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佩 耿麗娟



摘要:本文利用Charls 2017年的追蹤調查數據,利用Logistic模型,研究老年人再就業的影響因素。研究結果表明,男性再就業的可能性要顯著大于女性;年齡對再就業表現為顯著的負向影響作用;農村戶口的再就業可能性要顯著高于非農戶口的再就業可能性;健康狀態對再就業表現為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收入水平也可以顯著提高再就業的可能性。
關鍵詞:老齡化;再就業;Logistic回歸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根據聯合國對老齡化的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10%的話,那么該國家或者地區就存在老齡化問題,根據這個標準,我國在2000年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的階段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預測,我國在2050年將會有35%的人口年齡超過60歲,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里,我國的老齡化現象將會越來越嚴重。本文根據我國老年人再就業的現狀,對影響我國老年人再就業的因素進行研究,探究老年人再就業的驅動因素,對我國老年人再就業的發展提出相關的建議,對完善我國老年人再就業的研究、促進老年人再就業體系的完善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
(二)研究方法
本文選取CHARLS 2017年的追蹤調查數據,利用Logistic回歸方法研究影響我國老年人再就業的影響因素,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1.文獻研究法。在進行研究前,查閱大量相關的文獻資料及數據,擴展自己的思路,建立合理的論文框架;增加文章觀點的合理性和說服力。
2.描述性統計分析方法。從 CHARLS 大量的調查數據中,挖掘、提取與本論文研究相關的數據資料,通過描述性統計分析方法,初步呈現樣本結構。
3.Logistic 回歸模型。Logistic 回歸模型是一種常用的統計模型,它適用于因變量是有限個分類變量的情形,能夠根據若干個自變量用來估計因變量發生的概率。根據獲取的變量的性質,決定采用 Logistic 回歸模型進行分析。
二、實證研究
(一)數據來源
本研究應用 2017年北京大學更新的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全國基線調查數據,該調查包含中國 45 歲及以上中老年人家庭和個人的高質量微觀數據。
(二)實證分析
1.描述性分析
對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具體結果見下表。通過描述性分析結果,可以看到是否工作的均值為0.166,表明參加工作的樣本量占總體的比重為16.6%;性別的均值為0.485,說明所選樣本中男性樣本占比為48.5%;年齡的均值為64.41,說明所選樣本的年齡分布較為平均;戶口狀態的均值為0.804,說明所選樣本中農村戶口樣本占比達到了80.4%,大部分均為農村戶口樣本;受教育程度的均值為2.976,均值比較接近最小值,說明所選樣本中,樣本量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婚姻狀態的均值為0.833,說明婚姻狀態為已婚且與配偶居住的樣本量占總體的83.3%;健康狀態的均值為2.472,接近最小值水平,說明所選擇的樣本中,健康狀態偏低;個人收入的均值的為1.239,遠低于最大值水平,說明樣本的收入是普遍偏低的。
2.整體樣本回歸結果分析
首先對整體的數據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具體結果見下表。從下表的回歸結果中,可以看出性別對再就業表現為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回歸系數為0.610 3,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說明男性再就業的可能性更大,優勢比為1.840 9,說明男性再就業的概率是女性再就業概率的1.840 9倍;年齡對再就業表現為顯著的負向影響作用,回歸系數為-0.088 2,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優勢比為0.9155,說明年齡每增大1歲,那么再就業的概率就會降低1.092 2倍;戶口狀態對再就業表現為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回歸系數為0.299 3,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說明農村戶口樣本再就業的可能性更大,優勢比為1.348 9,說明農村戶口樣本再就業的概率是非農村戶口再就業概率的1.348 9倍;健康狀態對再就業表現為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回歸系數為0.321 6,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說明樣本健康狀態越好,那么再就業的可能性就越大,優勢比為1.379 3,即樣本的健康狀態每提高一個單位,再就業的可能性會增加1.379 3倍;個人收入對再就業表現為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回歸系數為0.276 5,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說明個體對經濟收入的追求會提高再就業的可能性,優勢比為1.318 5,說明收入水平每提高一個單位,老年人再就業的可能性會增加1.318 5倍。
* p < .1; ** p < .05; *** p < .01
3.分性別回歸結果分析
分別對男性樣本和女性樣本進行回歸分析,具體結果如下。回歸結果表明,年齡對兩者均表現為顯著的負向影響作用,男性樣本的回歸系數為-0.042 2;女性樣本的回歸系數為-0.056 7;戶口對男性樣本的再就業表現為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回歸系數為0.294 1,對女性樣本的再就業表現為不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受教育程度對男性樣本的再就業表現為不顯著的負向影響作用,對女性樣本的再就業表現為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回歸系數為0.050 0;婚姻狀態對兩者均表現為不顯著的影響關系;健康狀況和收入水平對兩者的再就業表現為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
* p < .1; ** p < .05; *** p < .01
三、結語
本文通過對老年再就業影響因素的研究,發現目前老年再就業的比例非常低,老年勞動力市場有很大的前景;在實證分析中,發現個體的性別、年齡、戶口、健康狀態和收入水平對老年人再就業有顯著的影響。為此國家可以通過鼓勵低齡老年人再就業,適當延長退休年限和提高再就業收入水平等方面來鼓勵老年人再就業。
參考文獻:
[1]Levy H, Seefeldt K. How Do Lower-In-come Families Think about Retirement? [C] Michigan Retirement Research Cente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WP 2008-195.
[2]曹思遠,周昊楊.城市退休老年人再就業意愿及影響因素實證研究——以石家莊市裕華區為例[J].新西部(下旬刊),2018,000(1):50-51,55.
[3]郝煜,嚴凌,高菲,等.低齡老年人再就業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23).
[4]同春芬,丁芬.國外典型國家老年人再就業實踐經驗及啟示[J].老齡科學研究,2019(4).
[5]連茜平.老年人口紅利開發背景下老年人再就業意愿實證分析[J].許昌學院學報,2018,37(7):76-78.
[6]張初佳醫療服務可及性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基于CLHLS數據的分析[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9,12(7).
基金項目: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2018年度科研發展基金(KD2018KYJJYB005);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2018年度教育研究課題(KD2018JYYJYB013)。
通訊作者:耿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