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
【摘要】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各高校積極開展網絡授課,授課教師積極開拓思路,研究網課授課方法,研討教學內容,開課形式多種多樣,授課內容豐富多彩,取得了非常好的授課效果,為我行業人才培養、為大家開展網絡授課提供參考,也為教育教學發展開辟了新方法和新思路。本論文從不同方面闡述高職高專教育采用網絡授課,希望為研究網絡授課的專家和學者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高職高職教育? 網絡授課? 研究
1、“視頻會議”與“發起直播”的選擇
在授課過程中,通常采用“視頻會議”和“發起直播”兩種方式,但是教師不能時時做出正確選擇。“視頻會議”能同時選擇301個會議成員,而且可以有選擇地進行。在視頻會議過程中,可以通過“共享窗口”共享桌面、釘釘或是打開的文件等。在進入視頻會議時,可能有些學生沒有設置靜音,導致會議聲音嘈雜,教師可以點擊“全員靜音”,這樣學生可以靜悄悄地只聽教師的講解,當需要學生回答問題時,學生可以自己點擊“靜音”或者教師點擊該生的“靜音”,教師和其他學生就可以聽到該生回答的問題了。其優點是教師可以隨時檢測學生的聽課情況,通過學生對問題的回答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點評學生的優缺點,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對聽課的在線人數也可以隨時監控。其缺點是由于學生對問題的回答慢或提出疑問,以及學生連麥不穩或是設備不好,課堂進度相對較慢?!鞍l起直播”在輸入直播主題后一般選用屏幕分享模式,開啟直播保存回訪,創建直播后開始直播,直播1分鐘后可以自動錄像保存到群文件中,方便錯過直播或想再次聽講的學生查看。直播可以是教師提前錄制好發送到群里,學生上課學習;或是課堂上直接對學生直播。其優點是課前錄制的教師可以在課前多次錄制達到較好的錄制效果,學生在觀看時可以針對自己學習的情況選擇不同的倍速,或是多次播放聽課,教師也可以隨時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群直播可以統計學生觀看人數、觀看時長等數據,讓學生學習的數據清晰可見。但是其弊端是學生是在聽課還是在玩游戲、刷抖音、聊天,教師無法檢測。兩者的共同點是無須煩瑣設置,在群聊中可一鍵開播,手機端或電腦端同時支持,超清畫質,不需要太高、的網絡要求。課堂教學中以直播為主,視頻會議為輔,兩者相互補充,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2、網絡授課在高職高專教學中面臨多方面的挑戰
2.1網絡授課對網絡的承載力、軟件和平臺的穩定性要求較高
高職高專教育知識點分布得廣泛而零散,需要頻繁的文字及語音信息交流,且許多音視頻資料需要多人同時在線觀看。 特殊時期,由于“全民宅在家”,追劇、打游戲的人數激增,多數家庭的網速被拖慢,甚至卡頓、掉線。師生在使用網平臺進行交流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因網絡不穩定或軟件崩潰等問題造成的信息不對稱,不但會造成課程時間的浪費,還可能造成學生對知識理解的偏差。
2.2網絡教學需要多個教學教學軟件,對網絡要求較高
高職高專教育授課往往需要同時處理多個教學任務,使用多個教學軟件,因此對硬件設備的機能要求較高。我國各地區、城鄉之間的經濟發展狀況仍然不均衡,部分家庭由于網絡覆蓋率和設備購買力、更新換代頻率較低,并不具備相應的條件。高職高專教學課程中,需要兩臺以上的智能手機或電腦,加上打印機、耳麥等輸入輸出裝置,將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反之,條件不充裕的學生可能難以跟上進度,甚至出現焦慮、自卑、破罐破摔等負面心理。
2.3目前能夠完全涵括所需授課功能的網絡平臺比較少
高職高專教學靈活多變,多媒體教學資料的格式較豐富,且不同格式的文件之間相互轉換比較費時費力。為了實現各種不同的操作,需要在不同軟件之間頻繁切換,這樣容易分散師生的注意力,并使課堂中的時間利用率降低。而使用單一平臺進行授課,多媒體資料的可用范圍又將縮小,造成信息表達不夠完整清晰。部分教師為了確保穩定性,選擇完全通過在班級微信群里發送語音的方式來講解,在提到一些英文詞句的時候,基礎薄弱的學生可能難以辨識,忙于查詢單詞的意思,大大降低聽課效率,甚至完全放棄繼續聽講。
2.4教師群體數量大,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準備課程相關資料需要耗費較多精力
網絡教學涉及的文字量較大,許多內容又需要通過其他的教學方式進行擴展延伸。在課前準備過程中,需要進行大量的文字、圖片排版和音視頻文件、超鏈接、動畫效果的整合以及資料上傳等工作,這就給不熟悉教學平臺或辦公軟件使用的教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也讓少數教學經驗不夠豐富的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過分重視課堂“演出”效果,忽視了對重點難點的講解傳授,課堂教學側重點出現偏離,舍本逐末,導致課程雖然“好看”、“有趣”,但最終成為華而不實的“花瓶”。
2.5高職學生中,部分存在自律能力不夠強的弱點
網絡教學學習需要師生之間密切配合、保持互動、及時跟進。學生雖然可以通過在網絡平臺上簽到、交作業等方式快速參與課程活動,但其在上課期間的真實精神狀態和操作表現,很難被教師發現和及時糾正?!安灰娒妗钡木W絡課堂形式,雖然對于比較自覺的學生來說大提高了學習效率,但同時也會讓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較差的學生在英語這一需要高強度精神集中特殊學科上,更加難以樹立科學的學習習慣、保持良好的自我約束,學習效率反而不及面授的形式。
總之,作為適應社會信息化發展大趨勢的網絡授課途徑,如果得以正確的政策引導、完備的技術支持、教師的科學安排和學生的重視配合,仍將成為一種有力的保障,無論作為教學途徑的主體還是輔助角色,網絡授課都將在英語教學的發展史上添加濃墨重彩的一筆。
參考文獻:
[1]方慧.電商專題課程在線網絡授課教學改革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0(06)
[2]何云峰.網絡授課要做到一個不落下[J].上海教育.2020(10)
[3]王雪玉潔.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網絡授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電視技術.2019(21)
[4]徐靖程.因時而變:教育基本公共服務的北京創新模式[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