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朱 寅

母親節前夕,英大人壽推出“我的媽媽,你真美”活動,讓曬一張媽媽最美的照片或者記錄和媽媽的精彩瞬間,向媽媽做一個“愛的告白”。
我看到這個消息,有一種特別想參加的沖動,覺得這個活動特別有意義。于是,我趕忙翻看手機,查找照片。今年受疫情影響,我春節沒有和母親見面。去年有和朋友一起的照片,有和孩子在一起的照片,就是沒有和母親的合影。找了好久,只找到一張女兒和母親的合影,背景還是在醫院。那是父親住院的時候,我們去探望,母親和女兒匆匆留下了這張合影。照片上,母親的頭發花白,由于日夜操勞照顧父親,臉色有點憔悴……
放下手機,我不禁內疚和自責起來:近年來對母親的關注太少了。進入不惑之年,忙碌的工作、上高中的女兒,還有父母雙親,像一座座大山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每次節假日,要么是陪伴女兒上課,要么是處理各種繁雜的家務,已經好久沒回過家了,只是每周在電話里問候母親的身體狀況,而母親每次總是關心我的身體,一再叮囑我要注意休息,注意調養……母親來鄭州的次數越來越少,每次來鄭州主要就是看病、住院、治療。母親年齡大了,近幾年身體每況愈下,先是換膝關節,而后又因為三叉神經痛做了兩次手術,現在又得了干眼癥。總之,每次來鄭州,都在家與醫院之間奔波,我很少有時間陪母親寄情于山水之間了,更何況是拍照呢?
最近,讀了敬一丹老師的新書《床前明月光》,在書中,敬一丹回顧了和媽媽一起與病魔抗爭的過程,陪媽媽走過人生的最后一段日子。她寫道:“媽媽在,她在夕陽里,我看她,背景是燦爛的晚霞,太陽不會那么快落下。媽媽不在了,我站在了夕陽里,在這兒,我一眼就看到了夜,看到月光,看到生命的終點。”看到這里,我流淚了。有媽媽就有家,媽媽沒了,家就散了……
回想起來,最難忘的一段日子是7年前陪母親去臺灣旅行,那時母親的身體還好,第一次出遠門,她像個孩子一樣興奮。日月潭、阿里山還有臺北101大廈,都留下了我們的身影,拍了許多美麗的照片。母親穿著色彩明快的衣衫,笑得像個孩子……那些美好的瞬間被一一定格。后來,因為母親膝蓋不好,不能出遠門了,有一次去鄭州綠博園,母親走不動了,我借來輪椅,推著她轉遍了綠博園的角角落落,在郁金香盛開的園區,我和母親照了許多合影。
陪伴是最大的孝心,待疫情過去,我一定要帶母親再次出行,或是名山大川,或是故鄉的山水,到時候,我一定要給母親拍許多照片,還有我們母女的合影,把這份美好永遠珍藏……愿母親健康長壽,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