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子

新春快要到了,在對新年如潮的憧憬里,我的一位年輕的親友和她的丈夫迎來了他們的“小公主”,小夫妻倆發在朋友圈里的一句“爸爸媽媽將永遠愛你、呵護你”的諾言,如同小萌娃清晰的小腳印一樣印在了每一位親友的心中,一個新生命長長的旅程就這樣開始了。這對年輕爸媽深情的話,讓人想起經典歌曲《諾言》里的那句“愛是一個長久的諾言”,愛情之愛是這樣,親子之愛更是這樣。
浪漫感人的諾言需要長久刻苦的堅守來實現。前不久,被兩位媽媽“刷屏”了,一位四川綿陽的媽媽有一個四個月大的寶寶,產假結束后,她只身來到上海工作。為了不讓兩地分隔疏遠了和孩子的聯系,她每月抽周末時間背40公斤的母乳奔波兩千多公里送奶回老家;《人民日報》微博曾轉發一則新聞,上海一位媽媽輔導女兒作業,差點被氣到崩潰。不只是媽媽們,一位90后程序員奶爸為了在育兒上做個明白人,竟然業余自考了一個教育學學歷……孩子的到來,讓很多的家庭故事變成了一曲由尿布、奶粉、家務、作業、升學等各種酸甜苦辣組成的交響樂,在這首曲子里,它不僅需要足夠的氣力和耐心,更要有與孩子一起成長的勇氣和智慧,有時還要面對和承受人生的痛和苦難。住我家樓上的李大姐有一個患腦癱的女兒,21歲的女孩智力只有兩三歲,多年來,小區里有一道風景:每天晚飯后,李大姐或丈夫緊緊牽著女兒的手散步遛彎。浪漫的諾言需要用心血來澆灌和成全,親子之愛的核心就是責任與擔當。
所有的愛都不是單向的,在為新生代竭盡所能時,你可曾關注那些正垂垂老去的父母們的期盼么?曾接八十多歲高齡的老母親來家小住,一天傍晚下班回家,穿過長長的樓道,用鑰匙打開房門的一剎那,我一下子愣住了,光線昏暗的陽臺上,老媽佝僂著身子透過大玻璃窗正聚精會神地向樓下使勁張望。等聽到我叫她,她吃驚地轉過身來,像孩子般高興地說“你回來了,我怎么沒看到你在院子里走呀?”至此,我才知道,每天的這個時間,她都會在陽臺上張望很長時間等我歸來。童年時,放學回家后,支楞起耳朵等媽媽回家的情形一下子又涌上腦海,雖情同境不同,但它們的輪回是如此地契合。
愛的諾言從未改變,在時光流轉里,當我們站在“正育”與“反哺”的路口時,唯有責任的臂膀更堅實,才能讓親情之愛更濃郁和久長。來吧,新的一年,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