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地基質量的優劣關乎到建筑質量,如果地基質量較高,建筑質量得以保證;反之,如果地基質量較低,建筑質量則會收到影響。所以,在建筑基礎工程建設中必須要重視軟土地基的處理,而且必須要根據工程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正確采用施工技術,進而確保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基于此,本文從建筑基礎工程建設中軟土地基的特征、軟土地基處理的有關要求、建筑基礎工程建設中軟土地基處理的必要性分析以及建筑基礎工程建設中軟土地基施工技術的要點四個方面詳細介紹了建筑基礎工程建設中軟土地基施工技術,希望可以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建筑基礎工程建設;軟土地基施工技術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建筑工程數量越來越多,而建筑基礎工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筑基礎工程建設過程中往往會涉及到很多施工技術,而軟土地基施工技術就是其中一種。因此,為了可以提高建筑基礎工程的整體施工中,必須要科學應用軟土地基施工技術,否則就會導致工程的施工質量得不到保障。
2? 建筑基礎工程建設中軟土地基的特征
就軟土地基來講,與其他類型的工程建設相比之下,建筑基礎工程是完全不同的,本身特點也有一定的差異,這是造成軟土地基難以施工的根本原因。軟土地基的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透水性較低。軟土地基包含大量的水分,透水性比較低,很難及時排出i內部包含的水分,想要采用排水法達到軟土地基凝固的目的,這是非常難的,也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就建筑基礎工程建設來講,在軟土地基處理中不建議采用排水法。第二,壓縮性較高。軟土地基有很大的內部孔隙,造成其壓縮性很高,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很有可能發生沉降的事故。并且因為壓縮性較高,地基缺乏較強的承載力,一旦受到外力作用,就很有可能出現沉降的情況。第三,不均勻性。因為軟土構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是由多種成分組成,比如:分散高的土以及細小的土粒,所以該構成結構造成軟土性質較為不均勻。軟土地基內部各種土質其構成和特性不同,造成地基不均勻,很有可能出現不均勻沉降,導致工程存在裂縫。第四,穩定系數較低以及強度較弱。軟弱地基是一種軟弱土層,強度過低,壓縮性相當高。對于建筑基礎工程施工中的軟土地基,如果不能準確處理,就容易出現地基松動或者樓層降低的情況。第五,沉降變形。如果軟土地基由于受到很大的外力作用。這時地基有很有可能出現變形以及沉降等等情況,導致建筑基礎工程質量降低。
3? 軟土地基處理的有關要求
通過分析建筑基礎工程軟土地基處理工作,其在現階段有相當高的要求,要想保證軟土地基存在的問題可以有效解決,需要在后續施工處理過程中盡量滿足以下幾點要求:第一,軟土地基的處理必須要保證其具有相當強的抗壓性能,讓其就有很強的承載力,而且具有很高的抗剪切強度,這樣才可以為建筑基礎工程提供服務,防止在后期存在失穩的情況[1]。第二,通常,軟土地基處理也要了解改進后軟土地基的效果,保證其經過施工處理后,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防止在受力傳遞過程中出現顯著的問題。除此之外,軟土地基處理必須要不斷完善總體及結構的滲透能力,保證可以顯著減少基礎結構的含水量,避免原有軟土地基中出現流動性隱患,讓其能夠充分發揮出持力層的重要作用。
4? 建筑基礎工程建設中軟土地基處理的必要性分析
由于軟土地基的地質特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有可能導致地基出現沉降或者變形的情況,所以在建筑基礎工程軟土地基施工中,如果不能科學的處理軟土地基,就容易埋下安全隱患,造成安全事故出現。在實際施工前,需要將前期工作都落實到位,比如:測量以及勘察等等,充分了解建筑基礎工程軟土路基現場的實際情況,比如:水文以及地質等等,合理采用相應的處理技術,顯著加強地質承載力,防止地基出現不均勻沉降的情況,確保基礎基礎工程施工質量以及施工安全。
5? 建筑基礎工程建設中軟土地基施工技術的要點
5.1? 強夯法施工技術
在建筑基礎工程建設中軟土地基處理的主要方法包括強夯法,其是當前軟土地基處理中是最適合的地基加固方法,操作中主要是在建筑垃圾堆埋區和孔隙大的碎石土地基中應用,也適用于其他類型的地基,比如:飽和度不高的粉土以及濕陷性黃土等等,然而不適合在淤泥類的地基和飽和度高的黏性土壤中使用[2]。在軟土地基處理過程中,采用強夯法既可以增加地基的剛度,又可以快速加固建筑施工地基,提高穩定性,高效去除地基土質中液化狀態和濕陷性狀態,防止出現地基問題。
5.2? 換填墊層法施工技術
其主要是去除地基下層松軟和潮濕的土層范圍,然后運用可以抵御永久變形和性能相對穩定的材料來換填,換填結束后完成壓實。在施工過程中,可以采用多種材料進行墊層換填,比如:建筑碎渣以及碎石等等;針對軟土地基使用砂石進行墊層,這樣可以使建筑基礎工程軟土地基有更強的負荷能力,也可以及時擠壓排出軟土水分,形成一種凝固狀,這是處理暗穴最適合的材料。在墊層中使用碎石土,需要準確把握碾壓厚度和密實度;就換填墊層法來講,其具有顯著的特征,比如:操作方便簡單以及工期較短等等,普遍應用造建筑工程施工中。
5.3? 深層攪拌法施工技術
通常在高飽和度和含水量大的軟土地基處理中應用深層攪拌法處理技術,而且加固處理軟黏土。這種施工技術使用的深層攪拌機械相對特殊,多數原料是水泥漿體,進行深層次強制性攪拌以及混合后,讓地基成為優質的高強度地基。在軟土地基加工過程中采用深層攪拌法,地基加固的強度必須要超過5厘米[3]。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水泥的攪拌程度以及用量等等進行有效控制,進而保證軟土地基處理可以正常開展。采用那個深層攪拌法不僅可以加強地基承載能力,而且可以提高邊緣坡體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顯著減少沉淀量。
5.4? 排水法施工技術
將排水法合理應用站在建筑基礎工程建設中,可以及時排除軟土地基的所有水分。一般來說,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建筑基礎工程的各方面實際情況,比如:工程面積以及地基狀態等等,在軟土地基施工處理中合理應用排水法,也就是利用挖掘排水縱橫向的盲溝,將軟土地基中包含的水分都排除干凈,以提高地基的強度。通過盲溝排水可以采用化學方式,將水分吸收或者排除,以確保可以水分都排除掉。
5.5? 真空預壓法施工技術
其是指將砂墊層設置在團土地基中,使用不透氣密封膜完全覆蓋,將空氣流通完全阻斷[4]。其實際操作主要采用設置砂井的方法,使軟土地基可以迅速牢固。在真空預壓中,其形成的內氣壓和外企呀差異不會損壞已經破裂的軟土地基,而且會形成一定的反作用力,使得軟土地基中的荷載被釋放,以科學保護軟土地基的加固。這種施工技術操作簡單方便,不需要堆積大量的材料,也不需要使用復雜的工具設備,工序很少,減少預壓時間和工程施工成本,通常適用于大范圍的軟土地基施工中。
6? 結語
總而言之,在建筑基礎工程建設軟土地基處理過程中,需要全面掌握本地圖紙來施工,正確區分各種類型的土質,分區后對每個區的土質采用適合的處理方法,而且在軟土地基處理中必須要有效應用施工技術。
參考文獻:
[1] 陳剛.公路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分析及應用[J].建材與裝飾,2020(18):253+255.
[2] 史永翔.道路工程軟土地基施工處理技術措施解析[J].科學技術創新,2020(17):128~129.
[3] 吳昊天.軟土地基施工技術應用研究[J].交通世界,2020(15):108~109.
[4] 王健.水利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分析[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0(5):95~96.
作者簡介:
徐承亮(1970—)男,漢,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專科 ,工程師,畢業院校: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建筑施工與管理,研究方向:土木建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