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當年,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欄目對丁肇中進行專訪。記者問:“您在大學時,就鎖定要研究物理;后來,每做一個實驗也是力排眾議,自己堅持下來……一個人怎么每次選擇都能這么堅定和正確呢?”丁肇中回答:“不知道,可能比較僥幸吧!”記者不死心,追問:“怎么做才能讓今天的選擇在將來不后悔呢?”丁肇中依然回答:“因為我還沒后悔過,所以我真的不知道。”
互動階段,現場有觀眾問:“您覺得人類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質和反物質嗎?”他坦然回答:“不知道。”又有人問:“您能不能談談物理學未來20年的發展方向?”他仍然說:“不知道。”
記者無奈道:“我發現您說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不知道。”丁肇中這次作了正面回答:“是!不知道的事,你絕對不能說知道。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的不要猜。”現場沉寂了片刻后,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一個舉世聞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怎么可以回答不知道?丁肇中給出了解釋:“我的全部時間都是在實驗室里度過的,多年來,我只做一件事,在宇宙間尋找反物質。跟我在一起工作的有多位教授,我對他們的唯一要求就是只談論與物理有關的話題,其他話題一概免談。我既不了解,也沒興趣。集中精力做一件事,這樣,就可以在回答其他問題時,坦然地回答‘不知道了。”
(摘自《做人與處世》202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