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河平
摘 要 伴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殘疾人、老年人等社會弱勢群體參與社會生活的渴望越來越強烈,關愛弱勢人群,構筑無障礙城市,已成為一個國家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本文通過對無障礙環境建設內涵及國外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分析研究,開展對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問題的探討,進一步提出解決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 無障礙設施;無障礙環境;弱勢群體
1無障礙環境建設內涵
無障礙環境建設既包括物質層面的物質環境無障礙建設、信息與交流無障礙建設在內的無障礙設施建設,也包括人文層面的無障礙環境建設。
物質環境無障礙主要是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等的建設應方便殘疾人等弱勢群體通行和使用,如建筑物應考慮出入口、地面、電梯、扶手等設置殘疾人可使用的相應設施。信息和交流的無障礙主要是要求公共傳媒應使聽力言語和視力殘疾者能夠無障礙地獲得信息,進行交流,如電視手語,盲人有聲讀物等。
人文層面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是指營造一種消除社會歧視,在社會交流、交往、參與中的無障礙的社會氛圍,實現人人平等[1]。
2國外無障礙環境建設
國際上對于無障礙設施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初,當時在瑞典、丹麥等國家就建有專供殘疾人使用的設施。聯合國成立以后,曾先后發布《殘疾人權利宣言》《關于殘疾人的世界行動綱領》等文件,強調建設無障礙設施,并以推行殘疾預防和康復措施,實現殘疾人平等、充分地參與社會生活為宗旨。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制定《無障礙標準》的國家,其無障礙建設有多層立法保障,可以滿足殘疾人和老年人等群體不同的需求。在英國,城市道路路口基本都進行了無障礙化處理,并設置了提示盲道;城市中無障礙公交較為普及,地鐵出入站設有升降平臺,語音提示、視頻提示和輪椅固定設施……而現在,國外大都從無障礙設計、無障礙設施轉換為無障礙環境的營造,并逐步把環境建設、制度建設和設計理念進行有機結合[2]。
3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現狀問題
對比國際無障礙環境建設,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起步較晚,雖然現階段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與一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和問題:
(1)無障礙環境的意識淡薄及缺少社會重視的氛圍。談到無障礙環境建設,多數人首先想到那是為殘疾人服務的,和我們沒什么關系。對無障礙環境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2)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政策法規執行尚不健全。無障礙的相關規章制度不夠完善,由于無障礙建設和管理涉及方方面面,還沒形成完善的規章制度,沒有從根本上明確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在無障礙環境建設和管理工作中的責任和義務。
(3)無障礙環境建設缺乏系統地規劃指導與設計。國內大部分城市的無障礙設施建設都可以用去繁化簡來形容,無障礙設施多集中在城市新建區域、部分公共場所,設施之間不能銜接,沒有形成系統,殘疾人、老年人等弱勢群體出行依然不便。
(4)無障礙設施日常維護、管理和監督不到位。目前國內大部分城市現有的無障礙設施使用率并不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無障礙設施管理不善,被人為地設置了障礙,無法正常使用,形同虛設[3-5]。
4完善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對策
(1)提高公眾認知并營造良好建設氛圍。各主管部門、新聞單位需積極搞好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改造的宣傳工作,營造一種全社會參與、建設“無障礙環境”的氛圍。
(2)落實已有法規并及時出臺地方政策。現階段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標準和約束手段主要還是以建設部門的規章為依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力度不足。當前還需構建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政策法規體系。出臺法律法規政策后要加強落實,嚴格把關,并實行責任追究,以確保無障礙環境建設目標在各個層面得到落實。
(3)無障礙環境建設需要認真規劃和精心設計。只有統籌規劃,突出重點,才能保證無障礙環境建設有目標、整體有序地推進,只有按照無障礙標準原理,精心設計,精心施工,才能保證無障礙環境的建設質量。
(4)無障礙環境建設需要加強維護管理及增強各方監督。要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要加強法規建設,從制度入手,加大監管力度,由職能部門定期對已建無障礙設施使用維護的檢查,對占用、損壞無障礙設施的情況要進行嚴肅處理[5-7]。
5結束語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弱勢群體的數量在不斷增加,社會需要一個無障礙的環境。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無障礙環境建設不是面子工程,不是一個花大錢為少數人服務的工程,而是一個全民受益的系統工程,這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使命。
參考文獻
[1] 金磊.國外城市無障礙環境設計的經驗[J].上海市建設職工大學學報,2001,10(2):20-21.
[2] 潘海嘯,熊錦云,劉冰.無障礙環境建設整體理念發展趨勢分析[J].城市規劃學刊,2007(2):42-46.
[3] 李煒冰.無障礙環境建設中的政府責任[J].蘇州大學學報,2010(2):
25-30.
[4] 劉靜.淺談國內外無障礙設計的發展[J].安徽建筑2002(1):26-27.
[5] 張倩昕,蘇志豪,蔡若佳.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的發展歷程[J].老區建設,2015(22):45-47.
[6] 許巧仙.破解無障礙環境建設困境:以社會治理理論為視角[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6):43-48.
[7] 謝宏忠,葉惠戀.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的現狀與問題述略[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4(4):76-79.