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霍特


一些社會科學的教師曾經在一個會議上問我,在他們的領域,孩子們怎么可能獨立地探索和學習?為了回答他們,我講了幾個故事。
一個七歲的男孩,一天讀了一篇有關潛泳的文章,就像大多數孩子一樣,他開始對潛水者看到的水下世界及水下世界的生物非常感興趣,他和媽媽談起了這篇文章。不久,他的媽媽又找了另一篇關于潛水員的文章,但是這個潛水員潛水不是去抓魚,而是去尋找財寶——花瓶、碗、器具、武器等等——這些財寶正躺在三千年前在地中海沉沒的一艘船的貨艙里。這個故事的每一件事情都引起了男孩強烈的興趣,而最吸引他的想法是那些奇異的、漂亮的東西就躺在那兒,沒有人知道,已經被遺忘這么長時間了。他開始對創造了這些財寶的克里特島和邁錫尼的前荷馬文明感興趣。
大人給他提供了幫助,為他找了一些相關的書籍,這些書他都看了。在這些書中,提到了荷馬和特洛伊戰爭,所以他又讀了《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簡寫本。他在讀特洛伊書中的某個地方時,讀到了特洛伊的七個城市,讀到了席理曼,也就是那個發掘出七個特洛伊城的考古學家。想到一個城市就那么完全地消失于地下,而另一個城市就在它之上建立起來,而且這樣的事情還發生了七次,這讓他深深著迷。同樣讓他著迷的還有耐心地使這些被埋葬的城市重現天日的想法。這讓他希望找到有關考古學的盡可能多的東西。當我最近一次聽說他時,他正在讀能得到的有關那個學科的所有內容。
第二個故事是關于一所只有一個教室的鄉村學校,學校里的孩子從一年級到八年級,大多數時間都必須自己學習。有時候他們會討論,就像一個班級一樣。在這些討論中,他們會提出很多問題,老師通常的做法是把很多沒有答案的問題寫在一張大紙上,然后貼在墻上,讓孩子可以看到并思考這些題目。孩子們沒有必要非得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它們不是課程或者家庭作業,但是他們可以不受約束地對這些問題感興趣。有些問題始終沒有答案,還有些問題激發了班上學生的求知欲,引導他們進行了一些范圍很廣的探索。
一年的初春時節,就出現了一個這樣的問題。那時孩子們正準備脫去冬裝,衣服在收起來前,必須清潔干凈。有個人問,為什么這些衣服不能水洗。很多孩子都知道是因為羊毛會縮水。但是為什么羊毛會縮水?縮水后結果會怎樣?沒有人知道。如果他們可以通過顯微鏡觀察羊毛,那么可能會知道原因是什么。遺憾的是,他們沒有顯微鏡,也不可能買得起。于是他們給州立大學寫了一封信問他們能不能借一臺顯微鏡,當顯微鏡到來的時候,他們準備好了觀察洗之前和洗之后的羊毛。他們發現羊毛纖維有節,很像套筒望遠鏡,由于某種原因,當羊毛洗了之后,這些節就滑到一起去了。在觀察完羊毛之后,他們決定把其他很多種織物——尼龍、棉織物、人造絲等,也拿到顯微鏡下觀察。
孩子們注意到了纖維本身外表的不同,注意到了織物的外表跟編織的方式有關。這讓他們開始對編織感興趣,經過一番討論之后,他們決定要用最簡單的工具編織一塊布料。班上有人想到,找出制成一塊布料需要多長時間,一定很有趣。他們決定記錄花在這個工程上的時間,因此形成或者說發現了工時這個作為工作計量單位的概念,這是經濟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這個布料工程帶領孩子向很多個方向進行探索。孩子們并不是只做了這些事情。當他們研究這些問題時,還研究了其他很多方面。確實,只有幾個孩子對最初織機的發明做了真正的研究,但是他們總是向全班報告他們的發現,因此幾乎所有的發現都是孩子們共享的。
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很多關于孩子學習途徑的事情。他們把世界看成一個整體,可能很神秘、難以理解,但依然是一個整體。他們不會像成年人那樣把世界分割成密不透風的小類別。他們會找到屬于自己的通向未知世界的路,我們永遠也想不到為他們鋪設這樣的路。
例如,如果我們認為,讓孩子了解特洛伊或者考古學是很重要的,那么我們會從跟他們談論斯庫巴自攜式呼吸器開始嗎?當然不會。即使我們這樣做了,對很多孩子來說,這也不一定是一個好的開始,甚至根本算不上是開始。
但是,如果讓孩子遵循自己的直覺,學習讓他們好奇的事情,而不是我們給他們指路或者讓他們學更多的東西,那么孩子會進步得更快,會涉及更多領域。
人們經常或不安或生氣地對我說,如果我們讓孩子學他們想知道的事情,那么他們會在像棒球擊球率等這些瑣事方面變成狹隘的專家、瘋狂的能手。不會這樣的,但是很多成年人會這樣,在大學里到處都是這樣的人,他們把自己封閉在小小的城堡里,人為地限制自己的學習。
而健康的孩子依然充滿求知欲,依然無所畏懼,他們不是這樣學習的。他們的學習不會把自己關進盒子里,而是帶領他們從很多方向進入到生活。
每一個新學會的東西都會讓他們意識到其他需要學習的新東西。他們的求知欲隨著學到的東西不斷增長。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持續不斷地給他們提供充足的營養。以保持他們的求知欲,并不是向他們灌輸東西,或者告訴他們必須自己學習,而是說要讓他們接觸到最廣泛的、最多的有營養的食糧,就像帶他們去一個沒有垃圾食品的超級市場一樣(如果我們能夠想象這樣的超級市場)。
約翰·霍特 教育領域作家,著有《孩子是如何失敗的》《孩子是如何學習的》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