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宏 張翼飛 吳志超
良性前列腺增生 (benign prostate hyplasia,BPH)是泌尿外科常見疾病,是常見于老年患者的進展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膀胱出口梗阻及下尿路癥狀[1]。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曾被認為是治療BPH的“金標準”[2],但術中會出現定位差、視野不清,容易造成外括約肌的損傷,而且對腺體切除不完全,術后容易出現出血及稀釋性低鈉血癥,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經尿道雙極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bipolar transurethral plasma kinetic prostatectomy,TUPKP)及其衍生的經尿道雙極等離子剜除術(transurethral plasma kinetic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TUKEP)隨之應運而生。本研究選取BPH患者分別行TUPKP及TUKEP治療,比較分析TUPKP、TUKEP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太和縣中醫院收治的124例BPH患者,按手術方式分為TUKEP組與TUPKP組,每組62例。兩組患者年齡、前列腺質量、殘余尿(postvoid residual volume,PRV)、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Qmax)、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及生活質量(quality of life,QOL)評分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BPH的診斷標準者;②BPH入院前未經手術、藥物治療等者。排除標準:①因糖尿病、腦梗死等所致膀胱收縮功能障礙的疾病者;②腎臟、膀胱占位、尿道狹窄需更改手術方式等疾病者;③術后病理診斷為非BPH者。
1.3 方法
1.3.1 TUKEP組 患者麻醉滿意后,取截石位,置奧林巴斯等離子電切鏡F26電切鏡外鞘入膀胱,觀察膀胱壁黏膜情況,有無真性憩室、膀胱結石、腫瘤及小房小梁形成情況,并觀察雙側輸尿管口位置,排查無異常后,退鞘,找到精阜位置,觀察前列腺的增生情況,設定電切功率為160 W,電凝功率為80 W,自膀胱頸口5點及7點位置為起點,遠端至精阜位置,縱行切開2條“V”形溝,深度達到外科包膜層面,以此層面運用鏡鞘推剝方式完整剜除中葉后,將其推入膀胱內,再次回到精阜標記位置,于5點位置同樣以鏡鞘逆時針沿前列腺外科包膜層面推剝腺體至12點位置,同法順時針處理對側葉于12點匯合后,將兩側葉推入膀胱,更換組織粉碎器后,將前列腺組織粉碎,并吸出膀胱,送病理檢查。
1.3.2 TUPKP組 麻醉方式、手術體位及電切功率同TUKEP組,置入電切鏡后,同樣觀察膀胱及尿道等有無異常,退鏡至精阜位置,以此為遠端標記點,于膀胱頸5點及7點位置縱行切開前列腺,形成兩條深達外科包膜的“V”形溝,在此層面上,切除增生中葉,于12點位置切開前列腺至外科包膜后,分別于5點位置逆時針切除左側葉、7點位置順時針切除右側葉,匯合至12點后修剪前列腺尖部,觀察無明顯活動性出血后,以Elic沖洗器吸出腺體碎塊后,送病理檢查。
1.4 觀察指標 收集兩組患者年齡、前列腺質量,手術前后Qmax、IPSS及QOL評分;記錄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膀胱沖洗時間、留置尿管時間以及住院時間。記錄兩組患者術后電解質紊亂、包膜穿孔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2.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患者急查電解質,均未見明顯低鈉血癥出現。TUKEP組術中無一例患者出現包膜穿孔,TUPKP組出現3例(4.84%)。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膀胱沖洗天數、留置尿管時長及住院時間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2.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Qmax、IPSS、QOL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的Qmax、IPSS、QOL評分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的IPSS、QOL評分低于術前,Qmax高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Qmax、IPSS、QOL評分及其差值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Qmax、IPSS、QOL評分比較
目前,BPH多采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治療。國外研究[3]發現,前列腺外科包膜的尋找與術者的經驗呈正相關,術中可能出現切穿包膜或切除腺體不夠完整。術中、術后容易出血,存在再次手術、出血及電切綜合征等風險[4-5]。TUPKP 出血少、恢復快、并發癥少、不會出現電切綜合征等并發癥、比TURP安全等優點。但TUPKP術由于高溫仍有可能出現創面結痂、尿道狹窄等情況,影響患者的恢復。
TUKEP是在TUPKP的基礎上開展的新型手術方式,類似開放手術的方式推剝前列腺增生的腺體[6-7],相比TUPKP具有諸多優勢,包括:①手術在分離外科包膜間隙時,已對腺體內血管電凝處理,減少術中出血量,保持了術野清晰,使切除速度變快,手術時間變短,進而提高手術效率;②與TURP對比,TUKEP沿外科包膜逆行剝離,解剖標志清晰,能最大限度的處理增生腺體,切除更徹底,復發率更低;③TUKEP只需處理主干血管,手術時間短,避免了過多熱損傷,使副損傷及并發癥出現的概率大大降低。研究[8]表明,對于體積>80 mL的前列腺增生患者,TUKEP優勢更加突出。本研究結果顯示,TUKEP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膀胱沖洗天數、留置尿管時長及住院時間均低于TUPKP組,與相關研究[9-10]報道一致。TUPKP應用生理鹽水沖洗保持視野清晰,安全性得到提高,電切綜合征的發生率明顯降低[11-12]。TUKEP切割組織時,其熱損傷小,組織表面結痂淺,同時組織止血效率高,對尿道及外括約肌的損傷輕,降低了術后短暫性尿失禁和尿道狹窄等并發癥的發現概率[13]。本研究中,患者術中使用生理鹽水沖洗,術后復查電解質未見明顯異常,TUPKP組患者出現3例包膜穿孔,而TUKEP未出現,提示TUKEP安全性相對更高。TUKEP操作需謹慎,使用組織粉碎器時,膀胱應保持充盈狀態,確定刀頭抓吸住腺體后再進行粉碎[14]。
近年來,關于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的研究更多著眼于各種激光平臺[15-16],其中以經尿道鈥激光前列腺剜除術為代表[17],因其價格昂貴,基層醫院開展受限。
綜上所述,TUKEP與TUKEP均能有效改善BPH患者排尿困難癥狀,但TUKEP在術中出血量、膀胱沖洗時間、術后留置尿管時間及住院時間方面優于TUPKP。TUKEP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恢復快等優點,同時其設備平臺經濟、實用,可普遍在基層醫院開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