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鳳江
2020年5月7日,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維克托在社交媒體臉書上發布“大匈牙利”地圖,并配文祝福該國中學生歷史結業考試順利。歐爾班此舉招致了匈牙利周邊國家的不滿。克羅地亞總統米拉諾維奇回應稱:“許多歷史地圖顯示的克羅地亞國土都比我們今天的要大得多,不要分享它們,討論這些歷史不現實”。斯洛文尼亞總統博魯特·帕霍爾表示,“大匈牙利”地圖不是第一次出現,這可以視為該國“領土主張”的表達。那么,何謂“大匈牙利”地圖?
說到“大匈牙利”,要回溯到100年前。1918年11月,歷時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戰后,歐洲政治版圖發生了巨大變化,奧匈帝國宣告解體,匈牙利宣布成立獨立的共和國。1919年3月,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誕生。四個月后,蘇維埃政權被顛覆,匈牙利又恢復了君主立憲政體,推出霍爾蒂·米克洛什為王國攝政。1920年6月4日,協約國集團與匈牙利霍爾蒂政府簽訂了《特里亞農條約》。根據該條約,當時的匈牙利失去了原國土三分之二以上的領土。其中,匈牙利的特蘭西瓦尼亞劃歸至羅馬尼亞;喀爾巴阡魯塞尼亞被劃給捷克斯洛伐克;布爾根蘭大部分地區歸于奧地利(1921年,布爾根蘭肖普朗區域又復歸至匈牙利);南斯拉夫占據的原匈牙利城市佩奇、莫哈奇、包姚及錫蓋特堡重新劃歸至匈牙利,但匈牙利失去了唯一的海港城市里耶卡(現為克羅地亞第三大城市)。
回望歷史,自簽訂《特里亞農條約》起,匈牙利人對這一“歷史恥辱”一直耿耿于懷。現在,在匈牙利國內,隨處都可以買到“大匈牙利”地圖。匈國內一些團體和組織不斷呼吁廢除該條約。可以說,匈國內關于“領土收復主義或條約修正主義”的思想從未消逝。2010年6月,歐爾班當選匈牙利總理不到一個月,便推動國會通過“設立6月4日為民族團結日”的議案。急于選擇這一日期作為國家節日,其用意不言自明。2011年,匈牙利首次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當時,歐盟總部出現了鑲有“1848年匈牙利地圖”的地毯。2015年7月,歐爾班訪問羅馬尼亞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發表演講時,背景畫面出現了“大匈牙利”地圖。2019年6月,歐爾班辦公室推特賬號發布“大匈牙利”地圖以紀念匈牙利“民族團結日”。同年12月,歐爾班通過個人臉書賬號發布標有“大匈牙利”地圖背景的青民盟(歐爾班所在黨派)會議照片。2019年7月,烏克蘭外喀爾巴阡匈牙利文化協會主辦的《喀爾巴阡報》將幾處屬于烏克蘭的領土劃入匈牙利,這遭到了烏克蘭總檢察院、國家安全局和外交部的調查。2020年6月4日,匈牙利瓊格拉德州正式改名為瓊格拉德—喬納德州。這一更改后的名稱在匈牙利建國時便已存在。因此,有分析指出,此舉既與一個月前歐爾班發布“大匈牙利”地圖相呼應,又表露出匈牙利“收復”百年前流失領土的愿望。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發表評論文章,揭示匈牙利至今仍難以對那段歷史釋懷。
為了加入北約和歐盟,匈牙利與鄰國曾就跨界匈牙利族人等問題做出不少協商和努力,但問題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此后,匈牙利2001年通過《鄰國匈牙利族人地位法》給予鄰國匈牙利族人優惠待遇,2010年通過《雙重國籍法》給予境外匈族人國籍,以及2011年通過新憲法將國名“匈牙利共和國”更改為“匈牙利”,這些舉措均加劇了匈牙利與鄰國關系不同程度的緊張。在當前環境下,匈牙利收復領土難成現實,但其發布“大匈牙利”地圖遠比攪動匈牙利族人問題更加刺激鄰國的神經。
匈牙利發布“大匈牙利”地圖之類的舉措似乎是為了紀念歷史事件,也可幫助政治家擴大國內支持,但從國際關系的角度看,涉及領土、主權的歷史議題極為敏感,也易產生負面后果。
(本文系中國社科院青年學者項目“歐洲主要民粹主義政黨的難民政策及對中歐關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