成也具多樣化。其中羌族文化獨具一格,除一部分鄰近藏族地區的信仰藏傳佛教外,其余普遍信仰原始宗教,服飾,碉樓、羌笛、挑花等都是非遺保護的民族特色。周邊自然生態環境優良,周邊有國家級生態保護區域,四川安縣國家級地質公園,千佛山國家森林公園,千佛山省級珍惜動植物棲息地等。
2濱水景觀空間營造現狀
當前,我國經濟與城市化不斷發展,使文化的地域性在景觀規劃領域中逐漸被遺忘。很多地區在濱水景觀設計中對地域性的表達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對傳統文化與民俗的運用不足
在當前濱水景觀空間設計中,空間營造者忽視了歷史文化與民俗活動的傳承與延續,這是導致在景觀規劃中幾乎沒有體現出地域性特色的主要原因,當濱水景觀空間營造脫離了對當地文化的考慮,我們進行的規劃設計是沒有靈魂的,是對當地歷史的不尊重,也使得優秀的歷史文化與民俗活動面臨威脅,景觀地域性逐漸消失。
2.2忽視當地植物的選擇
植物是濱水景觀設計中最重要的景觀元素,在不同的季節里,植物的景觀效果、視覺效果和特征都不同。然而,在大多數地方濱水景觀設計中,植物選擇與植物配置都是不合理的:忽視當地植物的選擇而選用較為美觀的外來植物,華而不實且不能體現地域性。
2.3沒有合理利用當地材料
在景觀規劃設計材料選取過程中,我們往往更加注重對新有材料的運用以期望取得更好的景觀效果,從而忽視了對當地材料的利用,既浪費了當地資源,也忽視了景觀設計中可以體現地域性的重要元素。
3 安州濱水景觀改造設計策略
濱水景觀空間營造應注重當地文化元素與自然元素的結合??臻g營造者不能不考慮當地自然條件,但也應當整合當地的民俗和民族特色,歷史文化遺產和其他能夠體現地域性的元素;合理利用當地材料與技術使得濱水景觀空間營造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特征,安州濱水文化公園正是充分考慮了當地歷史文化特色:羌族文化,將其融合到設計中,充分體現其羌族地域特色。
3.1關注自然環境、注重本土
我們的景觀設計是一個場地的再塑造,應該在合理利用原有場地的基礎之上,布置設計其他景觀要素,并對其加以改造設計。安州濱水文化公園在設計時盡量遵循了原有場地的地形地貌,場地整體構思采用當地月季花為主體,輔以其他景觀文化共同構成一個景觀空間,為配合景觀要素所做的地形修改也能夠做到土方平衡,不會較大破壞原有場地,濱水部分的駁岸設計多以“軟”方式處理,既不會破壞自然環境也能保護堤岸不受洪水侵蝕。
在植物與材料選擇方面,充分了解安州區本土物種價值以及外來物種在本地的適應性和可能引起的自然破壞,盡量多采用本土物種,這樣既能保證其正常生長又能體現出地域特色。安州濱水文化公園在植物選取方面多選擇為香樟、銀杏等本土植物,引進少量觀賞植物;玻璃圍欄,文化館外部采用玻璃,增加場地的美感;本土材料選擇較多,木質廊架、座椅,竹簡小品,增加場地的地域特色,兩者融合既滿足觀賞需求也滿足地域性表達。
3.2 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融合
濱水景觀設計不能只局限于一隅天地中,而是要歷史與現代文化相結合,能夠讓人們感受到現代生活的滿足,也能讓人們對歷史文化有所了解與回味,兩者的融合能夠使景觀空間更加貼近生活。安州濱水文化公園在外部景觀多采用了當地傳統文化來造景,例如景墻上多展示了羌族文化與其民族特色,用以勾起文化認同感,極具地域性特色,在文化館設計方面又采用新中式建筑,為其注入現代活力,整個景觀相融合,獨具一格。
4濱水景觀空間營造與地域性的關系
在對安州濱水文化公園的分析中,不難知道,地域性在景觀規劃設計中是不可或缺的,它既能夠讓整個公園區別于其他千篇一律的公園,也能夠喚醒人們心中的地域歸屬感,對其景觀空間更加認可,使其真正的服務于民。由此知道,濱水景觀空間營造離不開地域性,而地域性的表達也需要借助于景觀規劃設計。
5結語
通過分析濱水景觀空間營造與地域性的關系,我們意識到地域性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努力尋求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的結合,設計一個更加有特色與可持續發展的濱水空間,展現地方濱水景觀空間的魅力,是每一個景觀空間營造者的追求。注重地域特色,在情感認同方面為當地人提供新的文化濱水景觀,提升人們的地域歸屬感。
參考文獻:
[1] 劉濱誼,陳威.城市濱水區景觀規劃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
[2] 陳娟.景觀的地域性特色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6,4.
[3] 陳梅, 吳永發. 城市濱水空間景觀的地域性設計表達[J]. 科技資訊, 2012, 000(013):14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