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軍
【摘要】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專業會計信息化課程往往忽視了創新創業教育,本文通過在會計信息化課程中,構建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重新構建新的教學模式,重新建立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考核體系,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課程? 創新創業能力? 財務軟件
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專業都開設了會計信息化這門課程,這門課程是本專業的核心課程,但是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非常重視對財務軟件的具體使用技能,而對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不加以重視。
一、當前會計信息化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的內容與會計實際工作存在差異。會計信息化這門課程一般老師對軟件的操作非常重視,老師會進行詳細的講解和演示,但是對于手工會計下的會計檔案的保管和打印在軟件中并未涉足,也就忽略了這一重要環節。另外當前會計信息化教學和期末上機的測試往往要求學生操作完軟件的所有流程,但是在實際的財務工作中,非常重視崗位設置以及權限分工,體現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但這些內容,在我們會計信息化教學過程中雖然有所涉足,但并沒有受到重視。
(二)教學模式單一。當前的會計信息化教學,一般理論課和實踐課各占50%的比例,老師重視理論課教學,輕視學生的上機實踐,學生往往學了很多將來實際工作中用不到的理論,而實踐的操作因為課時不足而無法全面掌握,更不用說去培養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老師在實踐教學中,一般是對軟件進行操作演示,然后學生照貓畫虎地根據老師的演示用計算機進行操作,而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學生從來不問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這種方式下,學生學習比較被動,無法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企業的業務流程也掌握不清,最后的教學效果含糊其辭。
(三)教學資料單一。當前會計信息化教學由于受到機房限制以及課時量限制,通常一學期使用一款教學軟件進行教學,多年來,一般采用用友U8或者金蝶KIS專業版作為教學軟件,另外,在教材的選擇上,也是選擇基于以上述兩款軟件操作步驟的教材,這些教材,更像是軟件的操作說明書。當前,國內的財務軟件有幾十種,學生無法全面了解各個軟件的適用范圍和功能。在教學中,教學資料的單一和軟件的單一,無法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而學生在求職時,技能方面往往寫的是熟練操作用友和金蝶軟件,畢業后,到工作崗位,面對從未見過的新軟件,學生往往束手無策。
(四)教師缺乏綜合知識。對于會計信息化教學,要想講好這門課,除了要求老師有很強的計算機知識外,還要求老師具備會計學、財務管理、管理學的相關知識,并且要求老師最好具備在企業中有財務軟件應用的實踐。而在實際中,會計信息化教師不是由計算機老師轉崗就是由會計學老師來教,知識上往往存在短板,更不要說具備會計信息化在企業應用的實踐,這極大影響了教學質量,也影響到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二、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會計信息化課程教學改革
(一)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的構建。課堂上,老師通過傳統的教學方法講授財務軟件原理,根據老師的講授,學生實際練習和掌握財務軟件操作的基本技能。在掌握基本操作方法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分組,分組創辦自己的虛擬企業,組內學生在虛擬企業中進行分工協作,使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得到提高。學生在學習操作過程中,了解企業遇到的實際困難,并自己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案,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學生在掌握信息化原理的基礎上,為虛擬企業選擇適合本企業的財務軟件,撰寫財務軟件運行流程,選擇適合自己和企業的操作方法,編制出適合本虛擬企業的財務報表,這樣的話可以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提高學生學習信息化的興趣,發揮其潛能,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當然在整個過程中,需要老師適時進行指導。
(二)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的構建。會計信息化課程一般包括會計信息化概述、系統管理、總賬系統、固定資產管理系統、薪資管理系統、應收應付系統、報表管理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等內容,在教學模式上,我們可以將每章課程我們分成三部分,分別為教師講授、學生內化吸收,學生在虛擬企業進行實踐。比如對薪資管理系統,在講授階段,老師只講授薪資的基本原理,常見的薪資問題等內容;在內化吸收階段,學生根據自己選擇的財務軟件,將薪資的業務進行操作和錄入,掌握薪資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在實踐階段,學生根據自己創辦的虛擬企業,對其他組的財務軟件薪資管理部分進行調研,總結出薪資管理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案,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教學考評體系的構建。我們以前會計信息化這門課程對學生的考核主要是分兩部分,一是上機操作考核,二是理論的筆試,考核也單單是對用友和金蝶某一軟件熟練程度的考核,無法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也無法考核處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新的教學模式下,我們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根據自己所創辦的虛擬企業,找出企業運營過程中的一些具體辦法,考核學生軟件的選擇是否合適,操作方法和操作流程是否適合本企業。老師負責考核學生軟件選擇是否合理以及操作是否規范。在學期末,學生負責整理自己企業的財務檔案,打印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并負責裝訂整理,完成對一個企業一段時間的全部業務。老師負責對學生歸檔的會計檔案負責考評。
三、總結與展望
今年全球疫情嚴重,企業面臨很多的生存困難,會計專業的學生面臨很多的就業困難和挑戰,作為會計專業的學生,更應該提高創新創業能力,以適應社會的需要,會計信息化課程是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我們需要增加創新教學模式,通過改變現有的考核機制,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參考文獻:
[1]孟祥革.會計電算化教學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以用友ERP-U8為例.商業經濟,2016(9).
[2]謝良安 .“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會計人才培養體系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