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堯
摘 要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城鄉規劃要落實到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實現帶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相關部門需要正視當前城鄉規劃的主要問題,重視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使鄉村發展充分適應現代化要求。
關鍵詞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階段;城鄉規劃
鄉村建設是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中之重,在鄉村振興戰略指導思想下,基層部門一定要堅持鄉村自身振興原則,重視實施階段的城鄉規劃問題,找到關鍵發展優勢,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
1城鄉規劃的重要性
1.1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優化城鄉規劃是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前提,可以有效推動鄉村產業結構的轉變和社會建設,改變城鄉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令鄉村居民生活質量得到提升,促進人與自然實現可持續發展[1]。
1.2 實現城鄉格局優化建設
在尊重原有城鄉格局和環境生產之間依存關系的基礎上,立足于鄉村同周圍區域協調發展的理念,對鄉村人居環境進行重點改善,實現土地集約化利用為目的。持此之外,優化城鄉格局,最終實現道路交通安排更加合理,增設基礎設施為城鄉居民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2鄉村振興實施中的城鄉規劃措施
2.1 合理調整產業結構
在城鄉規劃建設中,要合理調整當地的產業結構,避免出現發展后勁不足的情況,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和生機。首先,利用鄉村地區的資源優勢,積極打造完善的旅游產業鏈,依據村落的空間布局和獨特建筑,形成一村一貌的風格,并且鼓勵農戶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如:水果采摘園、農家樂、民宿等,推動當地的特色旅游產業的發展;其次,當地政府做好旅游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并且組織相關人員加強崗前培訓學習,提升從業人員的創新意識和服務能力;最后,發揮當地涉農企業的帶頭優勢,積極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發展,以農產品為優勢產業推動鄉村經濟發展。
2.2 著力產業發展
工作中應遵循因地制宜,質量興農的原則,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農業生產中融入工業化理念。立足于市場需求,構建并完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加強產業布局科學性;在具體種植之前,了解作物種植的增收方式,以具有地方特色農副產品為主導,形成完善的產業發展格局;同時樹立現代農業經營帶頭理念,推動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的發展,加強專業化服務組織的培育,兼顧小農生產增值的同時,使其抗風險能力大大加強;在“互聯網+”視域下,推動“智慧農業”工程的建設,在電商繁榮的時代背景下,為農村電商提供生存發展土壤,加強農產品線上銷售模式的發展[2]。
2.3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城鄉規劃應重點規劃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針對農作物適宜生長區以及規模化高校集群產業區,應當對田地、林地、水土等加緊建設與改造,加快公路建設,實現公路聯鄉通村達組,全面實施農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繼續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鄉村公共服務設施方面,除了公共廁所的建設,更應當在鄉村范圍內建設養老院、幼兒園、商場、村民活動室等,豐富村民生活。
2.4 持續抓好生態建設
生態建設應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構建并完善生態系統保護制度體系,增加鄉村自然資本增值步伐速度。首先應當加強退耕還林工程的建設,發展生態旅游區,全面落實生態公益林的保護工作,建立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等保護網絡,維持生物多樣性;另外應當重點整治鄉村人居環境,對農村臟亂差現象要引起足夠重視,使生產生活環境達到優美整潔的標準;同時應構建鄉村公益設施管護機制,實現自上而下的聯動,加強管護的市場化、專業化和社會化[3]。
2.5 引領文明新風建設
建設文明新風,應當從精神和物質文明兩方面入手,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首先應當重視鄉村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以建制村為單元,針對性在鄉村范圍內,開展公民道德思想教育,加強社會美德與個人美德的建設;其次需要重視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重加強對當地的文物古跡、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筑、農業遺產保護。在傳統民間文化基礎上,加強融合時代風尚與地域特點劇目的創作,全面反映鄉村特色風貌;最后在“依法治國”全面方略下,應重視法治鄉村的建設,全面在鄉村基層加強普法力度,提升鄉村群眾守法意識,并著力建設公共法律服務網絡體系,擴大城鄉法律宣傳教育普及面。
2.6 關注民生保障
民生保障的建設重點為,在正視增收目標的基礎上,對弱勢群體給予足夠關注度,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鄉村需要加強當地教育事業建設,尤其是農村學前教育和職業教育;在縣(區)范圍內,使優質學校更好對薄弱學校產生良好的輻射作用;加強城鄉師資團隊的建設,政策上向鄉村有所傾斜,使鄉村師資團隊專業素質得以提高。另外,鄉村應加強健康建設,推進衛生醫療改革,覆蓋到更多的鄉村角落,構建并完善醫療產業體系,對醫療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對鄉村區域的重大疾病,應加強重點防治,探索強化中醫藥服務[4]。
3結束語
總體來說,城鄉規劃是鄉村振興戰略階段工作中的重點,相關部門一定要對鄉村當地的發展實際情況和產業結構了然于胸,因地制宜,結合產業發展優勢,實現農民的增收。與此同時,在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文明新風和民生保障問題上,應重視鄉村居民精神和物質兩方面的建設,以真正發揮城鄉規劃工作的重要性,加快鄉村發展步伐,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盧禹,宋志華,陳海濤.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美麗鄉村規劃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9(12):89-90.
[2] 趙君龍.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美麗鄉村規劃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9
(23):141-142.
[3] 蔣晶容.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美麗鄉村可持續發展規劃研究[J].江西建材,2019(6):99-100.
[4] 張鵬,孫光龍.城鄉規劃設計中美麗鄉村規劃探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