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然
黔源電力是一個多事的主,此前大股東低價增發被中小股東否決受到市場關注,近期有巨資投向光伏資源本不豐富的貴州光伏電站項目引發爭議。
根據公司公告內容,為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公司控股子公司貴州北盤江電力擬投資建設鎮寧縣董箐水光互補農業光伏電站(裝機為15 萬千瓦,項目總投資為57,274.33萬元)、關嶺縣光照水光互補農業光伏電站(裝機為30 萬千瓦,項目總投資為108,760.80萬元)、關嶺縣馬馬崖水光互補農業光伏電站(裝機為30 萬千瓦,項目總投資為110,456.41萬元),上述三個光伏項目的總投資為276,491.54萬元,項目資金來源為北盤河公司自有資金及銀行貸款等。目前上述光伏項目已經競配成功,全部納入2020年國家補貼競價范圍的項目名單。
該投資內容從5月份公布以來一直備受爭議:1、貴州省的光伏太陽能資源十分貧瘠,投資回報難有保障;2、天量的投資資金從何而來,大股東會否借此再次推進增發?
眾多中小投資者為此在深交所互動易上“質問”黔源電力該投資的合理性。公司則表示,北盤江日照資源在貴州屬于中上水平,在現有電價條件下具有較好的開發價值,貴州中部、北部、東部日照資源較差,目前不具備開發價值。北盤江公司光伏項目成功納入國家補貼范圍,將為黔源電力和北盤江公司帶來穩定的盈利增長。
實際上,7月14日黔源電力發布了一則4頁的公告,對3個項目的情況,投資效益估算等進行了介紹,那么黔源電力的3個光伏項目是否有價值呢?
我們采用最粗略的LCOE(平準化電力成本)公式(見圖一),保守起見折現率采用10%,組件發電水推率采用首年衰退2.5%;2-10年衰退0.9%;11-20年衰退1%的方式處理。

通過測算,鎮寧縣董箐、關嶺縣光照和關嶺縣馬馬崖三個光伏項目的度電成本分布為0.357元/度、0.339元/度和0.344元/度。由于按照其他方法計算的結果還要稍低,筆者認為這樣的計算結果肯定存在一定誤差但依舊在合理范圍。實際上,貴州省光照條件較差,且水電資源豐富同時成本也低,這使得貴州省的光伏平價排在全國倒數第三位。但即使這樣,在主要機構的測算中,2020年貴州省也將進入光伏平價時代。
目前貴州基準的上網電價為0.3515元/度,浮動幅度為上浮不超過10%,下浮原則上不超過15%,即最高上浮價格每千瓦時0.3867元,最低下浮價格原則上不超過0.2988元。當前貴州省標準發電的上網電價暫時沒有執行上浮標準,及貴州的上網電價在0.2988元/度到0.3515元/度之間。按照這個標準,黔源電力投資的三個項目,除規模較小的鎮寧縣董箐項目外,都已經達到上網側平價的標準。此外,三個競價項目的補貼上網電價是0.4193元、0.4128元和0.4128元,讓三個項目的盈利擁有更高的保障。(見表一)

數據來源:股市動態分析
按照測算,鎮寧縣董箐、關嶺縣光照和關嶺縣馬馬崖三個光伏項目在完全投產后第1年貢獻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116.66萬元、15981.68萬元和15981.68萬元。合計年營收約4.01億元
按照測算的度電成本與各項目的上網電價計算差價,各項目投產后第1年貢獻的毛利分別為1206.29萬元、2858.07萬元和2653.53萬元,合計6717.89萬元。黔源電力對北盤江電力的控股比例僅為51%,若剔除少數股東權益,實際第1年貢獻的營收僅2.05億,毛利貢獻約3426.12萬元。
項目投資也有這樣的問題,表面上27.65億元的投資似乎很大,實際上扣除70%的融資貸款比例,再扣除少數股東需要投資的金額,黔源電力理論上僅需要投入4.23億元即可。3個光伏項目對營收的貢獻更明顯,對凈利潤的貢獻稍次。不過,考慮到項目投資基本是一次性,且集中在前期,折舊占比會比較大,因此現金流不會有太大問題,在彌補利息費用和運營費用等支出后,賺取穩定的收益不成問題。
3個光伏項目政治上的考量或許更多,以較少的資金撬動大額投資,扶貧、推動就業和增加清潔能源占比等可能都在考慮范圍內。另外,借用已有的變電站和輸電線路,還有更加便宜的土地等優勢條件,讓擁有更低成本的3大光伏電站具備創造價值的基礎。
作為對比,2020年3大光伏項目所在地貴州安順市,共獲批13個光伏競價項目,總投資79億元,總裝機185萬千瓦,4.18元/W的單位成本,遠高于黔源電力3個項目3.56至3.76元/W的投資成本。
實際上,超過12年的投資回收周期,8%出頭的IRR確實不算理想,這也是剛剛邁入平價區間光伏項目的痛點。此外,上述數據是基于公司給出的相關數據進行的測算,實踐中有很多差異。
比如,黔源電力給出的3個項目的年平均光照小時均超過1320小時。但實際上貴州和四川是中國太陽能資源最為貧乏的地區之一。貴州省的大部分地區年綜合可利用光照小時在950小時左右,雖然3光伏項目集中在靠近云南的安順市,但依舊算不上太陽能資源豐富,未來實際的發電數量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見圖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