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正秀
摘? ? 要:為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創新土地整治工作方式與思路,發揮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積極作用,2019年自然資源部出臺了《關于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的通知》,接著安徽省自然資源廳下發了《關于組織申報我省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鄉鎮工作的通知》。基于此,本文就我省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的必要性、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對策作一表述,旨在對推進我省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工作起到積極推進作用。
關鍵詞:農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1?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含義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理念,進行全域規劃、全域設計、全域整治,對田水林路村進行全要素綜合整治,建成農田集中連片、建設用地集中集聚、空間形態集約高效的美麗國土新格局。相比傳統土地整治模式,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有明顯優勢:一是能夠承擔土地整治轉型升級的歷史使命,實現土地整治向規劃管控和空間治理的轉變;二是能夠解決農村用地碎片化、無序化、低效化的問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與效益;三是能夠積極回應基層對土地管理和發展用地及政策的需求,激活寶貴的土地資源要素;四是能夠成為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平臺和政策工具。
2? 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土地是農村最大的資源和最重要的生產要素。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就是以土地政策為平臺,激活農村存量土地資源,為農村農業生產、村莊建設和產業發展優化空間布局,精準配置各類各業用地,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美麗鄉村和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發展用地進行集約精準保障,提升農業產業鏈、價值鏈,激發鄉村內生發展動力。
2.2? 有利于強化耕地保護
我省耕地后備資源目前已嚴重匱乏,實現耕地占補平衡、占優補優的難度日趨加大,迫切需要通過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拓寬補充耕地來源渠道,緩解耕地占補平衡壓力。而且,通過建設性保護,加強農田基礎配套設施和高標準基本農田等工程建設,有利于提高耕地質量和綜合生產能力,構建以耕地為主體的生態景觀格局。另一方面,我省農村居點散亂化、耕地碎片化問題比較突出,這些都成為制約農業規模化經營的瓶頸。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能夠整合永久基本農田、零星耕地以及其他宜耕土地資源,提高耕地質量和連片度,為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和發展現代農業創造條件,從根本上促進耕地保護。
2.3? 有利于優化土地整治模式
以前開展的土地整治主要包括宜耕土地開發、建設用地復墾、農用地整理等,模式單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內容則更為豐富,它以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為契機,對一個鄉鎮、一個行政村或若干個行政村的山、水、林、田、湖和村莊統籌實施綜合整治,從而徹底破解過去整治“零敲碎打”、整治與利用“脫鉤”、用地空間制約等問題。做到整合各類土地整治資金,整治一片,見效一片,適應對“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耕地保護新要求。
2.4? 有利于解決建設用地瓶頸
筆者所在的區屬大別山革命老區,也是國家級貧困縣區,近年來隨著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和振興大別山革命老區戰略的實施,各項基礎設施項目和省市重點項目用地需求量大,加之占補平衡要求高的新趨勢,急需走充分挖潛、可持續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之路,統籌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公益事業、基礎設施、生態保護等各項用地。
土地整理工作的開展利國利民,不僅是一項民生工程,更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推動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同時也很好的優化配置了土地資源,保護了耕地資源不受浪費和濫用。為了堅持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利、堅持城鄉統籌發展、控制用地規模、堅持因地制宜的保護土地資源,為此建議如下。
3? 堅持維護和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
開展土地綜合整治,要以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放在首位,堅持群眾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進。堅持公開透明、規范操作,全程吸收群眾代表參與,保障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收益權,切實讓廣大農民群眾共享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成果。
4? 堅持統籌城鄉發展
以土地整治為項目依托,推動城鄉資金和土地資源的良性互動與優化配置,打通統籌城鄉土地資源配置的通道,優化城鄉用地結構和布局,把各項支農資金集中投入到土地綜合整治,發揮土地整治的綜合效益,為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打造良好平臺,開辟新農村建設的資金渠道,并通過公共服務和配套設施向農村的延伸,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過程,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為我區的城鎮化進程跨了一大步,間接地提升了我省群眾的經濟生活水平。
5? 堅持嚴格控制城鄉用地規模
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指標,嚴格控制城鄉用地規模,實施土地用途管制和空間管制,優化用地結構,提高用地效率。努力轉變用地方式,防止用地浪費,加快由粗放低效向集約高效轉變,以土地利用方式轉變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按照嚴格控制城鄉用地總規模的要求,在確保可控、有序、漸進、穩妥的前提下,鼓勵各地開展用地模式探索創新。促使著我省的土地管理和利用更加嚴謹和科學,也很好地保護了基本農田保護紅線。
6? 堅持耕地數量、質量和生態保護并重
土地綜合整治要始終把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放在首要位置,確保耕地占補平衡,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土地資源基礎,立足發展現代化農業。要對騰退宅基地和廢棄地合理開發利用,要以復墾還田增加耕地為原則。同時正確處理土地整治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持“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堅持土地整治與農田水利建設相結合,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7? 堅持規劃先行、因地制宜、循序推
根據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明確土地整治的目標任務、區域布局、實施計劃和保障措施,分類指導,既要考慮當前,又要為未來發展留足空間。土地整治規劃要充分與城鄉建設、產業發展、生態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規劃銜接。以滿足農民生產生活實際需求為前提,優先安排農民住宅、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同時土地整治應從當地實際出發,適應地形地貌,保護傳統文化。
8? 完善工作機制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難度大,必須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調、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以政府為主導,自然資源部門負責業務指導,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合力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同時應充分發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主體作用,尊重和保障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收益權,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順利推進。
參考文獻:
[1] 《土地管理法》.
[2]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3]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4] 《國務院關于嚴格規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切實做好農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47號).
[5] 《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8]176號).
[6] 《國土資源部關于提升耕地保護水平全面加強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的通知》(國土資發[2012]108號).
[7]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建設美好鄉村的實施意見》(皖政辦[2013]6號).
[8] 《自然資源部關于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19]194號).
[9] 《安徽省自然資源廳關于組織申報我省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鄉鎮工作的通知》(皖自然資修函[2020]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