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網絡文化對人民群眾的生活影響日益深刻,已成為主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文化市場已經成為一種新興的文化市場。加強網絡文化市場監管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的必然需求。加強網絡文化市場監管已經成為文化市場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網絡文化市場? 監管機制? 研究
一、網絡文化市場及特點
1、網絡文化與網絡文化市場
網絡文化是指基于互聯網而傳播的各種文化形態。是借助互聯網載體對傳統文化進行溝通、交流、娛樂等活動的總和,具體的包含網絡視聽、閱讀、游戲、藝術品等各種文化形態。
網絡文化市場是對應傳統文化市場來說的,是人們借助互聯網進行網絡文化產品加工、創作、傳播、銷售、應用等的活動,它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產生而產生的,網絡文化市場是文化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網絡文化產品的形式和內容日益豐富,網絡文化市場規模在空前擴大。
2、網絡文化市場的特點:開放性,互聯網是開放的,對能上網的人來說,沒有時間以及地域的限制,這是網絡文化市場與傳統市場的區別。網絡文化產品基于網絡進行傳播,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互聯網用戶可以隨心所欲地進行網絡文化產品的交易和使用。
快捷性,網絡文化產品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的,網絡文化產品在互聯網上會快速傳播,在短時間內就會快速抵達接收端,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信息傳播日益快捷,網絡文化產品經由網絡傳播,和傳統文化產品相比,具有更快的傳播速度、更大覆蓋范圍廣、更強的影響力。
虛擬性,網絡文化市場和傳統文化市場相比較,最明顯的特征就是虛擬性,網絡文化市場是個虛擬的市場,用戶是在這個虛擬市場里進行交易網絡文化市場創作、加工、交易、傳播的文化產品都有明顯的虛擬性。其使用者也多以虛擬身份出現。
高技術性,和傳統文化產品相比,網絡文化產品的制作、加工、傳播技術要求高,網絡文化運營商在網絡上進行產品的傳輸、交易也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網絡文化產品的使用者也必須具有較高的網絡操作能力。
二、網絡文化市場監管存在的問題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逐漸增長,網絡文化市場不斷繁榮和活躍起來。但是,當前網絡文化市場當中存在一些嚴重擾亂網絡文化市場秩序的現象,不利于網絡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我國網絡文化市場監管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政府監管部門職責不清。目前網絡文化市場的政府監管涉及的多個部門,一般涉及到文化、廣電、公安、網信、新聞出版等多個主管部門,普遍存在著各個部門監管職責不清,監管過程中執法力度不夠的現象。隨著網絡文化產品的層出不窮,上述監管部門往往會出現遇事相互推諉,監管工作不到位,責任不清,執法監管力量被弱化,監管效率低下。
2、行政缺少相互協作的機制。網絡文化產品的政府監管涉及多個部門,但是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協作機制。網絡文化市場與傳統文化市場不同,傳統的文化市場的監管機制無法適用于網絡文化市場的監管工作。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監管部門往往存在管理職能重復的現象,相關之間無法形成合力,部門內和部門間的相互協作性制約了網絡文化市場的監管效率。
3、監管專業人才缺乏。與傳統文化市場相比,網絡文化市場具有技術性高,虛擬性強等特點,因此監管的難度比傳統文化市場更大,這就要求監管隊伍要具備相應的知識體系和技術技能。但從實際來看,網絡文化市場的監管隊伍基本是原來傳統文化市場的監管隊伍,他們的知識體系和技術技能難以滿足新興的網絡文化市場的監管要求,如果沒有對這批執法對外的系統的培訓,他們很難適應新的監管任務,會嚴重影響監管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創建高效的網絡文化市場監管機制
(一)創新部門高效監管協作機制。改變原來遇到問題一擁而上缺效率低下的問題,提高網絡文化市場監管效率的,必須構建網絡文化市場執法聯動機制,加強文化、公安、通信、網信、新聞出版等各個職能之間的合作交流,有效推動線索共享、執法共進以及深化協作。加強日常巡查和不定期組織網絡執法隊伍集中排查,努力實現部門間的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形成各監管部門間通力協作、高效協作配合的協作機制。各個部門的監管責任要劃分清楚,以提高監管效率。
(二)監管中引進信用監管制度。對網絡文化產品的提供者實施信用監管制度。建立各個網絡文化經營者的信用檔案。將違法違規網絡文化經營單位列入黑名單,并將相關情況計入信用檔案。通過定期召開媒體見面會的形式及時向社會公眾公布黑名單。強化信用約束和信用監管,凡是列入黑名單的經營者根據違規違法程度給與相應的懲戒。網絡文化經營者在產品上線前,應根據監管要求,對擬提供的文化產品進行事先自審。確保網絡文化產品沒有違規違法。這樣也能夠提高監管部門的監管效率。
(三)引進和培養高素質監管人才。高素質的監管人才是開展網絡文化產品監管工作的前提。知識體系和技術技能過硬、思想素質合格的監管人才隊伍,是網絡文化市場監管到位的保證。一方面從高等院校引進高素質的人才,充實監管力量。另一方面對現有的監管隊伍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切實提高業務能力和技術技能,全面提高監管力量的綜合素質。建立一套有效的獎懲制度,對執法人員進行定期的考核和獎懲,激發其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鼓勵和支持社會監督。目前網絡文化市場的監管主要是政府行政監管,隨著互聯網用戶的不斷增加,面對網絡文化企業擁有大規模用戶的情況下,僅僅通過政府的行政監管已經無法達到監管目的。政府行政監管越來越力不從心,在政府監管無法達到監管目的的情況下,可以吸引有效的社會力量參與監管。讓社會組織和群眾積極參與到網絡文化市場的監管中來。如杭州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通過監管服務外包的形式,委托北京的第三方企業對在杭州運營的網絡文化企業進行監測,該第三方公司定期向發包方提供監測數據,取得了良好的監控效果。另一方面,通過招募志愿者參與,并對參與監管的志愿者提供一定的經濟利益的方式,充分廣大網絡文化產品消費者的監督作用。以政府行政監管為主,社會監管做有益的補充,雙管齊下,打造全方位的社會監管機制,形成網絡文化市場立體式的監管網絡體系。
參考文獻:
[1]高健.“互聯網+”背景下青少年網絡文化消費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 (22)
[2]晏晨.網絡文化空間治理面臨的新挑戰[J].青年記者,2017(3).
作者簡介:程恒堂,山東淄博人,淄博職業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為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