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工程設計的安全,是我國工程建設領域高質量發展的基石。為保障工程設計質量而建立的施工圖審查制度,是目前國際上多數國家采取的政府監管手段。施工圖審查制度的建立,避免了大量工程安全事故的發生,基本杜絕了因設計原因造成的房屋倒塌事故。本文通過國內外的施工圖審查制度作對比研究,論述國內目前施工圖審查制度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施工圖審查;制度
1? 引言
建設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是由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審查機構對施工圖設計文件中涉及到公共安全和公眾利益,及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內容進行的審查。是世界多個政府勘察設計質量監管的重要制度。
我國于2000年正式設立了施工圖審查制度,經過20年的發展完善,已成為政府對勘察設計質量監管監管的重要手段,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成熟經驗,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強化工程設計安全監管,已成為施工圖審查制度改革的重要課題。
2? 國內外建設工程施工圖審查制度對比
2.1? 國外建設施工圖審查制度
(1)美國。美國的施工圖審查工作起步較早,管理規范,法律法規體系嚴格。美國各州州法規定,施工圖審查通過是頒發取施工許可證的前提條件之一。所有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維護工程和拆除工程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必須報審。施工圖審查以政府審查為主,民營機構審查為輔。為保證一定的時間內完成審查任務,政府可把部分施工圖審查任務委托給民營機構來完成。這種工作模式,既減輕政府審查的工作壓力,保證審查工作的有序進行,同時避免了壓價競爭,降低審查質量。
(2)英國。英國的建設工程設計質量監管由環境交通區域部下屬的建設局負責,在建設工程開工之前,建設單位必須向當地政府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建設局依據建筑條例對施工圖設計文件的結構、防火、通風、防潮、噪聲、衛生、污水和廢棄物處理、防墜落、燃料和節能、無障礙設施等十三個方面進行全面審查。審查符合要求后,下發施工許可證。
(3)德國。在德國,開發商和業主持施工圖設計文件,向市或縣的設計審核局提交施工圖審查申請。審核局審查的主要方面包括:①結構穩定性、安全性;②消防安全;③交通安全;④適用性能;⑤其他方面的審查。其中以結構安全審查為審查重點,由政府委托的技術審核工程師來完成。其他方面的審查,則由政府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共同完成。審核通過后,審核工程師向審核局出具審查報告,政府部門審批合格后,開工建設。
(4)香港。我國香港地區的《建筑物條例》明確規定,在香港行政區域內一切建筑建設必須經審查批準后方可實施。具體審查工作由建筑署及屋宇署下屬的施工圖審查部門完成。其中建筑署負責政府投資工程的施工圖審查,屋宇署負責私人投資工程的施工圖審查。兩署負責施工圖審查的工作人員均為公務員,另外聘請大量的社會專業人員,負責具體的施工圖審查工作。
2.2? 我國施工圖審查制度的發展及存在的問題
上個世紀末,我國工程建設質量安全監管制度尚不完善,惡性工程質量事故頻發,特別是1999年重慶綦江彩虹橋垮塌事故造成40人死亡、14人受傷。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設計存在嚴重缺陷,由此引發社會對工程質量安全的廣泛關注和擔憂。
當時,建設部經過充分的國外、國內調研后,為加強對質量安全的監管,在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通行做法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實際情況,試行了施工圖審查制度,并于2000年正式設立了施工圖審查制度。施工圖審查制度在我國實行20年來,基本消除了大量存在于工程設計文件中的安全隱患。與上世紀90年代情況對比表明,施工圖審查制度在保證工程建設項目安全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施工圖審查制度實施以來,一些固有問題一直影響著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1)是審查性質屢遭質疑。2004年國務院出臺《關于第三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將“施工圖審查”由“行政審批”改為“行業自律管理”,隨后的建設部134號部令又明確規定:建設單位可以自主選擇審查機構,施工圖由審查機構進行審查并直接出具審查合格書,僅需在建設主管部門備案。因此,施工圖審查失去了行政效力,嚴重削弱了施工圖審查的權威性。(2)是施工圖審查周期過長,影響了優化營商環境的持續推進。造成施工圖審查周期過長的主要因素有:①是報審施工圖質量普遍較低;②是設計修改不能一次到位;③是審查范圍廣、內容多④是聯合圖審落實不到位;⑤是審查人員素質、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3)是審查市場放開,引發不正當競爭,降低審查質量。(4)是限于資源條件,部分經濟不發達地區審查人員人才資源匱乏,制約了施工圖審查工作的發展和審查質量。(5)是審查技術人員從業準入、退出機制不健全。
3? 國外施工圖審查制度對我國審查制度改革的啟示
針對我國施工圖審查制度執行中存在的問題,以大幅提高圖審效率為導向,堅持優化營商環境為出發點,同時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制度設計和實踐經驗,筆者提出施工圖審查制度完善的幾點建議。
3.1? 堅持施工圖審查的法律定位
施工圖審查制度是國際上的常規制度,國家對施工圖質量的監管,也都是通過法律來明確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習總書記明確指出“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在涉及到公共安全和公眾利益的建筑工程行業,更應該堅持法治理念,從國家層面確定施工圖審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堅守工程設計的安全底線。
3.2? 堅持審查工作的公益性,不以盈利為目的
建設部令134號規定,施工圖審查機構是不能以盈利為目的獨立法人。審查工作是為了滿足政府監管職能而推行的,目前多種所有制形式的審查機構并存,特別是對民營性質的審查機構的市場準入,使施工圖審查已具有明顯的市場化特征。而高度市場化帶來了標準與價格的惡意競爭,難以保證審查質量和水平,偏離了施工圖審查作為政府監管效能的初衷。
3.3? 精簡圖審內容
以結構安全、消防安全、人防防護、使用安全、綠色節能為審查主導,縮減審查內容,統一審查標準。從而達到縮短審查周期,優化營商環境的目的
3.4? 實行多圖聯審
將消防專項審查、人防工程專項審查、施工圖審查合而為一,按照“統一平臺、多審合一、結果互認、依法監管”的思路,依托“互聯網+審圖”,采取“一個平臺多方共享、一家審查多方共管”的施工圖審查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監管機制,進一步壓減審批時間,提高審查服務效率。
3.5? 推動行業誠信體系與保險機制聯動建設
建立建設方及設計方從業人員的個人誠信檔案,探索引入市場準入保險機制,讓那些在誠信檔案中留有嚴重不良記錄的行業人員,得不到市場準入的“保單”從而失去從業資格。
綜上所訴,學習、借鑒歐美發達國家在立法、運行機制、圖審標準、圖審流程,執法環境建設、執業責任與政府監管職責界定,企業和個人從業風險防控的成熟經驗和做法,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逐步建立“事前有圖審、事中有現場監督、事后有保險兜底”完整的工程建設項目的安全保障體系和風險防范體系,是建設領域一項長期而又重要的系統任務。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2013.
[2] 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中國住宅工程質量[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3] 李健,從法律性質談施工圖審查制度的改革[J].建筑,2017.
作者簡介:
常春(1970—)男,本科,高級工程師,從事建筑設計圖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