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露楊

2020年6月1日,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羅繼續實施社會隔離措施。
6月20日,南美最大國家巴西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突破100萬,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這個新冠疫情的“后發”國家儼然成為拉美乃至全球范圍內疫情的新“震中”。疫情不僅充分暴露了巴西國家治理能力的短板,還為“未來之國”下階段的政治經濟發展埋下深深的隱患。
巴西的疫情出現較晚,前期發展相對緩慢。境內于2月26日報告首例確診病例,3月17日出現首例死亡病例。而4月中旬以后,巴西疫情進入快速增長階段,累計確診病例數4月10日達到近2萬,5月3日破10萬,5月31日更是突破50萬。進入6月以來,巴西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屢創新高,到20日累計確診病例突破百萬大關。在確診和死亡病例數字迅速攀升的同時,疫情在地域分布上呈現蔓延之勢。疫情在東南部人口較多的州集中暴發,接著向東北部、北部和中西部人口較少的地區加速蔓延,并在內陸小型城市快速傳播。同時,地處城市邊緣的貧民窟和原住民村落相繼出現社區傳播。
面對疫情,巴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應對舉措,結果卻差強人意,部分緣由是巴西薄弱的醫療衛生體系和不利的經濟社會條件所致。巴西長期以來實行以全民免費醫療為主、個人醫療保險為輔的醫療制度,雖然公共衛生體系的覆蓋率和成熟度相對較高,但仍普遍存在資金投入欠缺、基礎設施落后、承接能力不足等問題。今年,巴西本已遭遇嚴峻的登革熱疫情,而新冠疫情的出現和加劇,致使巴西的醫療衛生體系經歷前所未有的沖擊。醫療設備、防疫物資以及醫護人員缺口擴大,醫療資源擠兌現象不斷惡化,檢測力度不足導致病例漏報現象也較為嚴重。根據4月底的數據,亞馬孫、塞阿拉、帕拉等多個州ICU病床占用率超過90%。
在醫療衛生體系建設水平限制巴西抗疫能力的同時,社會不平等和貧困問題也是影響巴西抗疫成效的關鍵因素。根據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5月的數據,2019年超過510萬家庭生活在貧民窟,涉及全國734座城市。無疑,生活在貧民窟等最低收入人群聚集區首當其沖受到病毒侵襲。一方面,許多貧民窟居住空間狹小且衛生條件堪憂,極易造成病毒傳播;另一方面,鑒于大量貧困人口對非正規經濟的依賴,相當一部分民眾無法長時間維持居家隔離狀態,從而令社會隔離的整體效果大打折扣。
此外,季節性因素也加大了巴西應對疫情挑戰的難度。隨著南半球進入秋冬季,不僅新冠病毒傳播力進一步增強,巴西的流感高發季節也隨之而至,多重疫情交織的局面令巴西抗疫形勢進一步復雜化。
事實上,相比上述客觀現實因素,巴西政府在抗疫理念和立場統一、政策協調與落實、資源統籌與分歧管控、科學防控與合理推進等方面存在明顯不足,是導致當前巴西疫情失控的重要原因。面對疫情,巴西總統博索納羅總體上表現出戰略上輕視、戰術上忽視的態度。從一開始,博索納羅就將新冠肺炎類比“小感冒”,指責媒體散布恐慌,公開反對隔離政策和學校停課、工廠停工等措施。而隨著疫情加劇,博索納羅雖然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但仍反對采取社會隔離政策,堅持開展經濟活動。博索納羅的上述立場與衛生部長曼德塔為代表的內閣務實派發生沖突,最終導致曼德塔遭解職,其繼任者泰什執掌不久也因同樣的原因而辭職。
相比博索納羅對經濟發展的重視,地方政府在實施社會隔離、禁止聚集性活動等方面更加堅決,聯邦和地方政府在防疫上的意見分歧、步調不一致導致抗疫政策的統一性和執行力受到削弱。面對聯邦政府抗疫行動的滯后,全國各州紛紛頒布州級法令實行抗疫措施,舉行視頻會議商討抗疫舉措,試圖直接與衛生部長、經濟部長召開會議協調抗疫政策。多州州長還聯名發表公開信呼吁聯邦政府加強防控措施。針對博索納羅關于放寬人員流動限制的要求,圣保羅州州長多利亞呼吁民眾不要聽從總統的建議,全國市長陣線和全國市政聯盟也表示支持采取隔離措施。為保障抗疫效果,聯邦最高法院頒布法令,授權州、市政府自行制定隔離舉措。
在抗疫行動中,政府、國會、司法部門間不乏相互指責,三權政治角力不僅耗費政府大量精力,相關社會動員還引發多起大規模群體聚集事件,進一步影響抗疫成效。疫情暴發以來,眾議長馬亞多次公開批評博索納羅的抗疫表現,并試圖借助國會在抗疫議題上積極行動打造政績。同時,左翼政黨則聯手加大對政府的抨擊和施壓,勞工黨、網絡黨等還向眾議院正式提交彈劾總統的申請。此外,博索納羅還面臨來自司法部門的各方面掣肘。隨著政治斗爭愈演愈烈,博索納羅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各自掀起數次示威游行,其支持者要求關閉國會和聯邦最高法院,呼吁軍方干政,總統本人多次參與相關集會。
此外,巴西政府的一些做法受到國內外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質疑。一是對于抗疫藥物的使用。疫情出現以來,博索納羅一直追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揚氯喹對新冠肺炎的治療效果,衛生部簽發治療指導意見,稱可對輕癥患者使用氯喹進行治療,之后還將其使用范圍擴大到孕婦和兒童。而日前美國則因缺乏療效撤銷了氯喹等藥物治療新冠的緊急使用授權。二是對于疫情數據的統計方式。6月初,衛生部一度停止發布疫情詳細數據,僅公布24小時內新增確診、死亡和治愈數據。博索納羅稱該做法有利于跟進疫情現狀并制定合理應對策略。對此,巴西醫學、政界、司法機構、國內外媒體及世衛組織均做出強烈反應,最終巴西政府不得不放棄這一做法,采取國際上通行的辦法。三是對于復工復產問題。以“保經濟”為首的博索納羅一直堅持推動放寬隔離政策,呼吁盡快復工。進入6月以來,隨著巴西多地陸續開啟恢復經濟計劃,部分城市“帶疫解封”后疫情出現惡化。
受新冠疫情肆虐的影響,巴西經濟回暖勢頭遭遇強勁寒流。2020年第一季度,巴西GDP環比下降1.5%,為2015年第二季度以來最差表現。4月全國工業生產和零售業銷量環比分別創下近18年和近20年的最大降幅。全球各大金融機構紛紛下調巴西今年的GDP增長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20年巴西經濟將下降9.1%,出現120年以來最大經濟衰退。作為金磚國家成員和拉美大國,巴西經濟的黯然失色將對地區經濟增長和新興國家整體表現帶來負面影響。此外,疫情造成的嚴重衰退還將侵蝕巴西政府經濟工作的成績,動搖博索納羅的執政根基。巴西民調機構6月最新數據顯示,民眾對博索納羅抗疫表現的反對率達49%,61%的民眾認為總統拖累了政府的抗疫工作。不難預料,政府抗疫不力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問題勢必將成為今后反對派攻擊政府、推動彈劾總統的重要發力點。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拉美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巴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