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服常 李慧娟 尹曉光
縮宮素(oxytocin,OT)具有增強子宮平滑肌收縮強度和頻率,促進分娩的作用,同時也可用于壓迫子宮肌層血管而具有止血的作用,是催產、引產、子宮收縮乏力、子宮出血的首選藥物[1]。近年來,OT對神經精神系統發育及神經保護作用逐漸受到重視。研究[2-3]發現,OT對人類社會行為及對情緒識別障礙等精神疾病具有潛在治療效果。此外,OT對新生兒發生高膽紅素血癥可能存在一定的影響[4-5]。但是,目前有關OT對嬰兒神經精神系統發育影響的研究相對較少,OT使用對新生兒神經精神系統發育的潛在影響仍不明確。因此,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200例新生兒的神經認知能力和膽紅素水平,旨在研究OT對新生兒神經認知能力和高膽紅素血癥發生率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安徽省婦幼保健院產科使用OT引產經陰道分娩的100例新生兒作為研究組,依據OT使用劑量(2.5 U、5.0 U、10.0 U)將研究組分為低劑量OT組(36例)、中等劑量OT組(43例)與高劑量OT組(21例),同時按照1∶1配比按入院順序隨機選取同性別、符合同樣條件,但母親產前未使用OT的100例健康足月新生兒作為對照組。研究組與對照組新生兒的性別、胎齡、出生體質量、1 min阿氏評分(Apgar 評分)、5 min Apgar 評分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新生兒一般資料比較
1.2 納入標準 ①新生兒均為OT引產經陰道娩出者;②單胎;③足底血篩查正常者;④新生兒1 min Apgar評分≥8分者;⑤出生后1 min內斷臍者;⑥胎齡37~42周者;⑦出生體質量2 500~4 000 g者;⑧孕婦血常規正常,無妊娠合并癥者。
1.3 OT使用方法 研究組孕婦予OT注射液(規格:每支1 mL∶10 U,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850) 溶于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緩慢靜脈滴注,根據宮縮和胎心情況調整滴速,以10 min內3次有效宮縮目標劑量,宮縮不明顯者,可調整OT 劑量至5 U和10 U ,給藥過程中密切觀察,一旦出現宮縮,立刻停藥。對照組產婦均未使用OT。在新生兒娩出后,對其進行新生兒神經行為測定和膽紅素測定。
1.4 觀察指標 ①新生兒20項神經行為評分 (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6]:行為能力(6項)、被動肌動力(4項)、主動肌動力(4項)、原始反應(3項)與一般評估(3項)共5個維度評估,每項0~2分,滿分40分,得分越高神經行為能力越好。所有新生兒于出生后3 d內進行NBNA評分,測評者均為經過科室培訓熟練掌握測評標準的醫護人員。②采用經皮黃疸儀(JH20-1B型,南京理工大學科技咨詢開發公司)測量新生兒出生后的膽紅素情況,出生后第3~7天,1次/天,測量新生兒眉心及胸部,取二者平均值,若經皮膽紅素值>12.9 mg/dL,頸靜脈血測定血清結合膽紅素濃度>34 μmol/L(>2 mg/dL)或符合美國Bhutani等制作的新生兒小時膽紅素列線圖中膽紅素水平閾值的超第95百分位,均可診斷為高膽紅素血癥[7]。
2.1 兩組研究對象NBNA評分比較 研究組新生兒NBNA評分為(28.44±4.37)分,對照組為(30.21±5.09)分,兩組評分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638,P=0.009)。低劑量OT組、中等劑量OT組及高劑量OT組的NBNA評分分別為(29.56±1.56)分、(28.19±1.67)分和(27.04±1.59)分,不同劑量OT組與對照組新生兒的NBNA評分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5.689,P<0.001)。兩兩比較結果顯示,高劑量OT組新生兒的NBNA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8 3),中等劑量OT組、高劑量OT組新生兒的NBNA評分低于低劑量OT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8 3)。
2.2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發生率情況比較 研究組10例(10.00%)新生兒發生高膽紅素血癥,對照組3例(3.00%),兩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31,P=0.045)。低劑量OT組1例(2.78%)新生兒發生高膽紅素血癥,中等劑量OT組3例(6.98%),高劑量OT組6例(28.57%),不同劑量OT組與對照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發生率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isher確切概率法,P=0.002)。兩兩比較結果顯示,高劑量OT組新生兒高膽素血癥發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8 3)。
OT作為產婦分娩過程中促進分娩以及治療分娩并發癥的常用藥物,其對人類社會行為及對情緒識別障礙等精神疾病的潛在治療效果已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2-3],但對嬰幼兒神經精神系統發育的作用尚不明確。因此,本研究通過探討不同劑量OT使用對新生兒神經行為能力以及高膽紅素血癥發生率的影響,為產科臨床應用OT提供科學的依據。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新生兒NBNA評分低于對照組,高劑量OT組新生兒NBNA評分低于對照組,中等劑量OT組以及高劑量OT組NBNA評分均低于低劑量OT組,表明分娩過程中使用OT會對新生兒的神經行為能力造成一定的損害,且OT使用的劑量越高,新生兒的神經行為能力損害程度越大。與既往研究[8]結果類似,分娩過程中過度使用OT可能會影響新生兒出生后神經精神系統發育。關于OT使用對新生兒出生后神經精神系統發育影響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Hollander等[9]認為,OT使用對新生兒出生后神經精神系統發育影響的可能原因是,分娩時過度劑量OT可通過胎盤屏障和胎兒血腦屏障到達胎兒大腦,下調OT受體 mRNA表達,使60%的OT受體脫敏和內化,內化后的OT受體脫離細胞表面,不能與OT結合,信號轉導通路受阻,級聯反應終止,從而下調受體生物合成,影響兒童的神經精神系統發育。
此外,研究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發生率高于對照組,且高劑量OT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發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對照組、低劑量OT組及中劑量OT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相關研究[10-13]結果一致。OT使用會導致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發生率增高;但小劑量的OT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發生率無明顯影響;OT使用劑量越大、使用時間越長,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發生率越高。OT與對新生兒發生高膽紅素血癥的影響可能是由于OT的抗利尿樣作用,引起血漿滲透壓下降,導致鈉離子流失,血液處于低滲狀態,紅細胞出現滲透性腫脹變性,最終破裂發生溶血[14]。因此,分娩過程中盡量避免使用高劑量OT,降低新生兒發生高膽紅素血癥的風險。
綜上所述,分娩過程中使用高劑量OT會導致新生兒神經行為能力的損害,增加新生兒發生高膽紅素血癥的風險。因此,在分娩過程中,應合理應用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