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書本和實踐互聯,校內和校外互補,課堂和廣闊天地互動。
本期《校園內外》欄目我們為將您推介外交部關工委近年來開展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以及“大使爺爺進校園”“青年外交官、青年志愿者進課堂”等一系列活動,這些活動非常有特色,廣受青少年的喜愛,有效促進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中國駐白俄羅斯原大使魯桂成為外交部職工子女講述新中國外交歷程
近年來,外交部高度重視關心下一代工作,外交部關工委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少年兒童培養相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根本遵循,在外交部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機關黨委(國外局)的直接指導下,與中國關工委、教育部等相關部門密切溝通,為保障外交部干部職工子女的教育能夠順利開展,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很好成效。
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少年兒童品德修養。外交部關工委牢牢把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的時代主題,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深入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學雷鋒”“老少共筑中國夢”等主題教育活動,并結合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 周年、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新中國成立70 周年等重大時間節點深入開展黨史國史教育,引導干部職工子女學習了解黨和國家發展歷程及其孕育的偉大精神和優良傳統,增強對黨、對國家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念。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組織“‘童’心抗疫、你我‘藝’起”的主題才藝展示活動,約500 名少年兒童用才藝支援國家抗擊疫情,其中不少是跟隨父母堅守在駐外使領館一線的少年兒童,展示出昂揚向上的少年正能量。
滿足干部職工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子女教育輔導。外交部關工委把對職工子女的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陸續邀請知名兒童教育專家、“中國十大杰出女性教育家”盧勤,講解親子溝通的要點和方法;邀請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專家王曉燕作“嬰幼兒喂養及兒童生長發育”專題講座;邀請中國童話大王、知名兒童讀物作家鄭淵潔作“兒童閱讀和親子教育”專題講座;邀請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常務理事海藍博士講述“如何培養一個有抗挫力的孩子”;邀請康震教授、蒙曼教授等專家學者為少年兒童講解中國古典文化中的家國情懷,勉勵兒童繼承并弘揚優秀的中華文化傳統;邀請央視知名主持人董卿為兒童講述“朗讀者”背后的感人故事,激發兒童的愛國情操;利用微信平臺,邀請北京林業大學心理系教授,開展“兒童心理因素發展的關鍵期”等一系列講座,受到干部職工及子女的廣泛歡迎。家長們在講座中學會了教育孩子的技巧。
發揮外交工作獨特優勢,拉近外交與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距離。外交部關工委創立“大使爺爺進校園”品牌,邀請前駐白俄羅斯、土庫曼斯坦等國家大使為朝陽區實驗小學密云學校師生作報告,講述外交工作中的斗爭故事、外交外事知識和禮儀,宣傳我國外交工作取得的偉大成就;以教師節、新年等節日為契機,向有關學校的孩子們贈送外交部干部職工子女設計制作的賀卡、慰問信,增進兒童之間的友誼;利用“大愛無國界”國際義賣活動,邀請有關學校老師和同學們參加外交公益活動,在體驗各國風土人情中了解外交扶貧工作的成績。外交部關工委負責同志多次應邀出席周邊學校組織的校園話劇、合唱節等活動,與有關教委、學校保持了良好合作和溝通。
全力打造寒暑假托管班,為干部職工子女提供服務保障。外交部關工委返聘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擔任托管班帶班老師,精心設計托管班課程,安排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項目。每期寒暑假托管班開始前,部關工委都為托管班添置一批優質圖書和必要的學習用具,以滿足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需求。此外,托管班相繼開設“大使爺爺奶奶講故事”“青年外交官、青年志愿者進課堂”等活動;邀請前駐厄瓜多爾、古巴、阿根廷大使與孩子們分享家風故事;邀請經驗豐富的外交官走進托管班課堂介紹各國歷史和文化;邀請曾在非洲艱苦地區常駐的青年外交官講述“非洲孩子的一天”,勉勵孩子們珍惜和平年代優越的生活環境,為貧困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奉獻愛心;邀請大學生志愿者給孩子們介紹優秀動畫作品,主題積極向上,內容活潑有趣。部關工委組織托管班“走出去”,到史家小學校外基地學習陶藝、廚藝、剪紙、創意搭建等實踐體驗課;赴國家博物館參觀中國古代服裝、配飾展,學習有關知識并動手制作;組織學生到國家圖書館、北京市博物館參觀學習,觀看展覽,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在每一屆托管班結業典禮上,孩子們都能完成精彩的演出。舞蹈活潑可愛,吉他彈唱青春洋溢,鋼琴獨奏美妙動聽,拼圖復原表演令人驚嘆,臺下的老師和小伙伴們紛紛為他們鼓掌點贊。在學習成果展示環節中,孩子們爭先恐后地亮出自己的繪畫及書法作品。“雞蛋是從哪里來的呀?”“母雞呀!”“母雞是從哪里來的?”“雞蛋呀!”……孩子們自編、自演、自制服裝道具的小品,生動有趣地展現出他們對于事物的認識。他們通過舞臺表演展現出對于農夫辛苦勞作的理解,對父母辛勤工作的感激。很多孩子發自肺腑地說:“我在托管班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假期,學到了很多東西,結識了很多小伙伴,非常開心。”外交部寒暑假托管班成了外交部關工委工作的一張亮麗名片,深受外交人員子女和家長們的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