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上,常以金銀花入藥,用來治療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大葉性肺炎、急性乳腺炎、細菌性疾病、外傷感染、子宮糜爛、高血壓,以及高血脂等病,還可用以治療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瘍、腫毒、瘰疬,以及痔漏等癥。
金銀花又名忍冬花,既是美麗的觀賞花卉,也是重要的藥用植物?;ǔ蹰_時為銀白色,后變成黃色,一條藤上能同時開著兩色花朵,黃白相間,故名金銀花、二花或鴛鴦花。金銀花全草均可入藥,素有“藥鋪小神仙”的美名,但以花蕾的清熱解毒功效較佳,有“圣藥”之美譽。金銀花是不可多得的消夏解暑良藥,夏季用其花蕾泡茶飲用,有清涼解暑的作用,還可用于制作飲料、粥、羹及甜食。

中醫學認為金銀花味甘性寒,歸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強調金銀花長于治療“腫毒、癰疽、疥癬、楊梅諸惡瘡”;清代醫學家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說它“主熱毒、血痢”;《重慶堂隨筆》說它“解瘟疫”。
據現代藥理研究,金銀花含有揮發油、木犀草素、黃酮類、肌醇、皂苷、鞣質,以及綠原酸等成分,具有廣譜抗菌、抗病毒、解熱、抗炎、保肝利膽、降血脂、降血糖,以及止血等藥理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等致病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鉤端螺旋體、流感病毒及致病霉菌等多種病原微生物亦有抑制作用。金銀花煎劑對中樞神經有一定的興奮作用,能促進白細胞的吞噬作用;有明顯的抗炎、解熱,以及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臨床上,常以金銀花入藥,用來治療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大葉性肺炎、急性乳腺炎、細菌性疾病、外傷感染、子宮糜爛、高血壓,以及高血脂等病,還可用以治療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瘍、腫毒、瘰疬,以及痔漏等癥。以金銀花為主要藥物的銀翹散,更是治療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良方。此外,金銀花還有如下應用:
金銀花也是外科要藥,宋代陳自明《外科精要》說它治療癰疽“皆有奇效”。金銀花可用于火毒內盛所致的疔、瘡、癰、癤的治療,為治瘡癰之要藥,如傳統名方五味消毒飲、銀翹散和二花湯等。還可用于熱毒瀉痢、下痢膿血之證,單用即有解毒、涼血和止痢之效。金銀花不僅長于治療外科各種瘡毒,對于內科各種熱毒病癥也有良效。臨床上,用金銀花煎水內服,并配合局部洗滌,對于治療瘡癤、癰瘍、丹毒和膿皰瘡都有良好療效。
實驗表明,金銀花的水及酒浸液對肉瘤及艾氏腹水癌有明顯的細胞毒作用。通過讓大鼠口服金銀花提取物,證明了其對實驗性胃潰瘍有輕度預防效果。其成分綠原酸能增加胃腸蠕動,促進胃液及膽汁分泌,還能輕微增強腎上腺素及其去甲腎上腺素,對貓和大鼠的升壓作用。而綠原酸及其分解產物對大鼠離體子宮有興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