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海燕 嚴茜茜 高 紅 孫 麗 劉海芹 崔志明
隨著社會老齡化趨勢加劇,骨質疏松癥導致的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已成為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1]。研究[2]顯示,每年發生OVCF人數約四百萬,且大約有七十萬的患者需入院接受治療。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我國平均住院日日趨縮短,OVCF患者在較短的住院時間內無法學習到足夠的知識以滿足康復需求,其中有47.1%的患者術后半年內再發骨折[3],由此給患者、家庭及社會醫療保健系統增加了巨大的經濟負擔[4]。如何為患者提供預防、診斷、治療及預后的相關信息已成為護理人員研究的重點[5]。目前關于健康老年人的信息需求及慢性病患者的行為研究較為常見,以需求為導向的延續性護理理念[6]在相關研究中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老年OVCF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經濟和文化上的多樣性使其信息需求有所不同,但是關于老年OVCF患者出院后居家康復期間的信息需求和信息尋求行為的研究卻較少。基于此種背景,本文研究出院后居家康復期信息需求滿足對老年OVCF患者疾病認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12月南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老年OVCF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經骨密度檢測、影像學檢查等明確診斷為OVCF;②年齡60歲及以上;③溝通正常,有閱讀能力,能夠通過固定電話或手機取得聯系;④患者及家屬有智能手機,注冊有微信賬號,會使用微信功能;⑤患者自愿參與。排除標準:①身體功能不全者、患有其他慢性病者、身體畸形并對正常生活有較大影響者;②既往有心智功能障礙者;③繼發性骨質疏松者;④合并重要器官損害或其他嚴重的慢性疾病者。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將120例老年OVCF患者按住院單雙號分為常規組與對照組,各6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
1.2.1 常規組 患者住院期間,進行床邊個性化健康教育。出院當天由責任護士告知患者及家屬出院后的相關注意事項,包括病情診斷、出院后服藥方法及時間、飲食指導、功能鍛煉等,發放健康宣教手冊。出院后每周電話隨訪一次,每月門診復查一次,持續6個月。
1.2.2 對照組 ①成立OVCF管理小組:管理小組由7名醫護人員組成,包括科室護士長1名、脊柱科醫師1名、康復醫師1名及骨科專科護士4名。組內成員均接受干預方案、骨質疏松癥及椎體骨折相關知識以及問卷、評估量表的培訓。小組組長由科室護士長擔任,每周對小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及時就發現的問題開展組內討論,尋求問題的解決路徑,持續性改進及優化干預方案。②制定需求調查表:由組長按照研究目的,結合相關文獻、資料自行設計需求調查表,經由多名康復專家、骨科專家審閱、修訂而成。問卷內容包括患者一般情況、疾病相關需求(飲食、運動、服藥、照顧技巧、防跌倒措施、復查信息等)、健康教育方式需求(文字資料、圖片、視頻)、延續性護理方式需求(微信、門診隨訪、電話回訪、家庭訪視)、開放性個性化需求記錄五部分組成。疾病相關需求中每個條目有5個選項,分別為極度需要、很需要、中等需要、有點需要、不需要。③落實需求滿足方案:首先進行需求調查,患者出院前1~2天,由小組內專科護士使用調查表對每個研究對象進行一對一詢問,了解患者需要掌握的疾病知識及需求程度,根據患者要求選擇適合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回訪方式;出院后小組內護理人員每周完成患者需求滿足情況的評估,并進行新一輪需求調查,做好記錄,需求滿足打“√”,未滿足打“×”。其次進行需求總結:專科護士每周將研究對象調查的結果進行綜合分析,按照“極其需要”到“不需要”對患者需求調查表中的條目進行排序,對患者教育方式、隨訪方式等需求進行整理,制訂出具體的干預計劃,形成患者個人需求電子健康檔案。最后實施干預措施:出院前1~2天,護理人員對患者及家屬在住院期間未能滿足的信息需求進行針對性健康教育,對患者不掌握的內容用記號筆在宣教手冊上進行標注,便于出院后查閱;出院后以微信、電話隨訪或家庭訪視等形式落實干預計劃。管理小組創建微信公眾號及微信群,出院前邀請患者及家屬加入,每天18點至20點在線回答提問,如有功能鍛煉方法的需求,小組成員發送拍攝的鍛煉視頻;若遇到服藥種類、劑量更改等治療性問題,醫師及時給予解答;微信公眾號每周發布骨質疏松癥及椎體骨折相關知識,患者及家屬根據內容篩選出需要小組干預的問題,在微信群中提問,小組成員及時解答;每周小組成員進行電話隨訪一次,了解患者需求,解答困惑的同時督促患者采取健康行為。每月家庭訪視一次,每次30 min,連續6個月。干預過程中鼓勵患者和小組成員交流出院后信息需求是否滿足以及當前自身存在的健康問題,患者認為極其需要的信息,小組成員強化指導,并采取回授法確認其掌握情況。④質量控制:對收集資料、落實干預的護士進行統一培訓,數據資料采用一人錄入一人核對的方式保證其準確性;為避免兩組相互影響,將常規組和干預組患者分病房入住,常規組安排住1~20號病房,干預組安排住21~40號病房,避免研究時產生組間影響。
1.3 評價指標 在出院當日及出院6個月門診復查或家庭訪視時,研究小組成員對兩組患者骨質疏松認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進行評估,在出院6個月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工作滿意度的調查。
1.3.1 骨質疏松認知水平 采用陳玉平等[7]翻譯修訂的骨質疏松癥知識問卷對患者骨質疏松認知水平進行調查,問卷Cronbach’s α系數為0.83~0.88。該問卷包括危險因素、運動知識以及鈣知識三個維度,問題回答正確計1分,答錯或者不答計0分,總分26分。調查所得分值和患者骨質疏松知識掌握程度成正比。
1.3.2 自我管理能力 使用自我管理能力測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8]評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該量表由我國Wang等[9]根據Orem自護理論編寫,內容效度為1.0,重測信度0.91,Cronbach’s α系數為0.86~0.92,目前已在護理臨床及科研領域較為廣泛的應用。該量表包含自我概念、自我責任感、自我管理技能和健康知識水平四個維度,總計43個條目。要求患者根據測評者表述,對照和自身實際情況是否相符進行選擇。非常符合計4分,有些符合計3分,沒有意見計2分,有些不符合計1分,非常不符計0分,量表中有10個條目為反向計分題目。患者總分越高,說明其自我管理能力越強。
1.3.3 護理滿意度 采用護理團隊自行設計的問卷對患者滿意度進行調查,主要調查內容包括護患溝通、健康教育、解決問題的能力、服務態度4個方面,每個方面5題,共20題,每題根據問卷回答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很不滿意分別賦予5分、4分、3分、2分和1分、0分。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越高,得分≥95分為非常滿意,80~94分為基本滿意,<80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1 兩組患者骨質疏松癥認知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出院前骨質疏松癥認知水平各維度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出院前后骨質疏松癥認知水平各維度得分差值較常規組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骨質疏松癥認知水平比較分)
2.2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兩組患者出院前自我管理能力各維度得分及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出院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各維度得分及總分差值較常規組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 干預6個月后,干預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較分)

表4 兩組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
3.1 居家康復期信息需求滿足能提高老年OVCF患者認知水平 老年OVCF患者因年齡較大、機體功能退化、骨質疏松等因素,需要較長的康復過程。由于目前醫療資源有限,住院期間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并不能充分滿足OVCF患者的健康需求。出院后老年患者由于經濟困難、文化程度低、行動能力受限等原因,不具備獲得醫療資源、衛生保健服務的條件[10],從外界獲取信息能力也較差[11],大部分只是通過定期復診才可以得到所需的康復信息,常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識而恢復不良,甚至發生殘疾和殘障[12]。如何為老年患者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信息,滿足患者及家屬的需求,始終是當前階段OVCF延續性護理實施的難點。本研究中,對照組經過6個月干預后,骨質疏松癥認知水平各維度得分差值均較常規組高 (P<0.05),分析原因為常規組在延續護理過程中,雖然護理人員通過電話、交談等方式開展健康教育,但由于不了解患者在康復過程中的需求,不能對患者提出明確的學習任務,導致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開展患者信息需求為導向的延續性護理,在患者出院后居家康復期間,管理小組成員始終堅持每周對患者進行需求滿足情況及新需求的評估,根據需求調查結果制定出患者特色的干預計劃,以便不斷滿足新需求和加強之前未滿足的需求。
3.2 居家康復期信息需求滿足能提高老年OVCF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指通過為患者提供各種自我管理支持的手段,使其獲得治療、癥狀、生理、心理上的正向變化[13]。老年OVCF患者生理機能衰退,骨折后無法參加社會活動,社會功能降低,焦慮、抑郁、心理脆弱敏感,再加上老年患者對疾病認知不足,都導致老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較低,提示老年OVCF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有待提高[14]。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出院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各維度得分及總分差值較常規組高 (P<0.05),分析原因為常規組在居家延續性護理活動中,護理人員給予患者的僅僅是骨質疏松防治知識的灌輸或對護理問題的被動性解答[15],對于患者的實際情況、實際需求了解不足,不能針對性的進行護理,導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得不到大幅度的提升。居家期間信息需求滿足的延續性護理模式在應用過程中,通過系統而全面地評估、滿足并維持患者的健康需求,更好地調動患者及其家屬參與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提高心理、文化及社會支持度,從而為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促進患者主動規避危險因素、選擇適合的健康行為。此外,通過構建微信群,便于醫院與患者及家屬間的交流,從而可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自我管理,降低不良事件發生。所以,居家期間信息需求滿足可以促使患者形成對自身疾病管理的健康信念及責任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3.3 居家康復期信息需求滿足能提高老年OVCF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護士是常規健康教育的主要執行者,但是由于專業的限制,對患者病情、治療計劃等信息缺乏了解,難以完成患者疾病各方面的信息咨詢。本研究構建以護士、骨科專科醫生、康復醫師為主體的OVCF管理小組,可以動態的、及時的、全面的滿足患者個性化的信息需求,對建立醫護的互信也有積極意義。干預過程中小組成員強調患者需求的滿足,讓患者感到尊重,同時多模式的健康教育途徑、教育方法使患者所需信息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明顯提升了患者對醫護人員工作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居家康復期信息需求滿足能有效改善老年OVCF患者對骨質疏松癥的認知及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應用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