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要廣
摘? ? 要:我國國土面積遼闊,地理環境相對復雜。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大力度開發,在開發強度以及規模上不斷增加,隨之而來的地質災害也逐步增多。本研究通過探討和探究幾種常見的礦山地質災害,探索巖土工程在其中的高效引用辦法,高效預防地質災害的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關鍵詞:巖土工程;礦山地質災害;防治;應用
1? 前言
礦山的開采在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的同時,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一些不必要的災害和危害,影響了人們的財產生命安全。在惡劣天氣下開采礦產資源,極易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再加上礦山的開采建設會對施工地周圍的水文條件及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使得此地區內的生態系統變得十分的敏感和脆弱,生態系統的平衡狀態被破壞,從而引發一系列的環境污染等問題,形成了一個破壞環境的惡性循環,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的穩定和諧發展。對這些問題,有關技術工作人員就要把巖土工程引用至防預地質災害的發生的工作進程之中,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
2? 常見的礦山地質災害
2.1? 山體滑坡
山體滑坡簡單來講就是山體呈現出斜坡的狀態,有碎石從斜坡上掉落的現象。山體滑坡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礦區地質災害。山體滑坡災害的出現受到自然環境以及人為干預等因素的影響。例如,天氣的變化導致的強降水,地表水的大量沖刷以及由于礦山的開采過程從而導致的礦震,人類對樹林植被的亂砍濫伐從而導致的地表土壤裸露在外等等。礦區在開展開采礦產資源的進程之中,其自身的山體地質條件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再加上各種自然因素和人為干預的長期累積,使得原先本就相對來講較為脆弱的地表遭到更大的破壞,從而引發山體滑坡災害的發生,為人民的財產生命安全帶來了極大傷害。
2.2? 泥石流
泥石流簡單來講就是在溝谷或者山坡之上,伴隨著強降雨的發生,攜帶著大量的泥沙以及石塊所產生的特殊的洪流。泥石流災害產生的原因眾多。例如,人類對樹林植被的亂砍濫伐,礦山開采的工作人員對產生的殘渣、廢料的違規排放以及。人們的違規開墾荒地等等。在這些現象的長期累積下,礦山自身的礦山地質環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壞,地表環境變得越來越脆弱,一旦遇到強降水的發生,極易引起泥石流災害的產生,為人民的財產生命安全帶來了極大損害。
2.3?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主要就是一種地面下沉的現象。同樣,受到自然環境以及人為干預的影響,地面塌陷災害的產生主要是由于人類過量的、不知節制的抽取地下水,頻繁的開展井下的開采工作,從而造成原有的地質環境平衡被打破,現有的地質條件極其不穩定,從而導致地面下沉,極易出現地面塌陷的狀況,為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極大危害。
2.4? 人為干預致使的礦山地質災害
在我國有關工作人員匯總的關于礦山地質災害發生原因的有關報告之中顯示,人為原因造成的地質災害的發生遠遠大于自然因素導致的礦山地質災害的發生,大部分的礦山地質災害發生是在較為正常的自然環境之中,由于人類活動的開展所造成的。例如,礦區的開采大部分是建設在礦山之中,此區域內交通十分不方便,嚴重制約了礦山的開展進程。為了提升礦山的開采進度和工作效率,部分企業會在礦山上修建專業的環山路,而道路的修建對礦山其自身自有的地質條件造成了破壞,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地質災害。另外,由于地下水的過度開采從而引發的地面下沉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因此,相較于自然環境條件造成的礦山地質災害,人為原因導致的自然災害更要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3? 巖土工程在礦山地質災害防治方面的高效應用舉措
3.1? 增長施工建設規范標準
在開展防預地質災害產生的進程之中,建立一個相對要求比較高的施工標準是十分必要的。礦山的開采工作具有十分顯著的復雜性和危害性,并且實際的開工方式也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制訂相關的規范條例,對實際的施工操作展開高效的限制和管控。在保障項目工程質量的基礎之上,降低或減弱礦山地質災害的發生的可能,從而保障了周邊人民群眾的財產生命安全。礦山和礦山之間具有其自身獨特的特征,每座礦山的自身體質也是不盡相同的,對人類活動的接受程度高低不一。因此,有關工作人員就需要針對不同的山體開展實際的數據測量工作,深入其中開展探討和探究工作,尤其是相對來講較為脆弱敏感的山體,禁止大范疇的開采,并制訂與之相適應的礦山開采規范條例,減弱礦山的開采建設對礦山地質環境條件的損害程度。
3.2? 注重勘測監察工作的開展
巖土工程的高校引進能夠保障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之中,依據不同的山體開展不同的施工方式,保障了礦山能夠滿足施工建設的后期發展需求。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須要高度重視巖土工程之中勘測監察工作的重要作用。為保障勘測監察工作得到高品質的開展,除了保障其自身的勘測監察工作設備和技術操作人員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之外,還需要保障整個勘測監察工作得到精確細致的開展,保障得出的勘測監察數據結果能夠對礦山自身的體質以及地質災害的類別以及深度得到精細預測,幫助制定多種預防解決措施,減弱礦山地質災害對其自身山體的破壞程度。
3.3? 注重工程設計
在巖土工程的方案設計階段,工作人員需要查閱和整理較多的相關信息資料,并且把幾類常見的礦山地質災害引入研究之中,深切的探析和探究礦山地質災害產生的原因以及其自身的運動軌跡和運動方式。深入探究已經發生過地質災害的地區,設計制訂出具備自身特性的工程設計方案。而在實際的按照設計方案開展的工程建設進程之中,首先,需要確定好地質災害的管控方式,針對不同的地質災害開展不同的管控方法;其次,制訂每天工作開展的強度和質量標準,對每天礦山開采的工作量以及對礦山使用的爆破炸藥數量和質量都采用一定的控制措施,從建設手段上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
3.4? 注重工程防治工作的開展
工程防治在開展礦區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之中具備十分重要的意義,是開展礦區地質防治工作的根源。采用個性化加固的方式,對開采礦山的礦區山體開展高效的加固處置,可以高效、高品質的減弱地質災害的產生造成的破壞程度。而在開展工程防治工作的進程之中,需要依據礦山山體其自身的特定特征對礦山山體采用加固等控制方式展開選擇。另外,人為防治也是一種有效的控制礦山地質災害發生的有效舉措。在礦山地質災害多發地段,開展人為避讓的高效舉措能夠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尤其是當強降雨天氣來臨時,更是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高效舉措。同樣,采用植樹種林,增長植被覆蓋率等加固山體、恢復生態環境平衡等生物防治舉措也是一種高效防治礦山地質災害發生的高效舉措。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礦山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是一項長久的綜合性建設工程。巖土工程的開展工作需要堅持長時間的進行。并且,巖土工程的開展措施也需要依據不同的礦山山體體質開展不同的處理舉措,相關技術操作人員需要依據實際的問題展開相應的探析和探究,減少或避免礦山地質災害的發生,增長巖土工程在礦山地質災害防治方面的應用效率。
參考文獻:
[1] 伍金芳.礦山開采中巖土工程勘察存在的問題及改善對策[J].世界有色金屬,2018(6):219~220.
[2] 蘇夏征,程峰,郭尚其,周潔軍.MHC模型在礦山巖土工程環境評價中的應用[J].礦產與地質,2017(1):173~178.
[3] 權樹恩,陳佳秉,陳磊.地質大數據在地質災害防治中的應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7(19):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