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發票在我國財稅系統中具有重要地位,其電子化對于我國財稅體系規范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目前而言,我國的發票體系仍存在一定問題,主要集中在發票的核驗、歸集、與其它系統的對接以及監督管理等環節。而區塊鏈技術憑借其特有的技術特性,能夠有效解決相應問題,為我國財稅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區塊鏈;發票;稅務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現狀與趨勢進行了新一輪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指出,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技術革新與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進一步肯定了區塊鏈技術在各領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作為目前極具發展潛力的新型底層技術,在各個行業中的研究發展正呈現如火如荼的態勢。尤其是在一些涉及群體較廣、應用數據較多的領域內,區塊鏈技術為其進一步的變革創新提供了更為可行的解決方案。現以發票為例,談談區塊鏈技術在企業財務和稅務系統的應用。
一、中國發票系統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發票是單位和個人在購銷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所開具和收取的憑證,是會計核算的原始憑證,也是審計機關、稅務機關執法檢查的主要依據。目前,發票的種類包括紙質發票與電子發票兩類,其中發票的電子化對于我國稅務體系規范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2011年起,我國開始加速進行對稅務體系的改革與完善,逐步推進稅務的信息化進程。2013年4月,國家稅務總局實施了《網絡發票管理辦法》,并在北京、上海等8個城市開展首批電子發票試點。2014年6月,北京市國稅局第一次接受電子發票入賬。2015年11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關于推進通過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開具的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有關問題的公告》,正式宣布了我國進入發票電子化時代。
電子發票對于我國稅務體建設的意義十分重大,這一方面降低了發票的開具與傳遞成本,同時也能夠為企業的集約化管理提供了便利。但目前而言,我國發票體系整體而言還有較多問題,例如發票的查驗歸集流程繁瑣、發票存在造假和一票多報現象,而且稅務部門的監管也存在較多的障礙。具體而言,我國發票體系的問題集中在發票核驗和認證、發票的歸集管理、發票與預算、采購系統對接以及稅務部門監管四個方面。
(一)發票的核驗和認證流程繁瑣復雜
1.發票報銷
在發票的報銷核驗過程中,受票人需要登錄稅務部門管理系統,在逐張人工輸入發票代碼、發票號碼、未稅金額之后,方可獲得查驗結果,核查為真票后將結果打印出來,隨發票一起報銷,操作較繁瑣,時間周期過長。
2.企業增值稅發票認證
最初的增值稅發票認證,是企業財務人員使用自行購置的掃描設備手工掃描需要抵扣的紙質發票進行網上認證,或前往辦稅服務廳辦理發票認證,現在,一般納稅人在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后,登錄本省電子稅務局網站、勾選需要抵扣的發票進行認證。
(二)發票歸集入賬的成本高、管理難度大
一般納稅人企業采購原材料或貨物需要索取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方都會分批開具,并采用郵寄的方法送達發票,偶爾會出現丟失或損壞現象,同時也有較高的郵寄成本,購貨方不能及時取得發票,需要隨時登記并不斷催促對方開票,發票歸集周期整體較長,管理成本較高。
(三)發票與企業預算采購系統的對接存在障礙
對企業而言,發票是企業預算已被落實的重要憑證,保證發票信息與預算、采購部門的有效溝通,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企業完成物料采購通常涉及預算、采購、財務以及報稅系統,包括申請審批、采購、報銷和入賬環節。首先,物料需求部門在企業預算目標上提出采購申請審批,填寫采購申請單并上傳至企業的預算采購系統;經審批后,采購部門根據申請進行采購,并向供應單位索取發票;采購人員采購完畢后,需將采購物品交倉庫進行入庫,倉庫人員對采購物品驗收后進行入庫并開具入庫證明單據,其中一聯交采購人員以用于報銷;采購人員持采購前審批的物料采購申請單、倉庫開具的入庫單和供應單位所開發票,到財務處申請報銷,財務人員核對后填寫領款憑證,經總經理簽字審批后方可完成報銷;最后,財務人員根據發票信息完成企業報稅。
企業內部預算、采購、財務部門相互獨立,不暢,預算采購環節需要經過層層審批,部門申請的項目與預算、財務科目的匹配要求較高,人工申請審批易出現失誤,而且對賬報銷環節面臨著時間周期較長的問題。
(四)稅務部門的監督管理面臨挑戰
現行的電子發票體系對于稅務部門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挑戰。首先,目前僅有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已推廣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仍需開具紙質發票,這不利于稅務系統的信息化進程;其次,稅務部門對于企業稅務的監管僅能通過發票進行,而從管理端無法獲得發票對應的財務交易信息,這也導致稅務機構的合規化管理存在較多的障礙。
二、區塊鏈技術助力稅務體系進一步完善
區塊鏈是一種基于對等網絡的分布式賬本系統解決方案。它的數據采用分布式存儲,邏輯結構是兼具“時間順序、前溯驗證”特性的信息塊組成的鏈式結構,每個信息塊由一段時間內的交易集合加蓋時間戳形成。它可以實現點對點交易、私密交易、可審計交易、智能交易,從而建立跨主體之間的可信信息交換。
憑借其獨有的技術特點,區塊鏈為解決傳統發票體系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思路。區塊鏈具有分布式、不可篡改的特質,通過區塊鏈技術記錄發票的票面信息及認證狀態,一方面能夠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能夠有效地提升業務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受票人能夠通過區塊鏈隨時校驗發票信息、查詢發票狀態,實現對賬流程的自動化。同時,還可以將訂單、物流、資金流等信息上傳至區塊鏈中,便于稅務機關更好地進行數據分析與稅源監管。區塊鏈應用于電子發票系統的可能性主要體現在能夠實現發票核驗的真實可靠、發票歸集管理的便捷安全、發票與預算采購系統之間的信息傳遞以及稅務機構的有效監管。
(一)實現發票核驗的真實可靠
在消費交易行為產生后,稅務機構在接受到相應信息的同時可以完成真偽驗證,當受票人收到發票時,即可證明發票已通過了稅務機構的驗證,而無需再次進行單獨驗證,實現了收票業務與驗證環節的合并。發票在單位內各部門間流轉時,不必再核驗真偽,實現了發票驗證的有效便利;一般納稅人企業在取得增值稅發票后也不用在去稅務平臺進行勾選認證,節約了企業管理成本。
(二)實現企業增值稅專用發票歸集管理的快捷安全
企業采購部門訂貨之后,財務部門的付款信息和訂單信息通過系統同步傳遞至銷售方和本企業相關部門。銷售方開具區塊鏈發票后,無需進行分批次郵寄。企業庫房管理員入庫產品后,在區塊鏈電子發票系統中,取得發票,辦理入庫手續,節省了收受發票的時間,可及時實現發票歸集。
(三)實現發票、預算以及采購系統之間的信息傳遞
區塊鏈電子發票平臺能夠實現預算、采購、財務以及報稅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在企業采購流程中的預算、審批、收貨、對賬以及報稅等關鍵環節實現了采購需求與預算計劃的自動匹配、預算科目與財務課目的自動對應以及交易后報稅的自動進行。依據預算計劃,在下單完成后,通過電子發票在系統內進行結算、核驗以及報銷入賬,可以實現自動扣除釋放預算,自動生成結算單。徹底取消了訂單、發票、接收單進行匹配認證的環節,實現了企業預算采購入賬的自動化、智能化管理。
(四)實現稅務機構的有效監管
在企業進行交易后,財務交易信息將上傳至區塊鏈內,稅務機構也將收到相應的交易信息,發票行為與經營行為相聯系,有效避免虛開發票、虛假發票、虛報虛抵等風險,有利于豐富納稅信用評價結果,推進全流程監督科技創新進程,實現無紙化智能稅務管理。
三、區塊鏈技術推進我國稅務體系優化進程
整體而言,區塊鏈技術在稅務體系中的應用前景極其廣泛,它能夠貫穿發票體系的完整周期,從發票的開具查驗到報銷監管以及稅務稽查,該技術均可發揮重要的作用。
目前,區塊鏈技術在稅務行業中已有了具體的實際應用。2018年8月10日,深圳國貿旋轉餐廳開出了我國第一張區塊鏈電子發票;2019年3月18日,深圳地鐵福田站開具了國內首張軌道交通區塊鏈電子發票,而且目前深圳市地鐵全線均能夠開具區塊鏈電子發票。從2018年至今,深圳市已經開出近600萬張區塊鏈電子發票,累積開票數額達39億人民幣,超過5 300家企業注冊使用區塊鏈電子發票,涉及行業超過110個。
隨著對于區塊鏈技術更深層次的研究,未來必將有更多的平臺接入,最終徹底打通發票的申領、開具、報銷、監管全流程。稅務部門不再對企業使用發票數量、開票金額進行限制,企業不用購置稅控盤即可在電腦終端進行開票,為企業大大節省時間和人力成本,財務管理也會更加規范便捷。
參考文獻:
[1]王理生.推行增值稅電子發票的建議[J].稅收征納,2019(9):13-14.
[2]曹華彬.加強企業發票管理內部控制實踐初探[J].商訊,2019(7):64.
[3]姜奕礬.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增值稅征管模式創新探究[J].現代營銷,2019(9):234-235.
作者簡介:曹新鴻(1971—),男,陜西藍田人,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會計系,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