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與子女住在一起,老年人既不會感覺孤獨,也方便與子女互相照顧。但也有人覺得,畢竟是隔代,兩代人生活習慣不同,老年人很難融入兒子或女兒的小家。那么,老年人和子女同住好不好?
2019年11月,趙阿姨的女兒張琪(化名)生了寶寶,但是和愛人的工作都很忙,顧不上照顧孩子,便讓母親幫忙照看孩子。她說:“之前想把孩子送到我媽家,但那樣我們可能一周都難得見上孩子一面,最后我媽搬過來,真的挺謝謝她的。”
“我今年剛退休,身體還可以,還能幫女兒、女婿帶帶孩子。他們工作忙,每天早出晚歸,也需要我。我們住在一起感覺挺幸福的。”趙阿姨說,雖然搬來和女兒一起住,自己平時會辛苦一點,但每天都能見到女兒和外孫,還能照顧他們的日常生活,讓他們安心工作,自己也感覺很幸福。
“我和老伴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只要身體允許,我們也不愿意拖累他們。”朱華(化名)退休后參加了所在社區的志愿服務隊,定期教中老年居民學習樂器。比起帶孫子,朱華更愿意把時間花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他說,現在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子女節假日習慣晚睡晚起,自己和老伴則習慣了早睡早
起。兩代人吃喝愛好不一樣,生活習慣也不同,很難融洽地生活在一起,“住在一起久了,可能不是你挑我的刺,就是我挑你的病,不利于家庭和睦。”

朱華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年輕人下班回家后,也希望能有一個自由的空間,而且自己和老伴已經有了固定的生活圈,子女也有他們的朋友圈子,住在一起的話,雙方的生活都會受到影響。“比如,我要是想約幾個老朋友到家里嘮嘮嗑或者練習樂器,他們可能會覺得不方便。我們即使年紀大了,也希望能自由自在。都說距離產生美,現在他們住得也不遠,周末一起吃個飯,就挺好的。”
說起與公公婆婆共同生活的感受,吳燕(化名)用“真的挺好,沒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緊張”來形容婆媳關系。“孩子4歲了,一直是公公婆婆在帶,我們沒操什么心。”吳燕介紹,因為丈夫是獨生子,結婚前兩人便約定要和老年人一起同住,“剛開始,心里有些忐忑,擔心容易起矛盾,可后來發現自己多慮了。”
吳燕說,自己也曾和公婆鬧過一些小別扭,但好在彼此把話說開了,也沒留下心結。雖然老年人在帶孩子的方法上跟自己有沖突,但是經過溝通,大部分都能解決好,而且與老年人同住,買菜做飯、帶孩子和洗衣服等家務方面,老年人付出了很多,應該謝謝他們。
“老年人和年輕人確實有很多生活習慣不一樣,但一定要學會相互理解、遷就,才能減少家庭矛盾。”吳燕認為,有的老年人喜歡清凈,還有的老年人可能就喜歡一大家子熱熱鬧鬧的感覺。因此是否要與年輕人住在一起,可以先跟年輕人商量,待雙方充分商議后做出決定。但不管老年人怎么選,前提都是要保證開心。如果年輕人不同意,老年人被迫單獨住,心理可能會受打擊,因此需要換位思考,做好心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