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紅
【摘要】我國的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管理,其工作目前正處于探索階段,對于加快社會化管理服務轉型,對于減輕企業經濟負擔,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具有深遠影響。本文針對國有企業退休人員進行社會化管理的意義影響進行分析,針對其工作移交難點進行探索,并給出作者的相關思考及意見。
【關鍵詞】國有企業? 退休人員? 社會化管理工作? 政策研究
很多國有企業規模較大,在職工退休之后仍由企業進行自行管理,其職責和義務也由企業承擔,隨著社會發展以及制度的完善,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已經成為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這也是提升我國國有企業社會職能以及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重要決策,對于減輕企業負擔,深化社會改革具有深遠影響,但是在工作的推進過程當中并非是一帆風順的,需要針對工作的難點進行分析,了解企業、社會以及退休人員的訴求,盡可能的滿足各方要求,維護社會穩定,并站在更高的審視角度進行研究以及逐步解決。
一、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的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已不同往日,將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對于實現人們的根本利益、解決退休人員的養老生活具有可持續性和保障性,將所有退休人員納入社會管理中,有利于發揮政府行政職能,對于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待遇有利于調配和提升。另外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多年來已經成為了企業發展的負擔,將退休人員推向社會管理,有利于企業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謀求發展上,同時社會化管理對于公共服務、養老醫療、老年精神文化世界建設等方面具有更加專業性的方式。
二、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政策實施難點
(一)退休人員心理具有一定顧慮
我國長期處于計劃經濟時代,國有企業員工人數眾多,而且年齡偏大,對于一些制度以及政策的變化心存顧慮,很多人擔心企業與社會組織進行移交過程中容易遺漏或降低自身的退休待遇,又或者企業交付之后,就會不管不顧。另外很多退休人員,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和工作在自己廠區,擔心自身與社區工作人員不熟悉,很多事情交代不清楚,還有一部分問題體現在對于自身的資料檔案以及待遇數據方面,怕在轉移過程中造成遺漏損失或者模糊,擔心今后出現扯皮現象。
(二)企業責任界定比較模糊
國有企業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的轉化過程比較繁瑣,企業具有相應的責任和義務確保退休人員群體的穩定,也應該配合相關部門進行工作移交,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企業的責任比較寬泛,并沒有明文的法律對企業應履行的社會責任以及經濟業務進行明確的劃分,同時企業對于退休職工轉為社會化管理工作中應當承擔的具體職責以及移交后的工作內容也沒有具體的說明。我國的國有企業數量眾多,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實際情況,因此在移交以及后續工作中有諸多歷史遺留問題有待解決,這無疑給企業執行以及社會組織監管都帶來了很大難度。
(三)移交標準有待完善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轉為社會化管理的過程當中,移交標準還有待完善,由于社區是接收退休人員的重要一線場所,但是有的社區要求按照退休人員的現居住地進行移交,而有的社區則要求按照退休人員的戶口所在地進行移交,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另外社區在接納退休人員的過程中,需要遞交的材料繁雜,很多年齡大的人員無法逐一準備,還有的社區要求退休人員必須本人到達現場并進行配合報道,但是很多人員由于行動不便或現居住在外地,無法完成移交,造成了人民群眾的諸多不便,因此移交標準有待完善和提高。
三、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政策分析
(一)注重宣傳引導,消除職工顧慮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選擇,但是社會改革的推行與實行離不開各方的支持,以及當事人的意愿配合。部分企業退休人員對于政策的變化有一定顧慮,政府應該多方位多角度的對轉型工作進行大力宣傳,促進人員思想認識的提高,同時企業和政府要對退休人員的內心訴求進行積極探索和傾聽,并及時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消除后顧之憂,尤其對于養老服務及退休后的工資待遇等熱點問題進行政策思想灌輸,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組織各類退休人員進行學習與考察,感受政府及企業的關愛,讓其充分認識到社會化管理是未來的大勢所趨,增加人們對于社會化管理及服務的認同感。
(二)政企聯動,提高服務水平
政府以及各級社區應該加強對社區工作人員的政策教育,注重社區工作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并積極在社區內部建立企業退休人員的管理臺賬,針對退休人員的晚年生活,有效的組織社區文體活動,積極探索退休人員的心理變化,為退休人員提供優質的服務,增加退休人員的幸福感以及歸屬感。
(三)依托網絡技術,加快社會化管理工作政策落地
我國正處于社會深化改革的重要階段,同樣互聯網技術為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很多退休人員由于年齡偏大,或者身體原因等不便于去辦事機構辦理相關業務,因此采用大數據以及互聯網加等技術可以讓百姓在家中完成以往需要本人到現場辦理的事項。例如醫療費用報銷,需要退休人員到指定的定點單位進行當面核對,很多報銷人員年齡大或腿腳不方便苦于奔波,依托于互聯網加等相關技術擺脫了這樣的困擾,同時退休管理服務系統依托于網絡開通了相關的微信網頁APP等數據平臺,擴大了百姓使用范圍,提升了管理效率,也獲得了廣大退休人員的一致好評,數字化技術減少了紙張浪費對于維護綠色環境也具有重要意義。
結語:綜上所述,國有企業退休人員轉為社會化管理是國家重大社會改革的環節,對于實現現代化國家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首先做好政策宣傳,爭取廣大退休人員對于改革事項了解熟知以及理解和支持,同時要做好轉移過程中的財務分析和檔案轉移,確保退休人員平穩地移交給屬地社區,注重企業與政府聯動服務,并依托網絡技術加快政策落地,為我國的現代化發展做好基礎性工作。
參考文獻:
[1]顧明強.淺析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政策[J].神州,2020(12):254-255.
[2]王皓田,趙雷.推進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思路與對策建議[J].中國經貿導刊,2019(33):53-56.
[3]劉強.淺談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J].人力資源管理,2018(06):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